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教堂文化

大概西方人的宗教意识普遍很强,总是人到哪,就把教堂修到哪。于是,19世纪末开始,哈尔滨的教堂就随着欧洲各地涌来的殖民者而遍地开花。据作家阿成讲(我是在北京奥运期间才知道有这么的一个人的),哈尔滨的教堂数量最多的时候超过100座(此数据为2008年奥运会火炬哈尔滨传递现场直播时黑龙江电视台直播嘉宾阿成口述,实际教堂数量约在20座以下),是名副其实的教堂之城。

我很幸运,生活在一个教堂文化发达的地区,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中西合璧的文化氛围之中。尤其是后来积累了一点西方历史知识之后,越发对这种“中国特色”式的教堂文化津津乐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哈尔滨剩下的教堂建筑有54座(此数据待考证),其中多数已经没有了教堂礼拜的功能,也没有了神父和信徒。比如最为著名的索菲亚大教堂,曾被当做仓库使用,上世纪九十年代翻修之后,被改造城了“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博物馆”。先前在网上见有北京的朋友,特地在圣诞节来索菲亚游玩,结果败兴而归。当然,一座博物馆基本是不会在西方重大节日里由神父主持活动的。

东大直街的秋林商业圈,是哈尔滨最核心、商业气氛最为浓郁的地区之一。而恰恰是在这里,集中坐落着三所建筑风格迥异、建造者不同、所属教会不同的西方教堂,更重要的是,他们全都是对外开放,继续履行着进行宗教活动的使命——这令它们显出与众不同。我或多或少了解一点西方人的思想,不同教派之间的矛盾,往往需要通过流血的方式解决,比如著名的“红十字军东征”。而在大直街上相邻几十步的三个教会,多少年来一直相安无事。不仅如此,整个哈尔滨有许多的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会所、信徒,历史上也没听说发生过群体恶性事件,这不得不称之为奇迹。中华文明从来不怕文化入侵,因为我们总是有选择地吸收,进而用中华文化中的精髓,在“拿来”的文明上标记“中国符号”。于是我猜想,只有在中国的土地上,才能出现各路“异教徒”和谐同处的场面吧。

东大直街的三大教堂

东大直街的三大教堂

上面的图片来自E都市,标注是我自己添加上去的。由于角度的问题,基督教堂被遮住了,但前面的一小块广场还是清晰可见。基督教堂的对面,正是刚建好不几年的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为“哈医大一院”。如果要亲自前往这里,只需要搭乘去医大一院的公交车便可。另,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哈尔滨地铁施工,大直街此路段已经被封闭,2009年秋天以前,去医大一院的公交车基本都改停在“花园街”附近。花园街是一条与大直街平行的街道,下车之后打听“教堂”即可。

德国路德会基督教堂(又称尼埃拉教堂)

德国路德会基督教堂

德国路德会基督教堂

这是德国侨民在哈尔滨建造的2所教堂之一(另一座据说建于1924年,现位于南岗雨阳街,我没有去过),也是当年规模最大的一座侨民基督教堂。现在是哈尔滨最主要的基督教堂之一,名为南岗礼拜堂。

这座教堂从1912年始建,最终于1916年10月竣工。原来的面积只有227平方米,可容纳七百余人。这个当年的小教堂,在1981年重新开放时,却成了保留下来的最大的基督教堂。改革开放以后,基督信徒迅速增长,为了解决举行活动时人员拥挤不堪的状况,教堂在1998年前后(印象里是我上中学期间,具体年份记不清了)开始了扩建工程,几乎把使用面积扩大了一倍。而且在周边范围内实行拆迁,形成以教堂为中心的小广场。夏日里的每天傍晚,都有许多市民来此纳凉。而这里也总是周边的小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场所。

教堂周边的小广场

教堂周边的小广场

建筑本身的特点,就是从样式上最求简洁明快,少用雕饰。只以尖拱和倾斜的屋顶强调其高度,而暗红的加厚墙壁与翠绿的屋顶则构成鲜明的色差。目前为哈尔滨市I类保护建筑。充分体现出德国人直接、不善修饰的性格。

在大直街的三座教堂之中,这座基督教堂可以说是“最火”的。每逢周末都有数以千计的信徒从四面八方坐车赶来,迟到者甚至连座位都没有,我就经常见到教堂门口集结大量队伍的壮观场面。也许,基督徒是最单纯的一群人。我和他们的信仰不同,但却被他们虔诚的心态所感染。的确,在现今的这个时代,人太需要有信仰了,倒是“信仰什么”却显得不十分重要。中学时,我在家中看书,时而听到一曲曲悠扬的歌声,那是教堂里的爷爷奶奶们在唱赞美诗。是什么能让这些饱经沧桑、缺乏音乐素养的中老年人如此准确、整齐划一地齐声合唱呢?只要静下心来认真做事,真的是“一切皆有可能”。

小时候我不知道宗教是什么,对于家门口的这座教堂,最深的印象就是圣诞节的各种活动。我们知道,圣诞节是为了庆祝耶稣诞生,是基督教的重大节日。所以,每年圣诞来临之前好多天,基督教堂就开始着手准备了。每年必备的节目,大概有“三大件”:圣诞树、赠送礼品和文艺演出。

教堂布置的圣诞树非常高大,印象里貌似有5、6米高,当然我也只是在这里见过真正的圣诞树。在圣诞前夜,人们用花、彩带、霓虹灯装饰圣诞树,并把自己写好祝愿的圣诞贺卡悬挂在树梢,以此表达美好祝福和对未来的憧憬。整个圣诞节活动期间,圣诞树连同书上的各类卡片,都是教堂门前独特的景观。无论是信徒还是路人,都非常爱护这个公共财产,我从未见到过有人从树上摘下别人的卡片一类的事情。

很惭愧,过去我参加的若干次圣诞节活动中,我不曾向树上挂过卡片,我只是参加他们派送礼品的活动。教堂在圣诞之夜这一天非常开放,无论你是不是教徒一律欢迎。只要进入教堂建筑之内,就会有专人派送礼品。不同的年份,礼品种类多有不同,就我收到的礼包来看,无外乎糖果、日历、工艺品、圣诞老人玩偶,以及其他装饰品等等。礼品并不贵重,但在教堂里,由赠送礼品的基督教徒问一声“圣诞快乐”,还是别有一番感受。

文艺演出,我看得不多,父母比我更愿意看文艺节目。我印象中,依稀有一些歌舞类的场景,主题都是圣经里面的各种故事。要知道,圣经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文学作品,西方古代的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一切艺术,都是以宗教故事为核心的。

除了圣诞节,基督教堂还举办另一种很有意义的活动,那就是婚礼。我见过很多次在教堂举办的婚礼,至于场面,和我们在电影中见到的西方教堂婚礼完全一样,也就没有重复介绍的必要。之前听说有特地准备来哈尔滨的教堂订婚的朋友,建议你们不要考虑索菲亚,直接到这里来吧,呵呵。

乌克兰圣母守护教堂(又称圣母帡幪教堂)

圣母守护教堂

圣母守护教堂

这座教堂对我来说比较神秘,因为虽然已经开放,但平时都是大门紧闭,平时几乎没有中国人出入其中。只有在俄国旅游团或者贵宾到来的时候,才能远远望见教堂内部的设施和神父。

这是一座乌克兰东正教堂,前身为始建于1902年的墓地教堂。看过《闯关东》的朋友或许能理解,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大规模移民势必会有大规模伤亡。于是,由中东铁路局出资,在1922年建造了一座规模较大的木结构教堂,用他们所信奉的东正教义,为在修建中东铁路、镇压义和团运动以及日俄战争中死亡的俄罗斯人祈祷。1930年,中东铁路局再出巨资,由俄罗斯著名建筑师尤•彼•日丹诺夫设计,仿照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非亚大教堂的艺术风格,重新建造了砖石结构的教堂,并于1930年12月14日建成。即现今我们看到的模样。1947年以前,教堂曾由乌克兰人看护,当时在哈尔滨的大部分乌克兰人常在此进行宗教活动,并在其周边墓地安葬亡者,因此这座教堂又被称为乌克兰教堂。

随着中苏关系紧张,教堂的神职人员与信徒迁回苏联,这做教堂便由市文化局代管,这种状态在1984年10月14日,东正教的节日圣母帡幪节那天才宣告结束。现在,这里已经恢复宗教活动,成为中华东正教哈尔滨教会的所在地、中国唯一正式对外开展宗教活动的东正教堂。

从建筑风格上讲,效仿伊斯坦布尔的圣索非亚大教堂,为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筑风格。建筑面积660平方米,可容纳200人同时进行宗教活动。目前为哈尔滨市I类保护建筑。

据说教堂的主教已经过世,在21世纪里也就再没有举行活动。我依然记得中钟楼里发出的声响,我没有听到过中国传统鼓楼的音乐,只感受过教堂钟声传出的祝愿。

 图片来源(Via)

波兰耶稣圣心主教座堂

波兰耶稣圣心主教座堂

图片来源(Via)

大直街天主教堂教堂位于上面提到的东正教堂的对面,中间隔着一条东大直街。我们现在看到的建筑,其实并不是早年间修建的老建筑,而是在2004年新建的。当时我十分诧异,因为我原以为我们国家只是保护,而不会修建教堂的。 这里原为南岗圣斯坦尼斯拉夫教堂(波兰天主堂),是一座波兰侨民建造的天主教堂,典型哥特式建筑。这些波兰人来哈尔滨的目的,就是修建中东铁路,人数大约有三千,且多数是天主教徒。1906年,他们集资建设了天主堂,1907年落成后,由一位中文名子叫“吴文化”,原名是司特罗夫斯基的教士主管,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登记在册,有教徒2000人。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座教堂遭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破坏。原本哥特式的尖顶、带有宗教色彩的外饰均被拆除,如果建筑正面没有一个十字架,以及“天主堂”三个字,我想任何人都难以分辨出它和普通“火柴盒式”的居民住宅有哪些不同。我在六十九中读书的时候,就对学校斜对面的这座建筑比较好奇。当时它完全没有宗教用途,里面是各种补课班的聚集地。2004年,就在原来的地址上,政府重建了耶稣圣心主教座堂,目前是黑龙江省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塔尖高达51.6米。

至于哈尔滨其他的诸多教堂,我对于它们了解不多,但总是大同小异,由此便可对教堂文化了解一二

[本文配图均来自网络]

长河

大话哈尔滨网站发起人,联系方式: dachanghe@163.com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