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鳇鱼”堪称当今热门话题,被国内众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笔者由此想到昔日哈尔滨松花江边的“鳇鱼圈”。“鳇鱼圈”,其实就是当年松花江网户,为给大清皇帝圈养“进贡鳇鱼”的大水坑。哈尔滨的“鳇鱼圈”,在现“老江桥”东侧,又称“老船坞”,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工人体育馆时,将其填平。
据史料载,1763年一户从山西太原府太谷县搬居拉林的王姓人家,从“京城旗人”手里承领了从松花江上游自烟墩砬子起,下游至阿什河口止这段水域的官网,又称“拉林十网”,奉打贡鱼,并按年交纳课税。到了王姓孙辈王尚德这一代,已有文字记载开始在哈尔滨江段打鱼、建鱼圈,并向朝廷进贡鲜鱼的记载。1866年王尚德禀称:“窃因网户自道光二年(1822年)间江水涨发,冬网碍难捕打。当经报明衙门,饬令于罗金、报马、哈尔滨等处设立鱼圈,修造渔船、着夏秋捕鱼上圈,备输贡鲜。”
鳇鱼作为贡品鱼之首,尤为珍贵。当年松花江水丰鱼肥,盛产鳇鱼、鲤鱼、鳊花、白鱼、等名贵鱼。其中鳇鱼是鱼中之极品,也是向朝廷贡鲜的主要贡品,史料对此多有述说。《呼兰府志》云:“骨肉白多脂,骨柔而脆,为饮食上品。”《黑龙江外志》云:“鱣鳇头骨,关内重之,以美于燕窝。”《金史。地理志》云:“上京岁贡秦王鱼(鳇鱼-引者)”。
捕打鳇鱼大都在夏秋之季,松花江流域远离北京,加之天气炎热,捕到的鳇鱼一时无法送去,只好先放进在江边挖好的鳇鱼圈里养起来,待到北国千里冰封之时,破冰将其捞出冷冻,择日进京。鳇鱼圈都在江边,大都是利用原有大坑、水泡子改造而成,且设有渔房子,只要鳇鱼进圈,便日夜派人看守、照料。为给鳇鱼营造事宜的生态环境,鳇鱼圈与大江相通,但怕鳇鱼逃窜,在水道口设有粗木栅门。鳇鱼圈大都分布在松花江上游,据《吉林省志.水产志》载:“当时吉林、农安、德惠、榆树、舒兰、扶余等地均有设置,有的村庄还以‘鳇鱼圈’命名。”松花江哈尔滨江段的鳇鱼圈仅“老江桥”附近一处。
鳇鱼为食肉性淡水鱼,性成熟期最低16年,据文献载可活百年。成年鳇鱼体长二丈,重达数百斤。它为深水鱼类,喜分散活动,栖息在江夹心子、江岔子等水缓处。遇有大风、暴雨、涨水时,穿梭于江面,觅食异常活跃。渔民们根据其这一特性,赶在风急浪涌之时,十几人带巨网分乘数船,劈波斩浪划向江心,在波涛汹涌的大江上苦苦搜寻。鳇鱼一旦入网,不能马上起网,鳇鱼在水中力搏千均,如将其惹怒,不仅会挣脱网具,还会拉翻江船。渔民先将其稳住,然后由潜水高手顺网纲靠近鳇鱼,悄悄给其涛上笼套,再把笼套绳索分别栓在数艘船尾。一声号令,数船齐发,将暴怒的鳇鱼拖进鳇鱼圈里。鳇鱼入圈后,渔民会举杯畅饮欢庆大捷。
冬季往京城奉献鳇鱼颇为隆重,吉日凿冰起鳇鱼,将其置于冰面冻硬,抬上牛拉平板车,由拉林衙门官员过目后,在牛车上插一面黄旗,冒着北国严寒赶往京城。鳇鱼车所经府县,官员须夹道迎送,车马行人回避让路。一路上悉心护鱼,不得损坏一片鱼鳞。此贡鲜活动,直到清末才终止。现如今,大鳇鱼在松花江流域几乎已消声匿迹,只有江边昔日的鳇鱼圈旧址,诉说着那段久远的往事…….
主要参考史料:《黑龙江省志.水产志》、《吉林省志.水产志》、《呼兰府志》、《话说哈尔滨》等史料。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