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三个历史时期、三代人传承、五次迁址,坚守回民老行当、老技艺、老味道,满满的老道外情怀,浓浓的老道外风味,它就是——同义清真饺子馆。
南大六道街218号现址。同义清真饺子馆在北四道街上经营时间最长,很多老食客简称其北四饺子馆,反而忽视了老字号。
迁址前,摄于2016年6月11日。
道外靖宇街区改造搬迁,历史上曾几度迁址的哈尔滨回民老字号“同义清真饺子馆”再次从道外北四道街迁址至南大六道街,已于7月6日正式营业。对于喜爱回民风味的老哈人来说,变的是店址,不变的是老味道。
同义清真饺子馆是老道外最火的饺子馆之一,特色风味牛、羊肉水饺搭配招牌菜扒羊肉条、尖椒干豆腐几乎成了桌桌必点的“套餐”。
同义清真饺子馆是家老店,但大多数人对它的了解只停留在国营时期的“清真饺子馆”,其实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十年代伪满时期。现在的店名“同义”就是最初的字号。
1950年代初工商登记卡片
清真饺子馆的前身是哈如田于1940年创办的“同义馆”,原址为徐公路60号(桃花巷交口)。1954年,迁至靖宇四道街59号(北四道街路东)。
创始人哈如田(1920—约2006),辽宁海城人,开饺子馆前也在回民饭店工作,1956年公私合营后,哈如田留店从事面案工作。1980年代初,退休的哈如田曾与李新德和、王敬生等人在南岗大成街开办过一家叫“清香居”的回民饭馆。
文革时,“同义饺子馆”又易名为“奋勇饺子馆”。七十年代后期再次改名为“清真饺子馆”。2000年“清真饺子馆”原址拆迁(现温州商贸城),搬到南和街,半年后又搬到南三道街。2003年,再次迁回北四道街路西,并恢复老字号,重新命名为“同义清真饺子馆”。
同义清真饺子馆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从私营到国营,再到私营,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自1940年创字号至今已有76年历史,也是哈尔滨现存为数不多的保持经营不间断的老字号。
现任店主尹凤是同义清真饺子馆第三代经营者,也是哈尔滨回民饭店老一代的后人,她出身饭店世家,从祖父尹继贞到父亲尹洪泉,一家三代均从事饮食业。
1958年道外部分原回民饭店业主合影
尹际贞(1916—1989),河北青县人,1947年在南极街28号开设新发馆,经营浆汁、果子。1956年公私合营,新发馆停业,尹际贞分到桃花巷的“三合兴”,六十年代退休。
尹际贞创办的新发馆、哈如田创办的同义馆以及马新起创办的三合兴,三家清真馆都在桃花巷区域,三人也都熟识,1956年公私合营后更成了同事,是哈尔滨国营饭店第一批职工。
照片中,尹际贞、尹洪泉父子
尹洪泉(1934—2006),六十年代调到道外服务局,曾任解放饭店经理、书记。
尹凤,1956年出生于哈尔滨,1978年下乡返城,在临江餐厅参加工作。1980年调到冀南村,1981年停薪留职,先后开过小吃店和建材商店。1993年返回单位上班,在清真饺子馆当出纳,1995年承包经营清真饺子馆,1996年后转为私营,尹凤与家人一起经营。
八十年代时,国营清真饺子馆职工在店里合影
1995年,尹凤承包经营清真饺子馆,店内留影
九十年代中期,清真饺子馆员工在店里合影
2003年7月13日迁回北四道街重新开业
同义清真饺子馆虽经时代变迁,但一直以饺子为特色风味。其传统水饺开始只有牛肉白菜馅一种,90年代增加了羊肉韭菜虾仁馅,均很受新老顾客欢迎,现包现煮,供不应求。
老厨师王怀玉
哈尔滨老回民很看重回民饭店的血统,除了必须是回民经营,上灶的厨师也得是回民。同义清真饺子馆的厨师叫王怀玉,本身也是回民饭店老一代的后人,其父王敬生1947年在天一街开有明顺馆。王怀玉,生于1963年,家里排行老七。1980年,在清滨回民饭店学徒,师从老师傅马连杰。1983年,开始在北四道街饺子馆上灶,至今已有30余年。有回民老厨师坐镇,同义的溜炒菜一直保持着八十年代时的老味道,传统清真老菜溜三样、溜肚片、水爆肚、烧牛肉、锅包肉等都值得一尝。尤其是尖椒干豆腐,汁浓芡亮、滑嫩爽口,水准超越别家不少。
咸口锅包肉
扒羊肉条
醋溜炸焦
焦烧肉条
水爆肚
同义清真饺子馆 新址:道外南大六道街 电话:18645195577、1393613696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