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国人的文化生活还是以民族传统为主,特别是在中国人聚集的老道外区,每当夜幕降临之前夕,京評两大戏院各自传出的一阵阵开场锣鼓声、在京腔京味的京胡伴奏下演员清脆的亮嗓,不只博得场内一片叫好,街上的人听了也都跟着精神抖擞!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大名旦和著名老生马连良、周信芳、言菊朋、谭富英、李和曾、金少山,花脸裘盛戎、袁世海和评剧筱白玉霜、马泰等国粹,都曾来哈尔滨道外演出,有的不止一次,他们都知道哈尔滨和老道外的票友多戏迷多。平日有本地的京剧名角云燕铭、梁一鸣、高亚樵、韩慧梅、张蓉华、高世寿,评剧名角刘小楼、喜彩苓、碧燕燕、吴素舫、李子巍等常年演出,他们也都是闻名全国的“角儿”,哈尔滨市京剧院演员阵容堪称全国一流,与北京、上海、天津京剧院并驾齐驱,哈尔滨人能常年看名角演出令外地戏迷羡慕不已。
老道外北市场是民间艺术的繁荣中心,说评书的、唱大鼓的、拉洋片的、变戏法(魔术)的、打把势(武打卖艺)的、耍猴的、演杂技的、演皮影戏的、说相声的、拉京胡的、唱京戏的、吊嗓子的、摔跤的、舞棒的、打拳的、下象棋的、摆棋式的、支色子(赌博)的、押宝(赌博)的、相面的、算卦的、抽签的(也是占命的一种,有人抽的也有鸟抽的,算卦先生吆喝“抽灵签算灵卦!)、看手相的、批八字的、点痦子的、照快像的、画像的、卖大力丸的、卖狗皮膏药的、卖假药的、卖西瓜的、卖冰棍的、卖茶鸡蛋的、卖大碗茶的、卖烟卷的、卖花的、卖鸟的、卖金鱼的、卖旧书的、卖字画的、卖古玩的。书馆里说书是成本的,如三国、西游、水浒、聊斋、济公、七侠五义。小戏院里京剧评剧地方戏,规模并不大,少则三、四十个座位,多也不超过五、六十个座位.观众一边听书一边喝茶,夏天还有递手巾板的,自在逍遥。说书的是章回,唱戏的是全本,所以来这里听书看戏的阔卓人一坐就是一天。晌午在旁边小饭馆吃饭饮酒十分方便。走在北市场会不停的闻到酒肉的飘香,听到书馆和戏院传出的拍“惊堂木”声、唱戏的锣鼓声、唱大鼓的弦子声。在五道街和钱塘街口,有个马戏大棚,白天和晚上演好几场马戏,场内传出阵阵的叫好声和鼓乐的伴奏声,撩得场外人心急火燎的,没钱买票的自然进不去,有钱的也得等刹场之后方可入场。
在哈尔滨,与民族文化并存的是西洋文化与娱乐,不只是在外国人居住的南岗区和中外混居的道里区是这样,在中国人集聚的道外区也是如此。
电影是纯粹的洋玩意。1895年12月28日欧洲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正式放映了世界上最早的几部短记录片,由此开始了世界的电影时代。而1902年电影就随着连接欧洲的中东铁路的建成通车进入哈尔滨,比慈禧1903年首次看到电影还早一年。有资料说俄军随军记者犹太人考布切夫1902年在哈尔滨中国大街(今中央大街)建立中国第一个电影院——考布切夫电影院,虽然此说缺乏证据,当时电影尚未走向社会而只在上层俄国人内部观看,而1905年在哈尔滨中国大街与石头道街交口处建成的科勃采夫法国电影院,确是哈尔滨和中国第一个电影院,比1908年上海第一个电影院——虹口电影院早3年。
此后哈尔滨于1906年在中国大街与外国三道街建成捷克斯坦电影院、在中国大街和商务街(现上游街)角处建成伊留季昂电影院、在南岗松花江街格兰德旅馆附设进步电影院,1907年在南岗义州街(今果戈里大街)建成巨人电影院(今亚细亚电影院),1908年在南岗义州街建成敖连特电影院(今和平电影院),1909年在中国大街道里秋林公司原址建成托尔斯泰电影院,1911年辛亥革命后哈尔滨又有马迭尔电影院、大西洋电影院、美国电影院建成。电影不仅放映欧洲影片,而且放映哈尔滨本地摄制的短片。考布切夫酷爱摄影,哈尔滨的山水风情街道建筑他无不拍摄,为哈尔滨留下大量珍贵历史镜头。
1909年11月26日他随俄国财政大臣去哈尔滨火车站迎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意外拍摄了朝鲜志士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的全过程,制成纪录片《伊藤博文在哈遇刺身亡》在全世界放映。哈尔滨的观众近水楼台,场场爆满。观众在考布切夫的电影院能看到他亲自摄制的全部新闻短片,例如《1901年哈尔滨自行车比赛》、《1911年哈尔滨飞行比赛》、《1911年哈尔滨流行鼠疫》《1932年特大洪水纪实》,吸引了大量中国观众。
在中西人口杂居的道里区甚至在基本上是俄罗斯人独居的南岗区,都有中国人去洋人开办的电影院看电影。在中国人聚集的老道外区接触和接纳电影也并不晚。施肇基年代在道台府就放映过电影,之后在道外区的一些戏院也有放映,观看电影的人就更多了。到了北洋军阀时代,老道外就有公众电影院专门放映电影了。
在道外区仅有1平方公里的繁华地带,就有许公路的平安电影院(后来称水都、新闻电影院)、升平街的东北电影院、正阳北大六道街的赤光电影院(后来称社协、红星电影院)、正阳北三道街的松光电影院、浴海街的亚洲电影院、正阳十六道街的国泰电影院(后来称靖宇电影院)、正阳十一道街的大同电影院、景阳街的民众等8家电影院。国人通过电影这个世界窗口了解东西方世界和全中国的事情,有了世界和时代的眼光。老道外的中老年人偏爱京評剧却不拒绝电影,青年人偏爱电影而受传统戏剧曲艺影响也颇深,这是典型的中西文化交汇与交融的文化地带。
歌剧、话剧(时称新剧)和交响乐也是舶来品。自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始,俄罗斯和其他西方国家来哈尔滨的人越来越多。为满足西方人的文化娱乐需要,1904年俄国人伊万诺夫在哈尔滨成立了剧院,开始上演歌剧。1906年俄国人阿尔诺利多夫成立哈尔滨话剧院,1908年沙俄中东铁路局成立哈尔滨交响乐团。1918年十月革命以后,莫斯科大剧院的大批艺术家来到哈尔滨,带来大批世界级艺术人才和顶级艺术剧目,使哈尔滨成为远东歌剧芭蕾舞剧和话剧艺术表演和观摩中心,由此奠定了哈尔滨远东西洋艺术的中心地位。
虽然这些高雅艺术的观众大多数是外国人,但是当它们最初以滑稽剧和小歌剧的形式在露天公园剧场演出的时候,中国人就开始加入到观众队伍中来,并且逐渐由陌生到熟悉甚至喜欢起来,特别是西洋乐器从此在哈尔滨的中国人当中渐渐流行起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哈尔滨的中国人当中最流行的西方乐器,当属手风琴和小提琴了,其次是萨克斯等铜管乐器与钢琴。哈尔滨有多所西方人(主要是俄罗斯人、犹太人)开办的音乐学校与歌剧芭蕾舞剧话剧艺术学校,培养中国人专研西洋音乐与艺术,并且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形成哈尔滨人特有的文化素养。解放后哈尔滨最先兴起交际舞,很多机关学校厂矿俱乐部周末都举办舞会和歌舞、声乐、器乐演奏会。中小学都有校园舞蹈,甚至不少班级都有自己的小乐队,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吹拉弹唱各有专长的学生。我上初中的时候班级有民乐和西乐两个小乐队,我上高中的时候班级声乐队以独唱合唱俄罗斯民歌为专长。当年金铁霖和李双江都是哈尔滨道外区中学时代的音乐爱好者,终成国家级音乐大师。国家著名交响乐作曲和指挥家刘锡津从道外南马路小学的时候就初露音乐才华。从哈尔滨走出去的音乐舞蹈艺术家很多很多。
从1962年开始举行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上世纪90年代升格由国家文化部与哈尔滨市联合举办的国家级音乐盛会,现已举办了50多届。2010年6月22日,联合国向哈尔滨市政府授牌,命名哈尔滨市为音乐城。目前哈尔滨正向举办国际音乐会的方向努力奋进。哈尔滨有辉煌的艺术历史,有雄厚的音乐实力,有广泛的国际影响与人脉,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国际音乐会之城!
西方田径运动和水上、冰上运动对哈尔滨的影响是深远的。哈尔滨民族运动项目武术、剑术、摔跤和拳击都是很受中国人喜欢因而也很普及。1933年哈尔滨精通中西拳术的中国拳师吉万山力挫俄国大力士杰力柴夫,说明中国的拳术已不在俄人之下。自从俄国人由中东铁路来到哈尔滨之后,西方运动也被引进来。田径的短跑、中长跑,水上的游泳、跳水、帆船,冰上的速滑、花样滑以及冰雕、雪雕,还有篮球、排球、网球等球类运动,陆续被哈尔滨的中国人所乐于接受。
1927年由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毕业的王立疆在哈尔滨第三中学(当年叫普育中学)担任体育教师,体育课就是以田径和球类为主,早晨带领学生在南岗一带练习长跑,体育课以短跑、跳高、跳远、掷八磅铅球以及打网球、篮球、排球。放学后到道里体育场(后称红星体育场)指导田径选手练习。许多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很强,为摘掉东亚病夫这顶帽子而刻苦锻炼,出现不少闻名全国的优秀运动员,诸如撑杆跳的符保卢,百米短跑的吴景耀,中跑的王铭坤、王绍业,长跑的刘古学,掷铅球铁饼的李学章、关宏达(解放前上海喜剧演员大胖子),投标枪的郭景胜等。其中符保卢1936年在北平撑杆跳成绩4.015米,创全国最高纪录;1936年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世界奥运会获得撑杆跳决赛权。另有5名女生在1930年杭州第四届全国运动会上获得优异成绩,其中孙桂云以13秒8的成绩创造百米最高纪录。1931年5月在济南举行的华北运动会上,哈三中获得中学组男子和女子总分第一名,女子二百米接力成绩28秒6获得第一名,创造解放前全国最高纪录。
水上运动主要在太阳岛,设深浅两个游泳区,先学蛙泳后学爬泳(即自由泳)。学成之后,三五成群进入主流顺游或过江。大多数中国人不是去太阳岛学习游泳,而是在江南岸边自学成才,岸边的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会游泳的很多。单人划艇和帆船是俄国人最喜欢的水上运动,自然也受到中国人的喜爱。因为中国人乘坐舢板过江去太阳岛,顺流或逆流来往道里道外的时候,往往与艄公一起划桨,所以学起单人划艇还是有很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单人划艇和帆船的数量有限,有机会学习单人划艇和帆船的人并不多。
由于哈尔滨的冬季时间长,每年11月末到来年3月末有长达5个月的结冰期,又有松花江这个天然大冰场,所以哈尔滨人特别是青少年自幼离不开冰上运动,主要是手打冰尜、脚打出溜滑、马拉或狗拉冰爬犁,而脚蹬冰鞋进行速度滑冰和花样滑冰却是俄罗斯人带来的冰上运动。夏季的运动场到了冬季都可以人工浇成大小冰场,开展冰上运动非常方便。速滑需要有弯道的大型冰场,而花样滑冰不受冰场大小的限制,所以学习花样滑的多于速滑。学校冬季都有滑冰课,速滑和花样滑两种冰鞋都有,男生多数选择速滑,女生多数选择花样滑。在花样滑冰中,男女双人滑最优美、最引人注目。每到新年举行滑冰晚会的时候,以化妆表演为主,更加光彩夺目。冬季的松花江冰封千里,光滑的江面是人们滑冰和打爬犁的欢乐天地。江边高高筑起的坡形冰道延伸千米,青少年们乘坐爬犁从坡顶加速度下滑,快似飞箭,一直可以滑行到江心,既欢快又刺激!
冰雕雪雕源于民间的冰灯和堆雪人,而冰雕雪雕作为艺术,多少是受到俄罗斯的影响。在哈尔滨的俄罗斯侨民每年冬季都在冰封的松花江上凿冰冬泳并举行祭祀仪式,用巨大的冰块雕刻成两三米高大冰十字架和基督和天使的雕像,进行祭祀活动。哈尔滨的中国人从中学会了冬泳和冰雕。1962年开始举办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后,1963年举办首届冰灯游园会,1964年举办首届雪雕游园会,后来哈尔滨确定每年的元月5日为哈尔滨冰雪艺术节,全市人民法定休假一天。自举办冰雪游园会50多年来,哈尔滨的冰雪艺术水平越来越高,国际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心会场早已转到太阳岛的“冰雪大世界”,成为哈尔滨冰雪艺术的世界品牌!
很多外地人都说哈尔滨人洋气,而哈尔滨人自己却并不觉得,因为中西合璧的文化已经默默地融进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当中。哈尔滨人吃面包已经吃了一个多世纪了,喝啤酒也喝了一个多世纪了,尽管不是主食和主要酒品。但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面包渐成主食,啤酒已成主要酒品,八十年代不是有外地人说哈尔滨人吃的面包像锅盖(指3斤半重的圆形主食大面包),喝啤酒像灌溉吗?这话并不假:主食大面包需要切割才可食用的;喝啤酒像灌溉既是指酒量居全国之首,同时也是指俄式的饮酒方式一饮而尽。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面包加奶油或果酱,喝啤酒加香肠或火腿,已与俄式餐饮无异。哈尔滨人喜欢郊游、野餐、冷饮,这也是受了俄国人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第一拨远游到海南三亚的就是哈尔滨人,久居三亚的哈尔滨人现有30万,出国旅游的也不在少数。这并不一定说明哈尔滨人多么有钱,而是生活方式使然,这和俄罗斯人的习性很相近,宁肯贷款也要旅游,超前消费。
哈尔滨人穿着入时,男人春着西服、皮夹克,脚穿厚皮鞋;夏穿休闲装,脚穿休闲鞋;秋穿夹克衫,脚蹬夹皮鞋;冬穿皮大衣、脚蹬短皮靴。女人春穿皮夹克、长裙,背披三角方巾,脚蹬长短皮靴;夏穿布拉吉(俄国连衣裙)、短裙,腿穿长筒丝袜,脚蹬高跟鞋;秋穿长裙、长筒丝袜、脚蹬短皮鞋;冬穿裘皮大衣、腿穿长筒绵丝袜,脚穿长筒皮靴。无论春夏秋冬,哈尔滨年轻女人的服饰、发型、妆容绝对领导潮流;哈尔滨姑娘身材高挑,体型优美、面容俊俏、气质幽雅。俄罗斯姑娘来到哈尔滨与中国姑娘在一起的时候,犹如美女配天仙!
在哈尔滨人的日常用语中参杂了不少俄罗斯语言,甚至没有觉得是外来语,而是自己语言的一部分。例如:哈拉少(好)、聂(不,不是,不行)、列巴(面包)、夹克(外套)、葛兰(水龙头)、喂得罗(水桶)、馬申(机器)、老巴夺(工人)、玛达姆(老年妇女)、戈比旦(军官)、少达子(士兵)等等,很多很多。这是因为上个世纪前30年哈尔滨的俄国人曾经超过这个城市入口的半数,而且在俄国当局管辖的附属地内俄语曾经是官方通用语言。市区内有的是中俄两国人民长期混居,有的是经贸往来密切,所以懂俄语的人很多,而且一代一代口语相传,延续至今。新中国建立后至70年代,哈尔滨是俄语教学区,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往复学过多次俄语,虽然中断多年忘记了很多,但是毕竟不觉陌生。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