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军(好望角),选自作者游记《边缘旅行》(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年7月),联系方式:QQ2677018332。
悠悠古巷
成语中有个说法,叫“分道扬镳”,形容一个团队中有人由于志向不同而走自己的路,我觉得,拿这个说法来形容金沙江也很恰当。
金沙江与澜沧江、怒江均发源于青藏高原,它们像三个亲兄弟,手挽手,肩并肩,沿横断山脉一路向南奔流,在滇西北形成“三江并流”的壮观景象。然而,金沙江走到这儿就不肯与另外两个兄弟玩儿了,它把头一扭,来了个近乎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朝东北方向扬长而去。转弯处形成的V字形,被称作“万里长江第一湾”。
V字形尖角的下边,有一个小镇,名叫石鼓,属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距离丽江古城不到60公里。从地图上看,石鼓镇就如同长江第一湾滴下的一颗泪珠,引人遐想。
石鼓镇因一块鼓状石碑而得名。寻寻觅觅中,我们终于在镇子西头的山脚下找到了这块汉白玉材质的石碑。相传,这块石碑最初为诸葛亮南征时所立,为无字碑。明代中期,丽江木高土司大破吐蕃军队,乃记功于石碑之上,石碑自此有了文字。当年,美国地理学家洛克到滇西北考察,看到这块鼓状石碑,欣羡不已,以至多年后仍念念不忘。
图2-1
石碑相貌古朴,敦厚笃实,直径约一米半,厚度约半米,虽经千年岁月销蚀,上面的文字仍依稀可见。明知它不会发出鼓声,我还是用手敲了敲,没有丝毫反应。能够历经风雨,在金沙江畔蹲立1700余年,毫发无损,可谓定力十足。
由于靠近藏族聚居区,石鼓镇历来为藏汉居民茶马互市场所,商贾往来频繁。小镇每三天赶一次集,藏族人出售的是草药和皮毛,汉族人出售的是布帛、盐巴和茶叶,村民中至今还有人沿袭着古老的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
石鼓镇自古为滇藏要冲,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由此过江;忽必烈 “元跨革囊”,平定大理,由此南下;1936年,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率红二方面军由此渡江北上。镇上建有红军渡江纪念碑、《金沙水暖》雕像和长征过丽江纪念馆,这里由此也成了一个红色教育基地。
我3年前在丽江大研古镇小住,在一个窄窄的巷子里寻访到了红二方面军渡江指挥部旧址。这家已改建为“天雨上院”客栈的小院虽然离四方街只有咫尺之遥,但闹中取静,鲜有人至,多数人关心的是客栈的舒适度,很少有人追寻这里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哪怕这件事曾经惊天动地。
石鼓小镇依山而建,除了在公路两旁有些新建的水泥房子外,基本保留了纳西族老式民居灰瓦白墙的原貌,有些墙面没有抹灰,露出厚重的土坯。那些经过烟尘熏染的老旧木质门窗向人们昭示,这是一个历经沧桑的古镇。
小巷蜿蜒曲折,踏磨光亮的石阶把建在山坡上的房舍串联在一起,曲径通幽。在一条幽深古巷里,坐落着一座规模在今天看来也不算小的戏台,虽已废弃不用,堆满杂物,但从残留的大理石基座、飞檐斗拱设计和木雕彩绘图案中,不难想象当年古镇居民休闲娱乐的热闹场景。
与人声鼎沸的丽江古城相比,石鼓小镇远离尘嚣,清新宁静,古朴依旧。沿着光滑的石板路在巷子里悠闲漫步,看小镇上的居民慢悠悠的劳作——担水、洗菜、编竹、织布、榨油,感觉像是到了江南的某个古镇。如果不说,谁能想到这是在海拔2000米的云贵高原上呢?
长江第一湾
听镇上的人说,要想看到长江第一湾的全景,必须到江对岸的山坡上。我们在山脚下徘徊了好一阵子,试图能找到一条上山路,结果发现是徒劳的。沮丧之际,突然发现一个客栈,门口的招牌上写着:“摄影之家,长江第一湾最佳摄影点”,下面一个粗大的箭头指向客栈后面的山坡。
带着欣喜,走进客栈,一边与老板搭讪,一边观赏墙上的摄影作品,即刻上山的心理愈发强烈。可接下来,客栈老板笑了笑:“不好意思,上山要先交10块钱,我们在山坡上修了栈道。”
莫不是“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可又一想,毕竟他们付出了劳动,为观景拍照提供了便利,如果换成官办,开发为旅游景点,这买路钱就不是十块二十块钱的事了,恐怕至少得翻一番。眼下看景要紧,不如先交了钱,抓紧时间上山吧。
山不算高,但山路陡峭不平,不费点力气还真不行。凭着多年户外运动的底子,沿着用树枝和碎石筑成的台阶小路,脚蹬手拽,20分钟后终于爬到了山顶平台。
歇口气,转过身,眼前的景色让我们惊呆了:自西北方向流过来的金沙江水犹如一条绸带,飘逸而来,绕着山体兜了一个大圈,划出一道优美的曲线,向东北方向飘逝而去,留下一片宽阔的冲积河谷。
图2-2 俯瞰长江第一湾
没有喧嚣,没有咆哮,没有狂野,金沙江如同一幅油画,在蓝天白云下静静地铺展,舒缓地铺展,尽情地铺展。
与地图上看到的V字形不同,眼前的长江第一湾是一个U字形,这就是看地图和看实景的差别。由于还在枯水期,江面露出片片沙洲,形成沙水相依的景观,而江两岸则绿柳成荫,与堤坝相伴。
望着眼前宽宽的冲积河谷和缓缓流淌的江水,突然醒悟,为什么诸葛亮、忽必烈和红军都要选择由此过江。我2005年因公到过金安桥水电站工地,2012年去梅里雪山途中到过虎跳峡和金沙江大拐弯,看到的金沙江都是江水激流奔涌,两岸壁立万仞,河谷深切。原以为金沙江就是这个样子,这次在石鼓镇的亲眼所见,完全颠覆了先前的印象。
图2-3
金沙江流到石鼓镇,似乎有些累了,它要在这里歇歇脚,喘口气,积蓄力量,然后掉转头来,一泻千里,完成它注入东海的使命。金沙江在这里展示了它温柔的一面,温柔得只想让你亲近。我的朋友邹蓝20年前来这里考察,禁不止诱惑,套上游泳裤,迫不及待跳入水中,着实与江水亲近了一把,他过后对我说,当时的感觉就是冰冷刺骨,难以忍受。毕竟,金沙江源自雪域高原,一路汇集了冰川融水,看似温柔的背后,必有它冰冷的一面。
站在山顶,移目远眺,景色更加丰富。坝子上,阡陌纵横;山坡上,梯田层层。已进入四月,小麦即将收割,由于栽种时间不同,麦田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有的金黄,有的青绿,偶有几处灰瓦白墙的纳西民居点缀其间,给大地带来了一幅织锦般的景色。
太阳透过云脚,射出束束光线,投在江面、农田和瓦舍上。随着云朵的移动,大地上的光线忽明忽暗,忽远忽近,似乎是在让人体验大自然的变化万千。
如果说,长江第一湾是上天的赐予,那么,古镇和农田则是人为的杰作,三者叠加在一起,形成一幅自然和人文和谐的图案,还有哪里能寻到这样的景致呢?
雨后,那一道彩虹
山顶平台上有一对老年夫妇,先我们一步上来,看装扮,老年男子显然是摄影行家,一身行头,三脚架、长镜头一应俱全。“以前听说过这个地方,但没想到这么漂亮。”老妇人操着一口浓重的江浙口音,兴奋地说。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老妇人的话引起我的共鸣,算起来,这是我第8次来彩云之南,丽江是第3次,要不是这次功课做得仔细,险些又与一处大西南壮美的景观失之交臂。人常说“学无止境”,看来还要加上一个“行无止境”。
说话间,云层堆积越来越厚,天色转阴,风一阵紧似一阵,远处传来几声闷雷,顷刻间,雨点噼里啪啦滴落下来。雨伞一次次被吹折了页,人也开始摇晃起来。虽然身着冲锋衣裤,但还是打起了冷战。老年夫妇忍受不住,开始往山下撤。
还没看够就下山?实在不甘心,于是拉紧衣领,戴上套头帽,继续坚持,等待雨过天晴。
天公作美,没一会儿工夫,风停雨住,天空放亮。就在这时,神奇的一幕出现了——江面上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七彩缤纷,鲜艳绚丽。太漂亮了!这是真的吗?不是在做梦吧?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彩虹从江面一侧升起,在另一侧落下,恰似一座拱桥,横跨在金沙江上,给本来就赏心悦目的景观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这就是大自然的杰作,你想象不到的杰作。一个难得的奇遇,一个意外的惊喜。我们的坚持和忍耐没有白费。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以前只是凭歌曲来想象,这回是真真切切体验到了。我虽然多年从事户外活动,但见到彩虹的机缘并不是很多,记得上一次还是在西藏的江孜,雨后初晴的山脚下,看江上彩虹这还是第一次。这是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漂亮的彩虹,说它漂亮,是因为有流淌在高山峻岭中的金沙江做背景,而且是V字形大拐弯处的金沙江。
我为先前下山的那对老年夫妇感到遗憾。
就这样,站在山顶,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嗅闻着草木的清香,感受着风雨来去,目睹着云聚云散,看着那道美丽的彩虹生成、折射、淡去、消失……
下得山来,天色向晚。“你们是贵人噢,很少有人能第一次来就见到彩虹的。怎么样,10块钱没白花吧?”客栈老板一见我们,大拇指一伸。“托您的福。”我们的回答也让老板高兴了好一阵子。
该打尖了,走进路边一家店铺,尝尝纳西风味小吃——鸡豆凉粉。这家店铺是早上带我们来的司机一家办的,司机外出拉活未回,老板娘带两个帮手在料理店面,见有人来,一脸笑容,憨厚有加。
户外人通常对吃住都不讲究,但地方特色一定要体验,特别是地方美食,不光是为了一饱口福,也是为了了解当地饮食文化,接地气。云南是少数民族最集中的省份,特色饮食自然也最丰富,各种小吃数不胜数。当然,到地摊上吃东西也要小心,价钱是小事,环境卫生是大事,如果吃坏了肚子,自己难受,影响行程,还要给别人添麻烦,自己频繁“方便”造成别人频繁不方便。
鸡豆凉粉是纳西人的发明,乾隆年间的《丽江府志》称其为“黑豆腐”,其做法是:将鸡豌豆泡透、磨细、过滤成浆,然后煮熟,成灰白色,再置入容器中冷却成形,切成条块状,配以佐料食用。
鸡豆凉粉有凉热之分,凉的多在暑热季节吃,热的多在寒凉季节吃。为了全面体验一下,问老板娘要了一碗凉的,一碗热的。凉的粉片中加有红辣椒、绿韭、花椒、芥末、酸醋,吃起来凉爽可口。热的凉粉多了一道程序,要将粉块在平底锅上煎黄,再加上麻、辣、酸等佐料,吃起来细腻爽滑,柔韧适口,回味无穷。
美丽的石鼓镇,留下太多惊喜和记忆的石鼓镇,什么时候能够再回你身边,走走古巷那光溜溜的石板路,看看金沙江上的彩虹,吃一碗鸡豆凉粉……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