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之夜,探照灯光柱交织在天安门广场上空,一簇簇五颜六色的“礼花”腾空而起,汇成绚丽、璀璨的花环,整个北京城沉浸在祥和、喜庆的气氛之中。当时的“礼花”是苏军信号弹,是由东北铁路总局大连铁路局用火车从旅顺运至北京的。
1949年金秋,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中苏两党领导人商定由苏方援助“礼花”,在天安门广场施放。当时苏联援助的“礼花”,并非真正的礼花,而是红、黄、绿、白、紫颜色的苏军信号弹,先由苏军军舰送到旅顺军港,再由铁道部安排专列运至北平。铁道部(当时隶属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接受任务后高度重视,责成铁道部部公安局、东北铁路总局完成此项任务。铁道部部长滕代远签发电报要求:“绝对保证安全,万无一失,中间不要停车,直达北平”。
开国大典之夜,绽放在天安门广场上空的“礼花”
东北铁路总局组织大连铁路局专门研究运输方案,挑选优秀员工,优质机车、车辆承担运送任务。铁道部部公安局领导、旅顺站站长及一名苏军少将参谋长监装并随车护送。除选调20余名公安干警押运外,还在沿线布置了军警警戒。专列从旅顺站秘密出发,行至沈阳站时,又接到滕代远部长命令“不得积压,沿途除上水外,一律不准停车”。由于战争破坏,锦州至山海关间线路正在抢修,专列只能慢行,运送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历经7天时间,安全抵达北平站,将“礼花”移交给华北军区。党中央对此非常满意,周恩来副主席派人送给华北军区参谋长杨成武一张便条,内容是“由华北军区负责接待执行任务的全体人员,他们很辛苦,安排多住几天”。 杨成武派汽车把全体人员接到军区司令部,亲自接见并设宴招待他们。
开国“礼花”施放地点有6处,即北海白塔、景山、中山公园等地,由240名信号兵执行。每处排列双圆阵容,内圆约12人,外圆约24人,每人间隔1米,前后距离3米,背向圆心。这样,同时射向空中的信号弹,可在夜空中形成绚丽的花环,达到“礼花”在空中绽放的效果。
油画《开国大典》
夜幕降临北京城,聂荣臻司令员在天安门城楼上发出“施放礼花”的指令,现场指挥员立即抽出信号枪,向空中发射信号弹。一瞬间,广场四周的6个发射点枪声同时轰然爆响,一簇簇五彩缤纷的信号弹骤然升空,如怒放的礼花,似璀璨的珍珠雨,叠织成奇异绚丽的图案,将开国大典之夜装扮得壮丽辉煌。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