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琴
老哈尔滨人都记得有“摩电车”的年代,因为它是当时这个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至于为什么叫摩电,《辞海》上也没有解释,可能当年老百姓看到车顶上的电线经常冒火花,以为是摩擦发电,车才能走,所以取名叫“摩电”吧。
哈尔滨是全国最早使用“摩电”车的城市之一, 通车时间是在1927年10月17日,当时有两条线路,一条是西马家沟电车厂(今南岗区文明街)到埠头区警察街(今道里区友谊路);一条是由喇嘛台(今南岗区博物馆)到铁路局(今南岗区西大直街哈尔滨铁路局)。总长8公里,有电车14台。
1928年,又修建了由霁虹桥——正阳街口(靖宇街口)电车轨道,增购西门子厂产电车6台、爱益智厂产电车4台。
1930年5月30日,道外正阳街口延至道外十六道街电车线路通车。
1943年6月,南岗文明街——道里新城大街(尚志大街)电车线路通车。
1944年1月,哈尔滨日本交通株式会社开始修筑4线电车。线路为顾乡屯——安和街——中央银行——田地街——南极街——滨江车站。是年6月,中央银行——安和街段单线轨道敷设完工。同时修建道外电车厂(哈尔滨电缆厂址)。
截止至1945年,哈尔滨有轨电车运营线路共有4条,电车54台,线路总长16.06公里。1948年至1965年间,又先后开通了文明街至景阳街,景阳街至滨江站,秋林公司至太平桥,文明街至道外十六道街等5条线路,客运总里程达41公里,投入车辆(含牵引车)117台。最高年份客运总量达9323万人次。
解放前,在哈尔滨街上跑的有轨电车都是外国生产的,有德国的西门子、孔士,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东京、川崎、芝浦等品牌。1953年以后逐步换上了国产电车,德国、法国、日本的电车长度9-10米左右,载客60人。国产电车长约11米左右,载客100人。车体呈方形,每辆电车有4个车门,后来又换上圆头的6个门的新型摩电,车顶有两个可升降的弹簧弓子,其中一个弓子搭在空中的电线上,发动机立刻启动。摩电与其它车辆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备有两台牵引机,即两头都设有开车装置,车头根据行驶方向确定,车到终点不用调头,司机只要卸下类似摇把的操纵杆,安到相反方向就能开动。司机坐在车内的正前方,左手握住铁制的启动栓,右手操纵另一个把柄在一个有刻度的圆盘上来回滑动,电车立刻启动。由于操作比较简单,司机大部分为女性。 司机脚下有一个响铃,脚踏下就发出叮当叮当的铃声,警示路上的行人注意车辆。司机坐在车前透过玻璃窗瞭望前方,聚精会神地开车,显得格外神气。摩电车体原来是兰绿色的,为了区分营运和检修车,把营运车体全改成红颜色,白顶。
车箱里很宽敞,座位顺车厢两侧而置,长长的木质板条状板凳几乎跟车身一般长,座椅位置与现在的地铁列车相似。座位上方有两排挂满黑色铁质圆环的把手用布缠裹,“摩电”的窗户有点像火车窗户,在窗沿用手把两边一按,窗户就被提起,按高度卡在不同的位置中固定。在我的记忆中,其他公交车票是5分,而“摩电”车票是4分,还有联票。
由于城市交通发展需要,哈市于1987年6月27日停止了有轨电车营运,至此,曾经为哈尔滨城市交通服务了60年的“摩电”车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哈市街头销声匿迹。给人们留下了曾经的记忆和眷恋。
这老“摩电”在哈尔滨的革命史上还有特殊的意义,1933年中共地下党员冯仲云、赵一曼曾在这里建立党团组织和赤色工会,多次领导哈尔滨电车工人举行反日大罢工运动,给日伪当局以沉重的打击,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民众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志。这里应该说是一处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当年赵一曼等同志乘坐的有轨电车作为文物已被黑龙江省革命博物馆收藏。
而今,昔日的“摩电”已远离我们的视线,留下的却是我们永久的记忆。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