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听朋友说“原中央大街85号的米尼阿久尔餐厅/哈尔滨摄影社已经被拆得只剩下一面外墙”之后,我在浙江坐立难安。哈尔滨市政府终于达到了一级保护建筑说拆就拆的境界,而且开创了所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都可以拆屋留墙的惊人理论创举!若干年后,当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哈尔滨访问的时候,发现全部传说中的美丽建筑都变成了“大三巴牌坊”,不知道会是个怎么样的心情?
中央大街,米尼阿久尔餐厅/哈尔滨摄影社,@哈尔滨青年摄影联盟
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米尼阿久尔西餐厅“名改实拆”工程是一个严重违法事件:
《哈尔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第三章第二十七条第一款“一类历史建筑,不得改变建筑原有的立面造型、表面材质、色调、结构体系、平面布局和有特色的室内装饰”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章第二十一条“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第二十六条“使用不可移动文物,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负责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动文物”
所以,关于米尼阿久尔是否该拆的讨论,就跟讨论药家鑫是否有罪一样,铁板钉钉的事情,没有任何商量余地。不过,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能否通过这样一次惨痛的教训唤起更多人对于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视,决定了哈尔滨余下不多同类建筑的未来命运,其中有些问题是值得一说的。
为什么说哈尔滨的新建筑艺术建筑具有独特的重要性
近代以来,欧式建筑风格作为一种强势文化涌入中国,尤其是曾经被殖民的城市,诸如青岛、大连、上海……游客看上去都是清一色的“洋气”。然而,哈尔滨的欧式建筑独树一帜,是亚洲罕见的东欧风格建筑集中分布的城市,其建筑艺术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这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我的专业不是建筑学,只好引用一些论文中的观点来支撑我的观点: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刘松茯教授在《西方现代建筑在哈尔滨的发展轨迹》(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Vol 34(3)2002,6)中指出:20世纪初引进中国的洋建筑多以欧美复古主义思潮为依托而缺乏时代特征,而哈尔滨建筑从时间、规模、质量上均与欧洲发达工业国家保持同步,为研究新艺术运动(New Architecture)、“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和现代主义建筑,这20世纪世界建筑领域影响广泛、追求建筑与时代相结合的三大建筑潮流在哈尔滨留下了丰富的建筑实例,同时得出“哈尔滨是近代中国最早接受西方现代建筑的城市”之结论。
哈工大建筑学院吴涛博士和梅洪元教授在《浅谈哈尔滨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的发展与保护》一文中指出,哈尔滨新艺术运动建筑与世界同步诞生、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地域特征明显。相对于较为轻快的欧洲新艺术建筑,哈尔滨新艺术建筑外墙厚重、门窗比例小、窗间墙和女儿墙装饰丰富等特点独树一帜,极具创造力。
由此看来,哈尔滨的新艺术建筑不同于国内其他城市的“洋建筑”,也不同于欧洲本源的建筑风格,是自成系统的一种文化现象。所以说,哈尔滨历史建筑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历史性”,“艺术性”和“学术性”意义显得更加突出。
如何看待外来文化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所以说,“文化”是相对于一个群体而言的,并非有明确的国家概念。哈尔滨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中西合璧的交融文化。哈尔滨外侨比例曾高达52%,是中国历史上外国人口比重最大的城市,外侨带来的是西方工业文明时代的思潮;哈尔滨本地人多为山东移民,齐鲁大地是饱含中华传统文明的地方,山东后裔们在哈尔滨依然保留了相当丰富的中华文化本色。于是,有趣的场面诞生了:东西方文明在一个近乎公平的场合展开了公平竞争。东大直街上的圣尼古拉大教堂与极乐寺的PK就是其中生动的实例之一,还有那些以“中华巴洛克”为代表,同时兼备东西方文化符号的商用民用建筑……在早期的哈尔滨,外国人似乎并不强势,人们在文化的交融当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城市面貌远非今日可比。
提到这个问题,许多民族民粹主义者可能觉得不满。简单回顾一下中国历史,凡是强盛王朝,有哪一个不是高度开放的?凡是亡国之君,哪一个不是品尝闭关自守的恶果?美国人说,他们是鸡尾酒文化,实际上跟中国人相比还差得远。作为中国主体的汉文化,向匈奴学习才有的马鞍、向胡人学习才有的桌子,向印度学习才有的佛教……这还不算,中华文化最伟大的地方是,总能将外国外族文化同化成自己的文化,并总能发展到新的境界。所以,中国从来就不怕所谓的“文化侵略”,我们有包容一切、改造一些的信心和能力。
再回到建筑艺术的话题上,无论是飞檐斗还是罗马柱,无论其最初的用途是什么,首先要考虑的是其是否有艺术性和创造性。如果明知道一栋建筑有极高的艺术与学术价值而依然将其拆掉,那么就不存在这栋建筑是否符合当地文化的问题,而是当地人根本就不懂文化的问题,所谓“无知者无畏”,就是这个道理。
漠视文化的民族不堪一击
不要小看“文化”的作用,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即便是濒临“国家崩溃”的文革时期,GDP也能保持8%的增长速度。同时如今富起来的中国人得不到世界公民的普遍尊重,这都说明单纯经济发展不可能造就一个强大的国家。如果将美国人的英雄主义情节,和俄罗斯新婚夫妇要去烈士墓祭扫的习俗拿来和中国人对历史惊人的遗忘速度相比较,就会得出一个结论:媒体中鼓吹的“美国遏制中国发展”一类观点全都不靠谱,因为我们完全没有资格被美国看做是对手。在他们眼中,我们大概和墨西哥人一样吧,都是一个伟大文明的后裔而已。
假文物还有价值么?
这是一个伪命题,貌似只有在我们当今这样的社会才会有如此之多的假文物——虽然历朝历代均有假古玩,但像今天这样从饰品到景区全盘作假的简直是盛况空前。
同样一栋保护建筑,如果身处上海,一定能成为一个重要会馆、博物馆,或是某个经济增长点。然而在哈尔滨,这些建筑就会变成遗迹,变成“大三巴牌坊”。这是为什么?或者说北京,当年梁思成支持新中国建设,就是因为“我军”攻打北京城之前向梁先生请教要保护那些历史建筑的行为深得先生的赏识,一个尊重文化的政党才是有能力带领中国走向复兴的政党。可是后来为什么放弃了梁先生的“大北京”设想,因党政机关及其家属进京无处安身就开始大规模拆除古建筑?同时,梁先生通过他的导师兰登·华尔纳先生向美军表达保护日本京都、奈良的建议,并最终促使美军未向这两个古都投弹轰炸。梁思成之子梁从诫有一次在日本讲台上说:“我父亲做出这个建议是不容易的,我们家有两个人直接死在抗日前线。”台下的日本听众听了梁从诫的陈述,鸦雀无声。
文化遗产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和成果,不分种族、贵贱、年代与形式,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可直接显示出一个人的修养和看出一个民族的未来。
乐观的朋友说,如今新建的建筑,隔几百年也会成为文物。果戈里大街两旁的路灯有多少年了?不到十年吧,有多少是一点没有破损的?破损之后看一看路灯的材质,是不是觉得能挺得住十年已经是奇迹了?因为拆除文物、改造文物的人没有文化,所以新建的文物往往连复制品的层次都达不到,所以根本没有未来,更不会谈得上未来成为文物。
不可否认,近些年哈尔滨的确是新建了一批建筑,但同时也不可否认的是,凡是新建的这些建筑,其设计与建造水平距离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有着太大的差距。新建得越多,城市整体风格就越差,真正有品味的建筑精品却在钩机的隆隆声中纷纷倒下。那些历史建筑中,有一些是世界建筑大师年轻时期的作品,拆的越多,哈尔滨街头的大师作品就越少,整体风格就越是单一。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决策者不可能不了解,只不过拿着金饭碗要饭吃的是哈尔滨这座城市,而不是他们自己罢了。
[说明]本文图2、图3由冯羽拍摄,出处;图4为由@小超提供的资料片,出处
关于哈尔滨摄影社的介绍,参见冯羽老师的文章:
它建于1927年,原是俄国人开办的“迷娘久尔餐馆”。一层营业,二层居住。解放后为哈尔滨摄影社所用。现在已成为商场。砖木结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是哈市Ⅰ类保护建筑。
这座建筑具有鲜明的新艺术运动特征,外形简洁,采用流畅的几何线条装饰墙体立面,凸凹的墩垛富有雕塑性,强调了建筑的装饰、构图、质感。
这场新艺术运动最早是在法国兴起的,法国的新艺术运动建筑主要集中在两个城市,巴黎和南希,而在中国集中在哈尔滨这座城市。 20世纪初,哈尔滨的建筑绝大多数是俄国建筑师设计的,他们喜欢采用19世纪末开始流行欧洲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表达了追求新奇与不受传统束缚的观念,是那个时代的情绪折射。因此,在哈尔滨盖起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非常之多,在世界上可以排到第三位。哈尔滨新艺术运动建筑具有它自己的特点,一个特点就是它建筑规模比较大;另一个特点就是它持续的时间很长。无论是法国还是其它一些国家,只活跃十几年便被新兴的现代建筑风格所冲击,于是停止了。然而在哈尔滨却一直延续到1927年。我们说中央大街上的这座哈尔滨摄影社是哈尔滨建筑史上的翘楚,就在于它建于1927年,这是非常罕见的。有建筑专家考证,可能这栋建筑是整个新艺术运动建筑的终结。 果真如此,那么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场影响了世界建筑的新艺术运动,便在中央大街西12道街的路口上画上句号,成为绝唱。中央大街也成为新艺术运动谢幕的舞台。
感谢@偏偏 提供拆除现场照片:
本文略作修改之后发表在人人网哈尔滨主页
气愤!
拆拆拆!为什么一直在拆拆拆!
政治问题我也不懂,只不过以一名普通哈尔滨市民的角度,我觉得十分气愤!
不晓得有多少朋友同学提起哈尔滨都是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如果连这个都被毁掉,哈尔滨不就沦为其他城市的复制品了么!!
不可以这样!哈尔滨不可以沦为复制粘贴后的结果!!!!
拆剩一面墙近些年已经成为常见的手法了,比早期的直接推平好些,算是在保护和拆除之间去了一个比较偏向拆除的折衷,道外南二、三道街的建筑很多都是这么弄的。
这说明决策者和执行者从舆论中认识到不能全拆,但是对于建筑的价值他们仍然完全没有概念。
@fz
其实比较折中的方法我这里还有,有时间可以交流下..
我记得当年,中央大街两边的树,是非常茂盛的那种,甚至夏天的时候,在街上散步,抬头看时,路两边茂盛的树枝都会连在一起,可是似乎是一夜之间,就被砍掉了,现在的中央大街,两边瘦瘦的小树,看到时就会让我怀念起当年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