“黄房子”是百年前“东清铁路”俄式建筑的俗称,时间的更迭,几代俄国人相继在里面生活过,异域文化和当地的风俗交融,引发出许多被后人相传的故事。
几年来我通过走访站区老人,追寻发生在这幢“黄房子”里的沧桑往事。特别是 那段异国恋情、生离死别、和人间真情故事,让我的心难以平静……
我说的这幢“黄房子”坐落在哈尔滨市松北区庙台子站内铁路西侧路基旁,对应滨洲线里程为9公里650米处,坐东朝西、南北格局两户型。1903年7月“东清铁路”全线通车时,南屋是养路工区用房,北屋是俄籍养路工长的住宅。
1924年“中东铁路”时期,一名叫格里巴夫的苏籍养路工长家住进北屋。因格里巴夫家养牛、种地,他雇了一位名叫刘堂的“小山东”。当时刘堂十六七岁,老实、勤奋,深得格里巴夫一家人的喜欢。格里巴夫有个独生女儿,名叫格尼娅,年龄与刘堂相仿,她性情活泼,时常与刘堂嬉戏玩耍,还教刘堂跳舞说俄语。
几年后,刘堂成了大小伙子,格尼娅也出落成一个漂亮的大姑娘,二人互生爱慕之情。自然,这些都没有逃过格里巴夫夫妻的眼睛。当时的社会,中俄通婚现象较为普遍,刘堂勤劳、善良的为人,深得格里巴夫夫妻的认可,他们不仅把女儿格尼娅许配给了刘堂,还让刘堂当上了养路工人。1933年初,格里巴夫夫妻腾出“黄房子”里的一间屋子,为女儿格尼娅和刘堂举行了婚礼。
1934年2月21日,格尼娅生了一个男孩,取名刘福深。混血儿小福深活泼可爱,给格里巴夫家人带来了欢乐。刘堂和格尼娅心情愉悦,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可是好景不长,1935年3月23日,苏联单方面将中东铁路转卖给日本,从同年4月2日开始,中东铁路当局安排沿线苏籍员工及家属陆续撤离回国。
格里巴夫执意将女儿和小福深带走,刘堂苦苦哀求将儿子留下,但格里巴夫不答应。面临与爱妻及亲生骨肉分离,刘堂心如刀割。格尼娅进退两难,整天以泪洗面。中国工友私下里给刘堂出主意,让他设法将儿子留住。刘堂也暗下决心,一定想办法把亲生骨肉留在中国。苏籍员工撤离那天,一列瓦罐车驶进庙台子车站,由于装车时间有限,站区一片忙乱,刘堂乘机抱起儿子藏进“黄房子”的地窖里,捂住儿子的嘴,任妻子和岳父、岳母及邻居在上面大声呼喊,就是不做声。火车开车时间到了,格里巴夫请求车长不要发车,容他们再找找孩子,但被车长拒绝。火车开动时,格尼娅哭得死去活来,几次发疯般欲跳下火车,但都被格里巴夫夫妇死死抱住。
格尼娅回国后,刘堂和不满2岁的小福深相依为命,他又当爹又当娘,生活十分艰难。工友们看着实在可怜,在工长张福主张下,工友们集钱为他在“五站”找了(介绍)一位李姓妇女。见面那天,他只提出一个条件,即婚后不能让孩子受委屈。李氏淳朴善良,同情刘堂父子的遭遇,点头应允。1939年5月28日,刘堂和李氏在“黄房子”里成亲。
走进“黄房子”的李氏,给刘堂父子生活带来了温馨,她对小福深十分珍爱,还给小福深起了个小名,叫“柱子”。在她的精心呵护下,“柱子”健康成长,8岁上学,学习很好,直到中学成绩一直优秀。中学毕业后,学校保送他进入哈尔滨商业学院读书,毕业后分配到秋林百货商店工作。刘福深工作积极认真,能力较强,若干年后,被提任秋林商店经理,1989年去世。
建国后,刘堂一直在哈尔滨工务段庙台子工区做巡道工作。1967年退休,1969年12月病逝,享年63岁。刘堂辞世后,李氏独自在“黄房子”里安度晚年。每逢寒暑假,刘福深的两个儿子都来陪伴老人。1987年4月,李氏病逝,“黄房子”上交哈工务段,分配另一职工居住。
历史的沧桑巨变,老房屋的主人换了一代又一代,里面的故事也永远流传……。
责任编辑:长河
好白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