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大话哈尔滨微信群的小伙伴们,从哈尔滨大剧院开始,对哈尔滨的城市文化如何理解,我们如何做才能发扬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经大话君整理过后,与大家分享!
@老聂:哈尔滨站的设计图看过了么,跟原来的比有多么难看。哈尔滨火车站打着复原的口号,你看建筑细节,只有外形离300米外看看貌似而已。
@CATC:设计上没有大剧院那份耐心细致
@老聂:火车站大剧院这种功能性非常强的公共建筑,不是一个城市的政绩工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剧院就是败笔。再好看也没什么意义,就哈尔滨城市的发展来看,大剧院的位置不在市中心,你让市民怎样欣赏那些高雅的演出?即使获奖又能给我们普通市民带来什么?
@小果子:这两天朋友圈都在转发大剧院下半年的高雅艺术演出。我在想,这些和转发的人有关吗?都是普通老百姓,有谁会跑那边去看个演出。有车的还好说,不过去了也只是拍个照片,晒到朋友圈,以示自己的高雅。仿佛听了一个音乐会,自己就成了文化人了。
@CATC:不是每个人都会去看演出,但是会有很多人去
@老聂:@小果子,不是有了大剧院,看来几次高雅演出,就变得高雅了。现在朋友圈就是人云亦云。
@小果子:是啊,哈尔滨人目前还没有这个基础素质。政府要是有钱,应该投入到怎么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而不是花钱请些大师来做个面子。
@老聂:我们不需要那样的建筑,我们需要的是开明的政府,符合大众需求的政策。
@勇敢的心:大剧院是文化场所,喜爱者自然欢喜,有演出比没有抢,提高文化素质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如果没有这个剧院,我们城市的文化素质提高要慢很多。大众需求二人转就一直给他二人转?引导大众的审美,整个民族才能提高!
@老聂:高雅艺术在东北必然和二人转联系
@小果子:哈尔滨的确应该有个大剧院,但是这不是市里工作的终点。有个大剧院就能显出哈尔滨是所谓的音乐名城了?
@老聂:咱们做个调查,演出曲目有几个人知道作者的名字?
@小果子:现在的趋势看来,大剧院是给有些人和少数人修的,跟我们这些老百姓一点关系都没有。我挺喜欢二人转的,但我说的二人转是农村那种二人转,不是刘老根大舞台里面的那种。
@远远的法图麦:第一次了解老哈交,是听亲爱的刘学清老师讲那些关于哈交的故事。他对那段历史的热爱和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后来看到了贝壳剧场的老照片,我忽然觉得它和他们离我们很近。我觉得贝壳剧场是真正的让人们了解高雅艺术的建筑。至少,它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随时都可以去。反观今天,想要看一场高水平的演出,必须跋山涉水,车马劳顿。
@大顺:大剧院还是好的,听不懂不要紧嘛,至少是个熏陶。
@小果子:我也非常喜欢哈尔滨交响乐团,还会很骄傲地和别人说,哈尔滨交响乐团是中国第一个交响乐团,但是如今想一想,目前的哈交和原来一九零几年的那个哈交是一个么?有多少传承下来了呢?如果真的是一脉相承的话,那哈交难道不应该是在全世界都有影响力的么?目前做到了么?
@老聂:在工大主楼的音乐厅,有一次来了一个英国世界级的提亲演奏家,我看了不到10分钟就出来了,为啥?观众实在太吵了,根本听不清,下到楼下,工大主楼一群退休教职工正在跳广场舞。。。。能高雅起来么?
@大顺:当年插卡式公共电话引进来还有人担心市民不会使用呢,后来还不是。。。
@勇敢的心:@小果子,二人转表演在东北早被玩坏了,已经不是地方戏曲的节奏了,好的二人转越来越少
@远远的法图麦:新的大剧院很好,就是有点远。不过,这是不是体现了所谓的高雅艺术的仪式感?想看高水平的演出,就要走很远的路。可是,这样并不方便市民了解高雅艺术,又何谈普及高雅艺术呢?
@大顺:不以标榜高雅为目的,就是欣赏也好,不知道作者名字没关系,觉得曲子好久可以了啊。
@老聂:我不打广告,这6年来,我在我这做过接近150场的民谣摇滚演出,全国各地的音乐人都来这里演出,大剧院让他们进吗?
@小果子:我觉得@大顺 说得对,不要强调高雅和低俗
@勇敢的心:@远远的法图麦 远是远,但是近的地方哪来那么大地方建剧院呢?都盖满了,那么大体量的建筑需要巨大的空间
@老聂:问题就在这,这个大剧院估计比悉尼歌剧院都要大
@小果子:哈尔滨的确需要大剧院这个基础设施,但更重要的还是让民众都熟悉了解交响乐,而不是一味请大师来表演,大家感觉看看演出就好像有高雅了,就是文化人了。与其这样,不如把功夫用在向大众普及交响乐知识上。所以还是觉得市里对文化的工作力度不够,民众对高雅艺术不懂,去了无外乎彰显一下自己的高端,拍个照,晒个朋友圈,显摆一下罢了,有多少人会得到艺术上的享受和提高呢。这样一来,反倒是由于大家观赏礼仪缺乏,让大师来了一看,觉得哈尔滨人的素质太差,起到了反作用。
@芥末花生:重在教育吧。并不是一代哈尔滨人能那么快的与国际接轨,一代会比一代强。不过现在的教育也有点问题。。
@大顺:上次有个邻居送的钢琴演出的票就不错,赠票那种,去听了感觉挺好。
@小果子:现在大家也喜欢赠票了,不愿意花钱买票。
@老聂:哈尔滨有音乐厅,话剧院。。。还有哥哥大学的音乐厅,演出都排满了,都装不下这些演出吗?如果演出排不下了,可以建大剧院,这是需求。没有需求建一个大剧院,为了什么呢?
@芥末花生:但由一座那么漂亮的建筑,还是会给城市带来些不同吧,空间会给人全新的体验。
@CATC:素质提高需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剧院的演出票价最低的有50的,还嫌贵那就真不好说啥了
@小果子:50元的票,真的有么?有的话,那还真值得考虑。但加上来回打车的路费呢,要是骑自行车的话。。。骑自行车去听高雅音乐。。感觉还是怪怪的
@芥末花生:几年前重庆大剧院,修的时候,重庆人也骂的也很惨,但是现在是骄傲,城市名片,是一座城市面向现代化的标志。每个新生事物的诞生,都是会伴随争议而生的。
@王仲:千城一面,杂七杂八,毫无特色可言,好么?
@芥末花生:啥时候seven eleven,24小时便利店能开到哈尔滨,就开始真正迈向现代化了。其实以前肯德基也不是24小时的。
@BBC:哈尔滨有24小时浴池。。。
@芥末花生:冷不是关键因素,大连也有,啥时候服务能上去,观念能上去呢,别说中国,和南方比,咱就落后
@王仲:没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就是没文化
@小果子:黑龙江的文化特点是创造性文化,前几天哈尔滨弄了一个开江节,我活了几十年,咋从来没听说过呢,电视说有几十年还是近百年的历史。
@芥末花生:啥时候哈尔滨人也能像上海人、重庆人、广州人,深圳人,都能在外留学深造,学成归来,留在家乡,就说明哈尔滨的文化和魅力真的提升了,很少有人愿意回来,整个东北也是
@老聂:建筑本身没有对错,中央大街整天放中国传统音乐听听看
@花无缺:我认为这是哈尔滨很有风格的一个凝固的乐章
@老聂:这个建筑确实很不错,这个我觉得还是得承认
@芥末花生: 成为焦点就已经说明成功了,就像明星
@王仲:老的经典建筑,百看不厌,霁虹桥就是,这不哭着喊着要拆么!拆得和广州一样了,你还叫哈尔滨么?
@BBC:经典的要保留,时代元素要尝试接收
@花无缺:霁虹桥好,大剧院也好,都好才好
@CATC:霁虹桥在当年就是一个创新,东北就没有这样的桥
@花无缺:通了地铁去大剧院就方便了。其实开车去江北不堵车,节省时间,还好停车。
@Caesar:我们不应该排斥现代好的建筑,历史文化也应该传承下去,想想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持城市特色!
@BBC:为什么大家对此话题感兴趣?因为近期政府在公共建筑类的贡献很少,阳明滩大桥很有气势,索菲亚教堂广场还过得去,再就是这个大剧院
@自由者:交响乐能听进去就是会听,音乐试心灵的碰撞,交响乐的表达时最丰富、深层次的,语言是无法表达的。静下心去听,别想什么高雅低俗的,一定有收获。哈尔滨又有音乐之城之称,文革时期哈尔滨音乐人才遍布全国各大剧团
@CATC:现在建音乐学院、建音乐厅和大剧院就是要恢复这个传统。
@姜程允:城市文化覆盖各个层面,城市的进化和演变也不是我们能左右和阻挡的。音乐,不觉得一定分得出高雅和低俗,什么事物都有个角度和过程。虽然不懂音乐,不过我觉得现在的交响音乐不一定从一开始就是黄钟大吕的出身吧。而且城市的进化,有些建筑保留不了了,那就不保留了。详尽地留下资料也就不遗憾了,就怕默默地湮没在时间里
@王仲:一个好的乐者,是用真诚的心灵感受带你走进没的音乐境界,而不是华丽的躯壳
@姜程允:那说的层次高了,我理解不太上去,也不是什么艺术人。不过我觉得把音乐和美术搞得高处不胜寒是没必要的。这东西应该是用来提高民众文化素养的。就像体育,拿武术金牌而全民积弱,亚健康,那是没意义的。
@花无缺:建筑本身就是艺术,既然要盖,就把房子盖漂亮了很对,就像人长得美不是错。
@BBC:心灵美要,视觉美也要,谁都喜欢自己夫人穿上漂亮衣服
@姜程允:想要一个城市好,知识去纠结建筑啊、音乐啊、美术啊,恐怕也不是问题的根儿,要是所有人都能尽到自己的能力,给城市文化留点东西做点贡献,倒是真的。现在一搜哈尔滨,锅包肉,红肠,大列巴成了城市名片倒是真的。哈尔滨已经脱离不了旅游城市的命运了。要想她好,还是想办法提高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城市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感吧。去年夏天,我回哈尔滨办婚礼,带朋友去中央大街玩,建筑和街头音乐会就给我朋友很好的印象
@花无缺:中央大街是东北最美的街道,在全国也能排上数
@姜程允:这不就是城市形象么
@花无缺:哈尔滨有特色就是经济太落后,我们发挥自己的微薄作用,让这个城市更美哪怕一点点,希望后人能够乘凉
@姜程允:但是对比旅游从业者,服务业者素质的低下,这城市形象也被抹黑得差不多了
@老聂:爱自己的城市没有问题,听听外面人的声音,对哈尔滨的评价,我是做旅舍的,接触的都是外地人,他们眼中的哈尔滨,出租车、道路交通、景区价格、餐饮,各种。。冰雪大世界门票那么贵,拒绝了多少游客。
@姜程允:我作为一个出生和长大在哈尔滨,又离家将近二十年的人,对哈尔滨的印象总是纠结的
@吴进荣:不要看别人的素质高低,这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我们做好自己,不做那些不礼貌的行为,还有不要说哈尔滨经济落后,要想想你有没有为哈尔滨的经济发展贡献微薄之力。批评谁都会说,但是作为一个名市民,我们更应该以作为本地人为荣,有外地游客或外宾,更应该把哈尔滨好玩的一面介绍给他们,而不好的一面最好也不要说,因为哈尔滨也在进步,就好比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进步
@姜程允:讳疾忌医要不得
@刘明宇:尚且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吧
@Caesar:以前在果戈里交流,有人问哈尔滨的建筑美在哪?我说了一些特点,然后提问者还是说没感觉出来哪美。。。。而且这是个共性问题,当时很多人都这么想
@刘明宇:这就是个人审美
@吴进荣:恩,每个人看东西的角度不一样吧
@姜程允:功能性与审美要求的平衡是老建筑强于、先进于大部分建筑的地方
@Caesar:可惜很多人不知道老建筑的美与实用
@姜程允:其实,说建筑,哈尔滨的建筑都依托于西方建筑之上,中央大街抠出来放在欧洲一点都不违和,但确没什么自己的东西在里面
@刘明宇:新艺术运动在任何一座城市都不像在哈尔滨这样兴旺,难道不是哈尔滨的特色么?
@CATC:哈尔滨在中东铁路之前有自己的特点吗?不是中东铁路带来的欧洲建筑和关内来打工的人带来内地建筑吗?道外的特点是西式为主,混搭一点中式花纹。
@Caesar:上海的我从书上看,宝瓶、女儿墙,有许多相似的,但是巴洛克的这种里面装饰,基本就哈尔滨了
@姜程允:具体细节不一样而已,都是依托西方建筑形式做了审美和细节的改良
@吴进荣:@小果子,不是不说,我的观点是最好不要说,克服优点的最好方法是发扬优点,一个城市也是一样,好的地方我们要和别人分享,不要的地方我们就不要大肆宣传,自己慢慢往好的方向改正,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游客。我是福建人,十多岁才来哈尔滨,慢慢喜欢上哈尔滨。
@姜程允:南洋的华侨建筑,也都是这样的,装饰细节不同而已。我们老道外的建筑很好很美,是哈尔滨的财富,但也别说独一无二,要说这财富,我们保护的一般。。。
@Caesar:哈尔滨的建筑乃至规划是一个借鉴当时六星趋势的杂糅体,应该说是当时最先进的。
@刘明宇:需要声明一点,具有特色不代表你要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流派或风格,就像我们中国人都说红旗轿车具有中国特色,但那车当年也是照克莱斯勒全面仿制。如果一定要讲独创性的话,美国、澳洲、加拿大这种国家就完全找不到自己的特色
@Caesar:之前,我也是不了解哈尔滨历史文化,虽然我是本地人。。。后来慢慢发现哈尔滨是真的牛
@刘明宇:有没有朋友遇到过同样的情况:你跟外地朋友,尤其是现在发达地区的,解释民国时期东三省的经济总量可达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然后对方用那种仿佛看到匹诺曹鼻子变长了一样的表情看着你,让你十分尴尬。。。
@姜程允:原来我也争辩,现在觉得,说那些先前阔,没意义
@刘明宇:好汉不提当年勇?但我觉得普及历史还有必要,至少让更多人了解事实
@姜程允:恩,看当下吧,历史就是历史了,可以当文化来研究,不过研究深了,民族自豪感会失望的
@刘明宇:是,历史对未来或许有指导意义,但若沉浸在往日辉煌中反而会故步自封
@姜程允:东北在解放之前,基本和中央政权无关系,张、俄、日,化外之地才成就了当时的东北,那个辉煌属于殖民地文化,属于军阀割据。没有俄国人就没有哈尔滨,没有日本人就没有长春,没有张作霖就没有沈阳,这话不好听,但很不幸的这是事实。大连更是俄日文化交汇冲突的地方。关内移民的贡献当然不能抹杀,但不作为主导力量,普遍以小商人、农民和城市平民为主。
@刘明宇:俄罗斯人跟日本人奠定了基础后,才有世界各地的国际人士循着商机来投资
@CATC:那么好的基础后来没有利用好
@姜程允:建国以后东北的遭遇很复杂。。。我们讲先前的阔绰是没意义的,认清形势做最好的改变才是要务。哈尔滨的出路就是旅游业尚可一博,其他的,搞搞绿色有机农业,做出些可以领军的品牌也是好的。
@冰城吃货小胖:问题就是,旅游业,也没啥让人家可以买的啊,玉、紫金、丝绸,都不是本地的
@姜程允:捧着老子原来工业牛逼的想法恐怕知识隔江犹唱后庭花了。城市文化就是商品,旅游就是来体验生活
@冰城吃货小胖:道外好东西,老东西,都快拆了
@姜程允:拆老道外的确是傻的行为,看看人家南锣鼓巷、田子坊,哈尔滨可以做旅游的东西太多了
@刘明宇:现在只能搞点旅游业以及与其配套的餐饮、文化、艺术娱乐业
@姜程允:哈尔滨的餐饮牌打得最好
@刘明宇:新奥尔良利用老法属殖民地风情和爵士乐发源地两大优势资源,开发旅游业非常成功,在文化娱乐产业方面的水平远高于哈尔滨。。
@姜程允:这点我们可以学,俄餐的传统我们整丢了,要是能恢复过来就好了
@刘明宇:现在哈尔滨的俄式西餐,的确是越来越不如以前正宗,也就是红肠面包还是正宗的
@姜程允:红肠觉得是更类似中欧的食物
@刘明宇:红肠貌似发源于地中海
@姜程允:波罗的海,地中海的香肠是意大利的salame和西班牙的chorizo,有发酵性质
@自由君:哈尔滨八十年代摸石头到现在,与摸石头以前完全是两回事。建筑被毁了(中央大街至少毁了一多半,狗尾续貂乱建一篇,辅街更别提),哈尔滨特点的中餐被毁了(很多本地菜品见不到了),俄式西餐被毁了(可以说完全变样了,以前有的菜变样了,很多独到的菜品根本见不到了),中西式肉灌制制品被毁了(以前肉联厂,秋林,正阳楼等产品繁多,现在就剩那几样,还不是那玩意)哈尔滨特有的移民文化也毁掉了,被同化了。天津的起士林、华洋,北京的老莫,五十年代都到哈尔滨学过西餐。哈尔滨以前有不少厨艺西点大家,上海锦江饭店、北京人民大会堂来请都不理他。都是哈尔滨二三十年代鼎盛时期从外国来的,和外国人学徒,最后形成哈尔滨特有的俄式大餐。与俄餐还不是一回事,是以俄餐为主,融合在哈尔滨各国西餐而形成的。道里原东北电影院旁新开了一家西餐馆,说是光复前就有,好像叫东明西餐馆。
……
您也想加入大话哈尔滨的微信群么?欢迎在本文下方留言
一座城很庞杂,有俗有雅有旧有新,都属于文化。其中优秀的沉淀下来积累起来就是文明之意义,如哈尔滨的旧友建筑和街区,如哈尔滨民众对艺术音乐的亲和,如哈尔滨人对节庆的激情投入,等等。如今国内城市普遍的短视,毁旧建新,隔断文脉,大搞政绩,远离市民。那个大剧院很典型,对哈尔滨老市区简直离谱,不是一般的设计选址问题,而是远离城市脉搏气息的忤逆。
以前,因为没有适合的场地,国际一流的演出不能在哈尔滨上演。因此说,大剧院的建成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过,哈尔滨人还是没有花钱买票看演出的习惯,即使是几十元的票也习惯找人拖关系。因此,我觉得不如和单位员工福利挂钩,和企业商演合作,和旅行社高雅游览合作,达到双赢的结果。通过单位组织,解决交通问题,上座率,收入,也能提高市民参与度
突然想到一个主意,可以培训出租车司机有关哈尔滨的历史及老建筑有关的知识,对于外地游客,可以带他们去大街小巷看看真正的哈尔滨,而不是骗他们去特别偏的滑雪场,反正我作为游客更喜欢穿街走巷感受那个城市的风貌而非只是看几个标志性的建筑,这样出租车司机也挣到了钱,游客也看到了真正的哈尔滨。所以不要再拆老建筑了,仿古的东西没人愿意看!
题外话,打上面这段话的时候还想起来一个事,或者说一个现象。我现在大三,去年十月份开始学大提琴,我大的很多同学都觉得不可理解,觉得我是浪费钱浪费时间。在网上查一些铺子资料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一些人的提问,什么我现在大学毕业的学大提琴晚不晚,我今年12学大提琴来得及么,我打算三年之后去学大提琴可以么,这种类似的问题。这似乎是国人中很普遍的一个现象,想做不敢做,顾虑太多。以前这种现象在年纪稍大的人中比较普遍,而现在练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都开始有顾虑了。他们说我喜欢大提琴超级喜欢音乐,可我觉得现在学会不会有点晚。没死就不晚,这个道理他们居然都不明白。看看那些文化大国的人,多少人都是身兼数职,想学什么就去学了,六七十岁开始画画的,八九十岁学开飞机的,为什么他们可以那么果断洒脱,中国人就不行呢。我想跟每个人自身的观念,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也和社会大环境有关吧,他们不敢冒风险牺牲工作学习的时间去追求爱好,有的纯粹是懒。我学琴玩各种手工什么的时候,我的同学们也没几个在学习的,大多是睡觉看剧打游戏。音乐之都名不属实,各种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的消亡,跟这些不也有很大的关系么。 一不小心说的有点多,有点跑题了mo-调皮
接上 学校是小社会,放到的整个哈尔滨,也是如此。一直空喊音乐之都,然而却不做任何有实际意义的事情。我所理解的音乐之都,并非是仅仅有很多的剧院音乐厅和高雅音乐,而是在一个阳光很好的下午,我背着大提琴去附近的公园绿地,碰见了一个拉小提琴的孩子,我们在草地上坐下开始玩合奏,一个拉手风琴的大爷过来加入我们,路过的阿姨停下来配合着唱和声,一群孩童跑过来蹦蹦跳跳跳滑稽可爱的舞蹈,围观的人们都跟着一起手舞足蹈或哼哼唱唱,这才是音乐之都该有的样子。同理跟文化相关的很多东西都如音乐这样,一个是人们的不屑不爱甚至丢弃,一个是环境的不足,时间的不足,整天工作学习写不完的策划和作业和压力,能留给音乐的精力和时间能有多少,能去公园的时间有多少。所以文化的流失,国家政府有责任,我们自己也有很大的责任。
接上一条 我身边就有很多从小一起学钢琴,考级,上高中大学之后就再也没碰过钢琴的人,有个妹子说她讨厌钢琴,因为小时候是被迫学的,钢琴让她的童年过的很痛苦。音乐明明是让人快乐的,居然会成为有些人的阴影。我预计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并非少数。还有个同学,从小就想学钢琴,可是家长以学习重要不同意,这样的情况也不少,但我的同学相对来说比较幸运,现在得以有机会自学钢琴,并且已经弹得不错了,每天都能坚持练琴,她说练琴的时候会觉得心情很舒坦。但能这么幸运的有多少呢。我们学校这几年在推行文化氛围建设,开设了很多艺术类社团,免费教同学乐器唱歌舞蹈什么的,因为一直想学大提琴,我就参加了大提琴社,开始学琴了才发现,学校只是推行,并没有提供足够的相应的基础设施。我们上课的教室需要提前订,还要抢订,如果没抢到,这周就只能停课。学校和附近也没有能够不吵到别人的空间给我们练琴,钢琴琴房倒有五六个,但没有一架琴是好的,不是琴键缺就是声音不对,练大提琴的地方完全没有,只能每天早起,在教室没人的时候练习。
看了大家的讨论,忍不住也想说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关于哈尔滨城市文化体验的这点,哈尔滨是个很有故事很有韵味的城市,欧式的建筑,中华巴洛克,还要各种饮食文化生活习惯,都是很迷人的。但我问过我来哈尔滨玩的朋友们,他们对哈尔滨最大的印象一个是冷,一个是交通太差。因为我在哈尔滨上学,平时出门不集中,对交通这个问题的不满仅仅是绝对公车司机开车太猛,但外来的游客,可能因为携带行李且出行需求大,哈尔滨的交通状况可以说给他们留下了阴影,因为有着阴影,他们对于哈尔滨的建筑,文化,饮食,美好的这些东西都会淡化。哈尔滨并非没有文化底蕴,只是我们丢了一些,还要一些被不好的其它东西掩盖了。 再者关于音乐之都的问题。因为个人很喜欢音乐,知道哈尔滨是音乐之都的时候很开心,但现实却很让人失望。且不说建设大剧院对音乐氛围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市民对音乐的热爱。之前在台湾,在各种公园里都能遇到玩乐器的人,一个吹长笛的大叔还自己做CD送给路人,逛街的时候经常碰到路边音乐节,学校社团义演。在很多其他国家也是,人们会自发的在路边,公园,社区,学校里“玩”音乐,音乐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在中国,对一部分人来说,音乐是个特长,高考给加分而已,这些人大多是家长和在学习的孩子,很多孩子都是被逼着学音乐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有城市文化,现在没有了,金钱就是城市文化!
文化是需要培养的,要而对现实,二人转真正的哈尔滨人是不太喜欢的。高雅的多了自然热爱的就多了,啤酒,面包,香肠刚来的时候都喜欢吗。现在喝啤酒,吃肠的人很普遍。在于培养。
华俄汇通;广纳包容;留差存异;江长云丛;自俄帝国沙皇开阜哈尔滨;不论犹太巨贾,还是韩半岛遗民,松花江上的这片黑土都与以敞开的胸怀,一视同仁;因而才有了极乐寺;老回教;东正教等多重文化八方来客,更有了后来的列强使馆,存以长街遗风,无论是老会堂,工人文化宫亦或是新竣工的大剧院,存在即合理,存在才有市场;哈尔滨开始于各族多国的缤纷色彩,也经历过整齐划一的沉默年代,如今踏入了新世纪,逐渐的黑大师大工大又多起了俄国姑娘,不过是当年华服换成了牛仔裤的模样mo-可爱;百年来年松花江结冰开江又起浪,黑土地的子孙都处之以智慧;纳之以胸怀;大剧院距离百年老字号还有九十九年;我会在我的回忆录里写,这座江城又多了一种生活选择;虽然有过争议,但是我感谢大剧院的建造者给这座城的后人增添了一样值得反复玩味的乐趣mo-可爱谢谢Спасибоmo-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