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心剑胆图/文
近年来第一次在夏季到访哈尔滨,主要目的是探寻正在拆迁的老道外。欣赏过中央大街的老街音乐汇,悠扬的曲目散发着音乐之都的韵味。漫步过松花江畔,刚刚修缮完的铁路江上俱乐部正在弥漫着江畔的气息,江水拍打着沙滩。滨洲桥的保留吸引了更多来往的匆匆过客,一睹冰城夏都的风采。丁香的芬芳尚未落幕,轮渡在夕阳下的剪影仍旧是风景线。近年来,哈尔滨在城市文化方面的发掘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
夏日的哈尔滨白天显得格外漫长,时不时的阵雨飘落,凉风习习。或许就是冰城夏都的魅力所在。今天所谈的是哈尔滨城市文化涌动下的老道外拆迁。对于熟悉这里的人来说,道外,才是这座城市真正意义上的开端和城市品质的延展。道外的市井文化才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刚刚启动的道外棚户改造计划已经让这里少许了生活气息,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或已经搬离了这里。殊不知,他们其实也是这座城市的风景。老道外在近十年来逐渐消失,这次的拆迁,终将全部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于是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到这里,记录属于这里的最后风景。
这座城市的主体风貌是新艺术运动留下的产物,虽然那已经是很久的事了。中华巴洛克,应该算是小角色,却是这座城市文化包容性的充分体现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傅家店,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对不属于这座城市的过客而言,是陌生,对于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熟悉。对老人来说,这里曾经是生活精神世界的全部;对年轻人来说,是属于童年的记忆和内心深处的悸动。斑驳的墙体在夕阳照射下显得柔和,精美的雕镂尽管美得无法复制却布满灰尘,木质的走廊和楼梯走上去吱呀作响,摇摇欲坠。每个院落,门脸很小,走进去也许就是一个大院子。泛黄的旧窗棱,锈蚀的铜扶手,如今,喧嚣落幕,繁华逝去。过去的探访,总是没有这么深入,恕不知这才是城市文化的精髓。多次探访老道外,却是头一次到北三市场,以前还真是忽略了,如果不是这次正儿八经的拆迁,或许还是不会来到这里。北八道街的正阳北小学校,在回收站的院落中被埋没。北四道街的松光电影院早已在市场改革的浪潮中停滞不前,在城市中度过的最后时光即将终结。熙熙嚷嚷的人流让已经搬迁的老市场显得更加珍贵,人们或许不是为了来这里购物,而是来这里追忆在哈尔滨逝去的时光。
今天仍有很多侨民散居海外,他们经常带着子女来重游故地,寻访自己曾成长、工作、生活的地方。而曾经或现在生活在道外的人或许几年后重返道外,发现这里早已物是人非了。
回顾近年来对城市近代风貌的改造开发,案例总是不成功的,例如大连的南山,以打造日本风情街为理念而拆迁的老街区,商铺开发空置率还很高,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经济价值。胜利桥北区域开发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凤鸣街在2011年左右完成拆迁,打算采用原来的街区建设模式重建别墅的设想至今还未实现。类同的还有烟台的朝阳街,哈尔滨花园街,目前均处于闲置状态。个人认为,这对于历史建筑还是有一定破坏的,而且是无法挽回的。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独特符号和记忆场所,对哈尔滨来说,这符号不是圣索菲亚教堂,也不是中央大街。早在俄侨逐渐撤离这座城市的时候,东正教堂就已经失去使用价值。坐落在中国北方的中央大街,更是充满殖民统治色彩的“中国大街”,优美的天际线早已面目全非。只有道外本土的带有明显时代特征和民族性、地域性的建筑,是不可替代的。闯关东时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繁荣,日伪时期经济的衰落,“三大改造”后工商业的低潮,市场经济后的转型发展,最终在今天终结。曾经那些无数带着梦想来到这座城市的“关内人”,用自己毕生努力打造的属于自己的伊甸园随着他们离开的背影一同远去。
越来越多的历史建筑从人们的视线中永远消失,促成了城市文化断层由量变到质变的完成。若干年前完成的老道外中华巴洛克一期开发的略显冷淡,端午的人潮仍然没有被吸引到这里。新建筑已经成型,但与拆掉的那座老建筑没有丝毫相同之处。所谓的“百年老字号”重新开张,殊不知真正的百年老店早已在时代变迁和拆迁中灰飞烟灭。味道上,肯定没有原来的浓郁。
惬意的生活即将在这里终结,无论愿不愿意搬迁,这里一定会拆迁。在铁锤的敲打声和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将从人们的视线中永远消失。城市记忆将在城市棚户改造的浪潮中被埋没。
或许对这里的了解太晚,像这样完好的院落保存下来的已经屈指可数了
连接北三道街,北四道街的信托胡同,曾经的粮食期货交易所。在饭菜飘香的午后,烟雾萦绕,没有熙熙攘攘的过往人群,难得的寂静
道外基督教堂,没有独特的建筑构型,也没有奢华的装饰,有的只是对宗教信仰坚定的支撑和对生活的向往
最后的北三市场,再见,是最好的告别方式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