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作者游记《边缘旅行》(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年7月),联系方式:QQ2677018332。
敦煌壁画“萌萌哒”
最早知道敦煌是上大学期间。那一年,甘肃省歌舞团《丝路花雨》剧组到哈尔滨巡演,有幸前往一睹。若问看后的感觉,可用8个字来形容:眼界大开,美的享受。壁画、飞天、反弹琵琶这些以前从未听说过的词汇由此进入脑海。
30多年后,当我来到位于西北戈壁荒漠的敦煌莫高窟,踏上建在崖壁上的狭窄木栈道,随讲解员进出一个个洞窟,听她用熟练而又机械的语言讲解那些精美的壁画时,脑子里萦绕的还是那部取材于敦煌壁画故事的《丝路花雨》。
舞剧《丝路花雨》讲述了丝绸之路上发生的一个感人故事,也把莫高窟这个精美绝伦的艺术宝库展现在人们面前。
公元366年的一天,中原和尚乐樽西游,至鸣沙山下,大泉河边。疲惫不堪的他,抬头间,忽然发现,在夕阳的映照下,对面的三危山上闪现万道金光,一尊尊佛像在金光中若隐若现,他虔诚地跪在地上,发誓要在这里供奉修行一生。于是,鸣沙山的崖壁上有了第一个洞窟。
五胡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很多中原百姓扶老携幼,逃往相对平静的河西走廊,诵经拜佛,祈求平安。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河西走廊的佛教兴盛一时,开窟造像一时成为风尚,直到宋元以后才开始逐渐萧条。
图10-1 莫高窟九层楼
走进一个个洞窟,像是走进了艺术殿堂,又像是进入了天国世界。莫高窟现存492个洞窟中,几乎每个窟都有飞天造型,舞者姿态优美,灵动轻盈,衣带飞扬,飘飘欲仙,美得让人醺然欲醉,美得让人怦然心动。
第112窟的壁画中,中间的舞伎单腿提起、出胯旋身,做出一个大幅度的S形“反弹琵琶”姿势,令人惊羡不已。在她周围,十多名伎乐手持横笛、拍板、琵琶和古琴,伴奏助兴。当年,甘肃省歌舞团正是从这幅壁画中得到灵感,创作出了《丝路花雨》,大获成功。我在新疆克孜尔石窟看过“正弹琵琶”壁画,由正弹演变为反弹,说明在佛教艺术东渐过程中,人们心目中的佛国世界已经具有浪漫色彩。
与西域石窟相比,莫高窟摆脱了犍陀罗艺术的束缚,体现了佛教艺术中国化的特点。在初唐壁画《维摩诘经变图》中,印度智者身着中原衣冠,手持麈尾,须眉昂扬,一副魏晋名士风度。壁画中的菩萨和飞天,尽管还是袒胸露腹,但其华丽的衣着、飘逸的彩带、娟秀的面容和丰腴的身姿,让人联想到盛唐时代的女子。
明嘉靖年间,嘉峪关封闭,边界内移,处在嘉峪关以西的敦煌成为荒漠之地,所谓“风摇怪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那些精美的壁画和佛像被封闭在幽暗的洞窟内,一睡就是几百年。
1900年,看守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在清理一个洞窟的淤沙时,发现一面墙壁上有个夹层,他用手敲了敲,发出咚咚的回声。怀着好奇心,他和弟子一道,凿开墙壁,让他们大吃一惊的是,里面还藏着一个洞窟,洞内是精美绝伦的壁画,栩栩如生的佛像,还有浩如烟海的经卷、文书和绢画。
藏经洞的发现惊动了世界,也引来了斯坦因、伯希和和华尔纳等一个个外国探险家。美国人华尔纳形容,当他走进洞窟,借着微弱的灯光,看到眼前出现的精美壁画时,“除了惊讶得目瞪口呆外,再无别的可说”。敦煌文物经过他们的手,就这样一件件、一批批流失到了国外。大英博物馆有一间库房,名叫“斯坦因密室”,那些价值连城的文物均来自百年前的中国敦煌。
走进第16窟,右手甬道墙壁上有一个不起眼的门洞,如果不说,任谁都想不到,这就是100年前王道士发现的那个藏经洞。朝里边望望,洞窟不算很大,里面空空如也,宝贝均已不见。如今的藏经洞,留给人们的只有猜想和叹息。
令人可气又可笑的是,这些佛教洞窟竟一度被作为监狱来使用。十月革命后,一批流亡白俄士兵进入中国境内,被地方政府拿获,押解至莫高窟。一个个洞窟变成了一间间牢房,这些俄国大兵在洞窟中搭上了地铺,支起了锅灶,烟熏火燎下,壁画光彩不再,他们在墙上留下的涂鸦、部队番号和斯拉夫语下流话至今仍依稀可辨。
令人敬佩的是,上世纪40年代开始,以法国留学回来的常书鸿为代表的一批批美术家相继来到西北荒漠,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投身敦煌壁画临摹和文物修复保护工作,使得我们今天仍能欣赏到这些光彩夺目的艺术瑰宝。
遗憾的是,景区和石窟内均不得照相,游人只能站在景区外,隔着栏杆拍远景。国内各处石窟景区要求都不一样,在我去过的众多西部石窟中,克孜尔石窟也不允许近距离拍照,而其他石窟都没有这样的要求。
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顾名思义,是能发出声响的沙山。魏晋《西河旧事》记载:“沙州,天气晴明,即有沙鸣,闻于城内。人游沙山,结侣少,或未游即生怖惧,莫敢前。”
自然界的奇妙现象光靠常理很难想象,但又不乏形成依据。专家解释,鸣沙山位于库姆塔格沙漠的边缘,沙山由石英为主的细沙粒组成,表面有许多细小的孔洞,遇有风吹振动,沙粒在气流中旋转,就会出现共鸣,如同“抖空竹”一般发出响声。
来鸣沙山,为的就是感受一下奇特的塞外风光,听听奇妙的塞外回声,遗憾的是,我们来到鸣沙山时,得知这种“美妙乐章”已经听不到了,早在30年前,鸣沙就变成了“哑沙”。
图10-2 驼队,如一条细线,穿行在鸣沙山下
原因何在?专家分析,鸣沙不鸣,是因为近年来环境污染和人为活动增加,导致沙粒的孔隙被堵住,无法发出声音。有记者为一探究竟,前往专家实验室,穿上木鞋,踩在清洗后的沙粒上,果然听到了嗡嗡的鸣叫声。
既然听不到声音,那就感受一下沙漠的魅力吧,于是套上橘红色防沙鞋套,骑上沙地摩托车,朝远处一座高大的沙山驶去。
天空晴朗,沙漠无际,摩托车在沙地上疾驶,卷起阵阵浮沙,耳边风声呼呼刮过,不消一刻钟,来到沙山脚下。沙坡陡峭,沙粒松软,要想爬上去可是个力气活,一只脚刚踏上去就陷下去一半,好不容易迈出一步,使劲一蹬,又退回半步,没一会儿工夫,已是气喘吁吁。
终于爬上山顶,极目远眺,在阳光的照射下,一道道沙梁波浪起伏。沙脊如刀,明暗相间,层叠分明。一列驼队从山脚下缓缓行进,远望犹如一条细线,穿行在无边的沙海中。
鸣沙山于我,以前只是一个大漠戈壁中的幽灵,一个抽象的概念,一个书本上的存在,而现在,则是实实在在地被踩在脚下了。人,只要迈出脚步,就能实现你的愿望。
站在山顶,环顾四周,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山脚下竟有一片浓浓的绿荫,怀抱一池清水,状如一弯新月——这就是月牙泉。
在茫茫无际的沙海中,能看到湖水,令人精神振奋。于是顺着沙坡飞速溜下,骑上一匹壮硕的骆驼,在叮铃叮铃的驼铃声中来到湖边。一池亮汪汪的湖水出现在眼前,碧波荡漾,澄清如镜,让人不敢相信这是在大漠沙海中。
“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田震在歌中这样唱道。然而,这个奇异的“眼”是如何形成的,为何历经千年风沙没被掩埋?站在月牙泉边,不管是谁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据专家研究,月牙泉的水来自附近党河的地下水,而党河的水来自祁连山的雪水融化,因而常年涓流不息,天旱不涸。月牙泉地势低洼,有两个风口,当外面的风刮进来后,吹向两边,形成一种峡谷效应,把山坡下的流沙刮到山顶,抛向山峰另一侧。
正是这种独特的地形和气流运动,造就了一处沙山与泉水共生,粗犷与秀美共存的奇特景观,成为塞外风光一绝。不过,在月牙泉边,也听到一个坏消息,近些年月牙泉水位一直在下降,原因也是人为因素影响,目前的水位靠的是“输液”。
月牙泉岸边芦苇丛生,沙地上矗立着几棵粗壮的古树,看过去颇有沧桑之感,一个小牌牌上写着:“旱柳,又名左公柳,杨柳科落叶乔木。”当年,左宗棠为收复新疆,率湘军西征,一路上深感气候干燥,了无生气,遂命将士沿途遍植杨柳,当地百姓拍手称快,将其所栽之树称为“左公柳”。有人作诗称颂:“大将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在西北人眼里,左宗棠首先是植树造林模范,然后才是边疆大吏。左宗棠一生战功卓著,但后人谈起他来,首先想到的是他种下的树,而不是他打过的仗,此中道理,耐人寻味。
阳关,玉门关
西汉时期,汉武帝为打通河西走廊,几次派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征讨匈奴,最终大获全胜。其后,汉王朝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四郡”指的是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和敦煌郡;“两关”指的是阳关和玉门关。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阳关和玉门关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汉朝的西大门,中原通往西域和中亚的必经之路,古人所谓的“中国”和“西域”在这里划界。在诗人笔下,阳关和玉门关是悲凉、肃杀和哀怨的,王维在劝即将远赴西域的朋友元二多喝一杯酒时,告诉他,过了阳关就见不到故人了;而王之涣则认为,羌笛不应该埋怨杨柳,因为春风根本就到不了玉门关。
经过千年风雨侵蚀和流沙掩埋,昔日的阳关城早已不见踪影,看不到一块秦砖、一片汉瓦,只有一座坍塌的汉代烽燧,兀立荒野,谁能想到,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阳关故址。站在烽燧遗址旁,向西遥望,满眼黄沙,不见一株树、一片绿叶。阳关博物馆的一块牌匾上写着:“西通楼兰”。由此向西,就是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南道,前路茫茫,凶吉难定,难怪王维对前往西域的友人那样担忧。
图10-3 孤立在大漠中的阳关烽燧
阳关遗址旁设有一个“海关”,几名“边关大吏”正在给游人办理“出国”手续,只要花上10块钱,就可以得到一份盖有官府大印的通关文牒,也就是“护照”,有了这份“护照”,就可以大模大样出国,犯不上冒险偷渡了。手持“护照”,来到一个国家边境,只要盖上该国的印章,就可以冠冕堂皇地入境,这个章就相当于现在的落地签证,可见那个时候的出国手续很容易办,不像现在这么严格和烦琐。
与阳关相比,玉门关留下的遗迹还算多一点,当年的都尉府还能看出点模样,外形类似一个小城堡,由黄土垒就,当地俗称小方盘城。过了玉门关向西,就是丝绸之路北道,据说,玉门关的得名就是因为采自昆仑山的玉石要经此关口进入中原,可以想见当年这里的繁荣景象。而如今的玉门关,则是满目荒凉,只有一座残破的城垣旧址孤零零地矗立在砂石岗上。
汉武帝在窄窄的河西走廊出口处建了两座关隘,一南一北,相距不过六七十公里,道理何在?“列四郡”好理解,河西走廊东西长1000公里,那个时候的交通工具主要靠马,两郡相距300多公里,是适宜的。但在走廊的尽头建两个“口岸”,只能说明,这是一个繁华喧闹之地。在一个商队络绎,货物堆积,人喊马嘶的地方,一个“口岸”显然不够,如同现在的深圳去往香港要设多个口岸一样。同时,这样也便于分类引导,行旅出关后,可以按照各自情况走塔里木盆地南缘或北缘。
千百年来,无数使臣、将士、客商、僧侣从两关进出,给这里带来了繁荣,也留下了许多故事,玄奘偷渡玉门关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629年,26岁的玄奘为求佛教真经,由长安出发,踏上西行之路。由于未获批准,玄奘只能偷偷行动。在凉州,他的行迹意图被发现,受到官府通缉,不得不昼伏夜出,继续西行。
在玉门关,玄奘买了一匹白马,又收了一位名叫石槃陀的胡人做向导,于三更时分由葫芦河越过边界。敦煌榆林窟有一幅《玄奘取经图》壁画,画中,玄奘、孙悟空和白马在急匆匆赶路,孙悟空的原型就是胡人石槃陀。
过了玉门关,石槃陀面对一望无际的黄沙,死活不肯再往前挪步,玄奘只得孤身一人上路。在玉门关外第一座烽火台,玄奘被守卒发现,险些被箭射中,恰好校尉王祥也是一个佛教徒,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他为玄奘准备了水和干粮,送他上路。
过了第五座烽火台,就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莫贺延碛,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称其为“八百里流沙”。途中,玄奘不慎打翻水袋,在沙漠中,没有水意味着死亡,玄奘被迫折返,但很快,出发前“不到印度,决不东归”的誓言在耳边响起,于是他调转身来,继续向西走去。
佛祖保佑,五天后,奇迹出现了,前面出现一汪清亮亮的泉水,精疲力竭的玄奘使尽最后一点力气,连滚带爬地扑了过去……
经塔里木盆地北缘,翻越大雪山,经过九死一生,玄奘最终到达了中亚和印度。
玄奘在印度最大的佛学院那烂陀学成后,携带大批经卷,经塔里木盆地南缘回国,过阳关时,地方官府恭候迎接。此前,他在于阗(今天的和田)给唐太宗写了一封信,陈述西行经历和收获,托东去的商旅捎到长安,太宗看后,兴奋异常,不仅原谅了他的偷渡行为,还命人护送他回到长安。
如此说来,玄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海龟”,专业是佛学。
沙州夜市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河西走廊尽头的一块绿洲,敦煌市场曾经繁盛一时。内地生产的丝绸、茶叶和陶器先在这里交易,然后运往西域;由西域运过来的金银珠宝、奇禽异兽和香料药材也先在这里交易,然后运往中原。
据藏经洞遗书记载,隋唐时期,敦煌“佛塔遍地,市场广大,家给人足,焉然富庶”,以致有“全国的元宵灯会,长安第一,敦煌第二,扬州第三的说法”。想来,那个时候的东南地区远没有西北地区富庶繁华,和现在截然相反。
在当年的丝绸之路上,最活跃的商人当属粟特人。粟特人生活在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也就是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干一带,历史上分属康、安、曹、石、史、米等几个小国,即中国人常说的“昭武九姓”,统称胡人。据专家考证,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粟特人的后代。难怪安禄山的胡旋舞跳得那么好,能当杨贵妃的舞伴,左旋右转,看得唐玄宗直迷糊,放松了对这个大胖子胡人的警惕,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
粟特人擅长做生意,四海为家。我有一个亲戚早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俄语系,曾在乌兹别克斯坦办公司多年,他告诉我,那里的人从小就跟父母学做生意,头脑非常精明,有点像咱们的温州人。
不过,令温州商人汗颜的是,粟特商人的交易对象并不局限于货品。盛唐时期,奴婢买卖成风,官府和豪门对西域胡姬尤感兴趣,欣赏胡旋舞是那时的风尚,李白的“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家”就是对那时长安西市繁华生活的真实写照。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在丝绸之路上奔波往返的粟特商人。
在当年的丝绸之路上做生意也是要冒风险的。我在莫高窟看到一幅壁画,名为 “胡商遇盗图”。画面上,一列粟特人商队路遇手持长刀的打劫强盗,为首的萨保吓得浑身哆嗦,乖乖地把钱袋子和一捆丝绸放在地上,拱手作揖,乞求放他们一条生路。
如今的敦煌只是大西北的一个普通县城,隶属酒泉市,道路上早已不见了粟特商人的身影,听不到盈耳的驼铃声,但千年丝路的烙印仍留在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
夜幕降临,灯火闪烁,走进位于阳关东路的沙州夜市,异域风情扑面而来。货摊上,极具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琳琅满目,一闪一闪的霓虹灯上大多为三个字:夜光杯,让人想起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来。
图10-4 沙州夜市一角
夜光杯由产自祁连山的玉石雕琢而成,当把葡萄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看着一个个晶莹剔透,泛着墨绿色光泽的酒杯,煞是喜欢,可一想到携带不便,又怕买到假货,只好作罢,但心里一直惦记,后来终于托兰州的朋友到厂家买了一套货真价实的杯子,闲时把玩一二。
随意走进一家小吃店,捡一张长条木凳坐下。在一个西北口音伙计的吆喝声中,热气腾腾的驴肉黄面端上了桌子。这种面看上去色泽黄亮,长如金线,细如龙须,乘着热乎气,拌上几片驴肉,吃起来香味溢口。伙计说,他家的驴肉黄面最受欢迎,天天爆满,2005年,李政道先生来敦煌时,特地来此品尝,吃后赞不绝口。
受党河水系滋养,敦煌绿洲物产丰富,盛产棉花、大枣、葡萄、蜜瓜和锁阳。历史上,敦煌曾有一个呱呱叫的名字:瓜州,因“地出美瓜”而得名。路边买上一个黄皮白瓤蜜瓜,当场切开,水分十足,香甜入口。遥想当年,在千里迢迢的丝绸之路上,能坐在地头,饱尝一顿敦煌蜜瓜,对又累又渴的行旅来说,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
旅友中有一位老兄刚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正在找工作的当儿。他尝了一口蜜瓜后,便赞不绝口:“在美国,绝对吃不到这么甜的瓜。”不用再问博士为何要急切回乡找工作了,这就是理由。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