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查看邮件订阅的新闻,《哈尔滨获2017“东亚文化之都”创建扶持城市称号》赫然入目,百度了一下,这条信息竟然被各大网站刷屏了!“东亚文化之都”是个什么奖项?创建扶持城市指的又是什么呢?不由分说,先做一点功课:
什么是东亚文化之都评选
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是在2012年5月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在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达成重要共识基础上,以及配合2012年5月第四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签署的《上海行动计划》而开展的一项文化活动,是文化部统筹国内国际,进一步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与周边国家了解与友谊的一项举措。
中日韩三国于2013年开始,每年分别选出一国一城,即3个城市共同当选。中日韩三国文化部长于当年的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上,分别为三个当选城市正式授牌。
当选城市在当选年度内,以“东亚文化之都”名义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重点通过文化交流与合作、文化产业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交流与共享,带动城市和市民更积极地参与东亚区域文化合作,带动城市文化建设,激发城市活力,扩大城市的国际知识度、美誉度,为进一步增强三国的交流与合作发挥积极作用。(来源:百度百科)
2017年,哈尔滨参评过程
今年全国有8座城市参评东亚文化之都,由文化部制定评选方案,并专门组织成立了由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开展评审工作。
评审将分为初审、终审两个阶段。经评审委员会认真评审,三亚市、哈尔滨市从众多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与此前通过复核的长沙市共同当选为2017“东亚文化之都”的候选城市。(来源:中国文化部网站)
在最终评选中,长沙市获得“东亚文化之都”称号,哈尔滨和三亚根据规则,成为创建扶持城市,并自动获得2018年东亚文化之都候选资格。
什么是创建扶持城市
凭现有信息的字面上理解,“创建扶持城市”,即为在本年度评审中,进入候选城市环节,却没有成功当选的其他城市,均为“创建扶持城市”,从而获得下一年度评选的优先权。
根据信息检索看来,“东亚文化之都创建扶持城市”称号应该是本年度新创立的。
2014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工作都是在前一年举行的),当选城市是中国泉州、日本横滨、韩国有光州。国内有10个城市初审入围,只有泉州一个城市成为候选,直接当选;
2015第二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当选城市是中国青岛、日本新潟和韩国清州。
2016第三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当选城市是中国宁波、日本奈良、韩国济州。国内入围到候选城市的是宁波市、景德镇市、长沙市,而当时的景德镇市、长沙市并没提到获得“创建扶持城市”称号,而是在2017年度评选中称之为“此前通过复核的城市”,说明长沙是去年落选之后,今年直接成为的候选城市。
可以预见的是,2018第五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哈尔滨和三亚都可以直接成为候选城市,直接进行最后一轮的竞争。
获得“东亚文化之都”称号之后做什么
一个称号背后,蕴藏着中日韩三国支持的文化资源,城市会在文化方面增加资金和政策投入,以往当选的城市,泉州、青岛和宁波,都在各自当选年组织了超过百场的学术研讨会、艺术展览、音乐会、对外文化交流、文化类比赛等活动,应该说,在当选年,“文化活动”是主导,市民会有比以往更多的机会接触文化艺术,融入到“全城狂欢”的氛围中来。
**********这里是思考的分割线**********
此前总听说的是欧洲文化之都(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始于1985年的希腊)评选,经常会从他们的评选结果中看到同时拥有辉煌历史与极高市民文化发展水平的城市当选。即西方大多是在已经有很多文化活动的城市中评选,获胜的城市可以因此拥有更多曝光、展示的机会,赢得更多的旅游资源。而东方则大多是在评选以后突然发力,以“获奖”为契机加大投入,从而变成文化名城(当然此前的历史积淀是很丰富的,此处指的是市民文化活动)。
一座城市的文化要想形成竞争力,一定需要受到本地市民认可,一定是本地市民愿意参与,一定是由民间自由生长出来的对城市的认同感。由一个契机,让市民高密度、大量地接触文化活动,还真的会为本地文化培养许多新粉丝,这个倒还真是有必要的。
抛出了一块砖,欢迎大家参与讨论,网页浏览的朋友可直接在下面留言,手机浏览本文的朋友可点击链接,进入大话哈尔滨社群论坛参与交流。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