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东铁路中心城市的哈尔滨,因为这条铁路的东西两端连接着欧亚两大洲、大西洋太平洋两大洋,所以哈尔滨优越于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其它各大城市,而成为与欧洲联系最便捷、最密切、最广泛,具有欧洲都市风范的中国城市,其最突出的标志是中西交融的文化和遍布全城的欧式建筑。
哈尔滨的欧式建筑种类之全、数量之多、影响之广,堪称欧州建筑风格博览:有俄罗斯建筑风格、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拜占庭式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风格、折中主义建筑风格、犹太建筑风格、伊斯兰式建筑风格、早期现代建筑风格、中西结合的中华巴洛克建筑风格等等。
在这些建筑风格当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俄罗斯建筑风格,这是因为沙皇政府从1898年哈尔滨建城伊始,就将这座城市的建设定位于“东方莫斯科”,把它建设成为“黄俄罗斯”的中心城市。因此哈尔滨的规划和建设,完全以俄罗斯(主要来自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规划和建筑师为主导,以莫斯科的规划和建筑为蓝本,在体现宗教信仰的大型建筑上、在公众和公益建筑上、在俄侨住宅建筑上、甚至街头建筑小品,也都采用俄罗斯建筑风格,以渲染沙皇政府在哈尔滨的统治地位,也为广大俄侨营造一个宛若家乡的环境和氛围。
城市建设与俄国移民同时进行,在20年代之前哈尔滨的俄国侨民数量曾经多达20万人,超过中国人的人数;在俄国侨民集聚的南岗区和道里区,一直到30年代初,俄侨也始终占全区人口的半数以上,特别在南岗区俄侨人数占80%以上。在近40个国家的外侨当中,俄侨也是占绝对多数。所以,哈尔滨的欧式建筑以俄罗斯建筑风格为主是自然的合理的。
什么是俄罗斯建筑风格?不同类型的建筑,所体现的俄罗斯建筑风格也有所不同。
首先看一下教堂建筑。俄罗斯人多数信仰东正教,他们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定居,第一件事就是建设简易教堂,稍后就要建设大教堂。1900年竣工使用的圣尼古拉大教堂,就是中东铁路当局选择在全城制高点的中心位置,建设的第一座美丽壮观的大型标志性建筑,早于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前4年建成,是拉开“东方莫斯科建设序幕”之作,喻示着沙皇的权威和俄罗斯民族信仰在这座城市的统治地位,所以它必然是纯粹的俄罗斯风格的建筑。
陡峭的帐篷顶和全木结构是这座俄罗斯风格建筑的两大特色。俄罗斯地处高纬度地带,冬季雪厚风大,为避免积雪,所以屋顶为陡峭的帐篷顶。尼古拉大教堂从地面到每一级台阶,再到尖拱、钟楼、中部穹顶、逐级上升,直至出现陡峭的帐篷顶,整座教堂以帐篷顶及其高高擎起的顶端穹顶十字架为构图中心,显示了教堂的至高无上和统辖一切的权威气势。
俄罗斯又是盛产木材的国家,以原木为原料,墙体、门窗、楼梯、内外装饰,均采用木材制作。尼古拉大教堂的墙体以整齐的圆木水平叠砌构成井干式结构,墙体交叉之处,圆木相互咬合,而且连接的形式完全暴露,显示出清晰的结构特征,透出粗犷豪放的气质。由于木构结构的教堂室内空间有限,所以必须向室外延伸,注重室外走廊、楼梯、平台、栏杆、门窗、檐口等处的具有浓郁俄罗斯民间韵味的精美木雕装饰,这种只有在俄罗斯能看到的民间形制的东正教堂,无疑为哈尔滨着重点染上了俄罗斯的文化色彩。
围绕尼古拉大教堂的是直径很大的圆形广场,从各个方向各个视觉观看,都会为这座大教堂的高傲气质和诱人魅力所折服。夏日的尼古拉大教堂被绿荫环绕若隐若现宛如上帝的天堂;冬日的尼古拉大教堂冰霜凝结白雾缭绕象冬天里的童话,抚慰着背井离乡的俄侨心灵,就像回到了俄罗斯的家。圣尼古拉大教堂建成之后,这里就成为全市俄侨的精神依托和仰慕中心。每当它的钟声响起的时候,全城的教堂钟声就像众星捧月似的跟随响起,走在街上的东正教徒也会立刻驻足,手划十字默声祷告后继续行走。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之后,参战俄军是从这里祈祷之后去哈尔滨火车站登上军用列车,奔赴辽东半岛前线的。
上面介绍的圣尼古拉大教堂,是以木结构为特色、以帐篷顶为构图中心的民间型制的俄罗斯建筑风格。
下面介绍的座落在道里区军官街的圣伊维尔教堂,完全是另一类型的,以砖木结构为特色、以“洋葱头”式穹顶集中构图的官方型制的俄罗斯建筑风格。
这是一座由沙皇外阿穆尔军区于1907年建设的、为祭祀1900年与义和团和1904年与日本交战阵亡的俄军官兵的官方型制教堂。这种砖木结构的教堂体量,要比圆木水平叠放、井干式结构的木构教堂大得多,无论其内部空间或外部空间都很宽敞,因此与传统的木结构教堂以帐篷顶为构图中心形成鲜明的差别:在正殿之上的中央和四角建有五个高大的穹顶鼓座,在五个穹顶鼓座之上,分别高耸着一大四小、造型相同的“洋葱头”式穹顶,中央的大穹顶形态丰满轻盈,统帅着四个小穹顶,完成集中式构图。在主入口前的单体钟楼的上方又有一个与四个小穹顶一样形态和大小的穹顶,与正殿上方一大四小穹顶遥相呼应,十分和谐、美丽、壮观!在同一座建筑上有如此之多的美丽穹顶,在哈尔滨唯独仅有。
砖构教堂方便将钟楼单体化,而单体钟楼更显教堂的高贵和典雅。伊维尔教堂与意大利比萨大教堂的钟楼比萨斜塔一样也是单体的,不过比萨斜塔在比萨大教堂的后面,而伊维尔教堂的单体钟楼在教堂的正面。
砖构教堂的外墙细部处理水平绝不亚于木构教堂。伊维尔教堂的正殿和钟楼均为二层。主殿一层四周环绕着一圈马蹄形门窗,并饰有半圆壁柱和细部边线。二层檐下、窗户和房屋转角处均有精美的钟乳体线脚装饰。作为主入口的单体钟楼装饰更加精美:一层入门造型精美,二层钟楼四面镂空,向上呈阶梯型,每一阶梯都有两个对称的园拱盾形装饰。钟楼顶部的穹顶基座与中央穹顶鼓座同样也有两排盾形装饰,与中央大穹顶相互呼应。
在圣伊维尔教堂的后面有一片埋葬俄国阵亡官兵的墓地。在教堂的墙壁上镶嵌着一些大理石,最初上面刻录着俄军与中国义和团战斗和日俄战争阵亡官兵的名字,后来又增刻了一战和俄国国内战争阵亡者的名字。还有用马赛克镶嵌的壁画,有一幅壁画画的是一个佩戴乔治十字勋章的俄国士兵正奄奄一息,耶稣向他走来,要把他的灵魂带到天国去。
以上两座教堂都是以单一的“帐篷顶”或“洋葱头”式穹顶为建筑特色,此外还有第三种俄罗斯建筑风格的教堂,就是将“帐篷顶”和“洋葱头”式穹顶这两种屋顶型制结合在一起的俄罗斯建筑风格,其典型代表是1923年始建1932年竣工的位于道里区的圣索菲亚大教堂。需要说明的是,单就硕大的穹顶来说,它是古代拜占庭的建筑风格;单就拱券高窗来说,它是属于罗马建筑风格;单就帐篷顶来说,它基本上是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但是,如伊维尔教堂将帐篷顶与穹顶组合运用,索菲亚教堂将帐篷顶与拜占庭大穹顶、与罗马拱券高窗组合运用,就属于俄罗斯建筑风格了。建筑史上对建筑风格的定义,很多都是这种情况。
圣索菲亚大教堂建筑面积337平米、高53.35米,是远东最大教堂。教堂平面呈东西走向的十字架,砖石结构。主体为庞大的圆柱形,从下到上分别由八面体和十六面体两层柱墩组成,在顶部带拱劵长窗的16面体鼓座上,举起一个直径长达10米的巨大而饱满的“洋葱头”穹顶,通过它的轴心作用,统领着周围4个大小不同、高低错落的帐篷顶,主从有序,错落有致,体现了集中式构图。
外墙装饰精细华丽。高2米的花岗岩石基座,墩重坚实;清水红砖的墙面,砌工精细;全部采用罗马拱券和精美壁柱的门窗,高贵华丽;饰有火焰型尖券的帐篷顶,雄浑壮阔。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红墙绿顶的索菲亚大教堂,更显雄伟挺拔。每当黄昏来临,夕阳辉映在高耸的穹顶上,静谧肃穆,微风徐徐,索菲亚大教堂犹如天堂里的建筑。
走进教堂,非教徒会觉步入幽深之境,教徒们尤生亲切亲爱之情。在西方宗教里,教堂之上的穹顶代表着天堂,而教堂主殿高大的圆柱形空间便是穹顶所包裹的巨大穹窿,教徒进入教堂便会感觉到进入天堂的怀抱,仰望教堂之顶会因为感受到上帝之爱而激动不已。
索菲亚教堂最初是木构小教堂,后来迁至现在这个地方进行了扩建,到了1923年进行大规模的重建——就是目前这座庞大美丽的索菲亚大教堂。这次重建的原因就是俄国十月革命后禁止国内信仰东正教,所以很多俄国信徒被迫来到哈尔滨。哈尔滨作为主教区东正教徒已多达20万人,迫切需要建设或改扩建一批新老东正教堂。具有象征意味的是,1923年哈尔滨重建索菲亚教堂之际,正是俄国远东布拉戈维申斯克拆毁当地索菲亚教堂之时,这使得俄侨感觉到在自己祖国丢失的东西在哈尔滨失而复得,从而索菲亚教堂乃至哈尔滨成了广大俄侨再生的希望和爱恋的第二故乡。这是1998年,来自世界各地自称“老哈尔滨人”的俄侨和他们的后代集聚莫斯科的照片。老俄侨别斯科夫的话也许能够代表许多人的心意,他说“我有两个祖国,一个是俄罗斯,一个是中国”。
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在哈尔滨除了东正教堂而外,还有一些官方和公众建筑。
哈尔滨最早的俄罗斯风格的官方建筑,是位于西大直街南侧、建于1902年的中东铁路局局长霍尔瓦特官邸,但是他因为留恋香坊的庄园而一直没有来居住,这里就变成了中东铁路图书馆。1924年苏联与中华民国建交后,这里又成为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该建筑为砖木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地面高高的石面基座和宽阔的石梯,凸显了整个建筑的坚实、稳定和大气。主立面并非主入口,却因镶嵌着宽阔而高大的玻璃窗和檐上耸立着饱满的孟莎顶,而凸显了它的统帅地位。
整个建筑布局错落有致,装饰淳朴而又精巧。特别是偌大的阳光间(凉台)和浓郁绿色庭院充分体现了这座官邸的俄罗斯建筑风格与风情。在同一个庭院里还有一座俄罗斯风格的三层建筑,是1924年苏联领事馆迁至这里时新建的,也是领事馆的一部分。1960年苏联领事馆撤出后,霍氏官邸成为黑龙江省文联,后建的三层建筑变成黑龙江省作家协会。
1898-1904年建设和竣工的中东铁路局中央医院,是西医东渐中早于北京协和、上海圣约翰、沈阳盛京医院的西医院。中央医院建筑群占据整整一条街,并得名“医院街”,现在取其谐音叫“颐园街”。其中1903年竣工的二层药局楼是哈尔滨最早建成的属于俄罗斯风格的公益建筑。一层是药局,二层是药剂师住宅。1912年又在紧邻的一层建筑基础上接建上半部,形成长跨度二层建筑。檐口与两层中间均有横向锯齿形砖饰装饰带,强调横向划分,层次鲜明。立面呈非对称布局,主入口偏向北侧,构图生动活泼;南侧则有铁艺装饰的长条阳台,与北侧保持布局平衡。主立面犹如整个建筑的脸面,装饰豪华精美:一层门廊凸出,上有三角形山花;屋顶为尖顶,并带有两个尖券小窗,美丽动人。整个建筑体量小巧精致,色彩黄白相间,温暖亲切宜人。该建筑由俄罗斯著名设计师列夫捷耶夫设计。
还有一座建于松花江边的公益性美丽建筑——游艇俱乐部,是典型的俄罗斯木结构建筑,空透式门廊、木栅栏式大门,极具俄罗斯建筑特色。它始建于1898年6月,是为了满足修建中东铁路的员工和俄侨有一个江上娱乐场所而建造的,1912年又进行了翻修改建,越建越豪华,成为哈尔滨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依江傍水,整体造型犹如在江上乘风破浪航行的游艇,建筑前端的尖塔犹如驾驶舱上的穹顶,外飘式扶栏犹如立于船舷上瞭望江景飘窗,整个游廊悬临岸边水拍浪花之上犹有水上荡漾之感。江上俱乐部集餐厅、客厅、茶饮与游艇、帆船、游江、观景于一体,如入人间天堂,令人心旷神怡!
俄罗斯侨民的住宅,也大都是俄罗斯风格的建筑。比较典型的是南岗区西大直街两侧中东铁路工作人员的联户住宅:这类建筑材质有全木的,也有砖木的。住宅平面大多是规整的矩形,因此细部装饰成为点染风格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檐口和山花顶部砖砌起伏错落的线脚,清水砖墙上凸起的隅石、窗券额,门斗和太阳间(也称凉亭)俄式传统木雕花纹等。
这是俄罗斯铁路员工独户和联户田园式住宅,中国人称其为“铁路房”,立面造型简洁朴素大方,清水砖墙,墙面用砖块砌成凹凸落影花饰,墙角砌筑偶石,丰富立面,强调力度感。因为冬季寒冷,入口均有门斗。房屋一端是木质结构的大凉亭,夏季纳凉,冬季储物。庄园式住宅与周边的绿树草地辉映,构成幽静宜人的居住环境。
在哈尔滨的俄罗斯风格建筑,还有一些小型公共建筑和建筑小品,体量虽小却分布广泛,对城市整体的俄罗斯文化风貌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松花江边的“江畔餐厅”是十足的俄罗斯风格的建筑:主建筑的双坡屋顶、外廊的陡峭屋顶、入口处极度夸张的高高的尖顶——三顶相互交错,生动幽默。檐口和木梁、廊柱、栏杆、门窗雕刻精美。市政公园(现在的兆麟公园)里的小木屋、小桥、人工湖;植物园(现在的儿童公园)里的休闲椅等等,无不透着俄罗斯的建筑风格和民族风情。
哈尔滨的纪念碑塔也具有俄罗斯建筑特色。最典型的是哈尔滨火车站中东铁路跨线桥——“霁虹桥”,四个美丽的方尖碑式的桥头塔柱,铸有“双翼飞轮”的铁艺栏杆,把霁虹桥妆扮得挺拔靓丽,与桥下疾驶的列车上下呼应,气势非凡。霁虹桥建成于1926年。设计师是符.阿.巴利,中东铁路理事、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刘哲命名并题字 。
此外,还有中国和前苏联建设的三座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也体现了中俄和中西文化交融的文化特征。按时间顺序:由苏联红军指挥部为纪念在中国战场上对日作战阵亡的苏军将士,建于1945年11月的“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位于尼古拉大教堂广场(现在的省博物馆广场)。纪念碑宽大的基座由白色的花岗岩砌制,两层碑身分别嵌有苏联国徽和苏军军旗,碑顶耸立着苏联陆海军战士的塑像。纪念碑置身于鲜花绿草之中,庄严肃穆。建于1945年11月与“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同时建筑的“苏联红军纪念塔”,位于哈尔滨火车站广场。“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碑”始建于1947年7月7日,1948年10月10日落成,位于道外区八区(原中东铁路第八区)广场(现在的哈尔滨体育场)。
最后一座碑塔建筑是“哈尔滨防洪纪念塔”,这是哈尔滨人民为了纪念1957年抗洪斗争伟大胜利而建造的,但是它绝不只是一般纪念意义的建筑,同时它也是对哈尔滨碑塔建筑乃至哈尔滨整体建筑之中俄交融和中西交融的建筑风格定位的标志性建筑。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