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哈尔滨街头的“广告塔”

1

图1、上世纪30年代的哈尔滨站前广场的“广告塔”

这是一张哈尔滨站前广场的老照片(见图1),照片右侧有一个贴着广告的建筑物,它的名字叫“广告塔”。昔日哈尔滨街头,这种“广告塔”举目可见,直到1970年前后才退出历史舞台。日前,在与诸文友小聚谈起此物时,一位文友说据他所知,老哈尔滨街头的“广告塔”冬天是可以点火的。并解释说,过去哈尔滨的冬天非常冷,贴广告的人手被冻僵,可在上面捂捂手。他的这种“广告塔”新说,立即引起大家的热议,有人赞同,有人质疑,并为此争论不休。
我对昔日哈尔滨街头的“广告塔”并不陌生,但对冬天点火取暖之说,闻所未闻,实在是难以苟同。

我生于1954年,在童年的记忆里,家附近的铁路局门前、博物馆广场都有这种“广告塔”。印象最深的是博物馆广场那处,在现意大利领事馆西侧临街拐角处。那时,我家住在现西大直街铁路局与博物馆之间,跟母亲去秋林买东西,来回都路过“广告塔”。

记忆中的“广告塔”高约2米,直径约1.2米,圆柱体,顶部呈蘑菇头状,通体刷浅黄色石灰水,顶部的蘑菇头出檐。上面的广告一层压一层,纸边翻卷,花花绿绿。内容大都是失物招领,招聘启事,寻人、寻医、寻物启事之类。有一个广告至今难忘:“天荒荒,地荒荒,我家有个夜哭郎,行人念上一百遍,一觉睡到大天亮”。

我那时很淘气,由于走得快,每次去秋林时,都会把裹小脚的母亲丢在后面,母亲怕我被车撞上,大声喊我等等她。于是,路过“广告塔”时,我总爱围着“广告塔”转几圈,等母亲撵上来时再走。记忆中的“广告塔”,上部没有烟囱,底部没有炉门。

或许,我所见到的“广告塔”,不是哈尔滨最早的。于是,我查阅了《画说哈尔滨》大画册,查到4不同历史时期哈尔滨“广告塔”的影像资料。最早的两张在原圣尼古拉大教堂附近,虽然没有标明时间,但从环境判断,大概是在上世纪初叶(见图2、图3);

2

图2、上世纪初叶哈尔滨圣尼古拉教堂附近的“广告塔”

3

图3、同上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张,地点在哈尔滨站前广场(见压题照片);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一张,地点在现西大直街哈尔滨铁路办公楼前(见图4)。4张老照片上的“广告塔”,尽管年代不同,但造型一致,而且底部没有炉门,顶部均没有烟囱,与我记忆中的“广告塔”吻合。

4

图4、上世纪40年代“大石头房子”楼前的“广告塔”

“广告塔”的故乡在俄罗斯,早期俄罗斯的“广告塔”冬天是否以烧火呢?回答是否定的。

1963年我上小学时,有一部反映俄国十月革命题材的影片,《以革命的名义》在全国热映。学校组织我们看了这部革命影片,影片中一个与“广告塔”密切相关的情节,使我至今难忘。值得庆幸是,我在网上搜到这部老电影,并截下一张与1918年莫斯科街头“广告塔”密切相关的剧照(见图5)。

5

图5、1918年莫斯科街头的“广告塔”(剧照)

图片中坐在“广告塔”下的一对青年男女,是布尔什维克革命青年,也是一对恋人,他们监视敌人活动时,偶然发现了“广告塔”上的反动标语。并突然听到“广告塔”内有动静响,经大声吆喝,两个栖身在“广告塔”里的“流浪儿”,手里拿着一卷反动标语,从“广告塔”下部窟窿里面钻了出来。男女青年断定反动标语是“流浪儿”所为,“流浪儿”慌忙分辨说,他们手里的反动标语,是一个贴标语的人从“广告塔”墙缝隙中塞进去的……

由此可见,“广告塔”内部不是炉膛,假如是炉膛结构,岂能容下两个栖身的孩子?另外,如果“广告塔”烧火,墙体一定是砖砌的,成卷的标语根本无法塞进去……

或许有人会说,影片中的故事情节是虚构的,不足以当成论据。然而,众所周知,在文学作品(电影)创作中,故事情节可以虚构,但细节必须是真实的。我相信影片中“广告塔”的真实性。否则,该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绝对不会去犯低级错误。

愿以这篇短文,与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文友商榷。。

王宝滨

前哈尔滨铁路工务段主任,哈尔滨文史馆馆员,著有《中东铁路旧事散记》一书。联系方式:2665164376@qq.com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