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站:今日哈工大,由郑学军老师推荐。
新华网2007年10月18日(本网驻华沙记者徐玲德)专稿:日前,记者来到波兰北部海滨城市格但斯克,采访了波兰当代著名汉学家爱德华·卡伊丹斯基先生。卡伊丹斯基热衷于研究中波两国古代交往史,正是由于其不懈努力,波兰“马可·波罗”——卜弥格的事迹得以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生在中国长在中国
卡伊丹斯基从一出生便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
19世纪末,沙俄迫使清朝政府同意其在中国东北修建铁路,并从当时尚处于亡国状态的波兰雇用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这些波兰人大多居住在哈尔滨,最多时达到近5000人。
1918年波兰复国后,他们当中陆续有人返回故土。到1949年时,在哈尔滨还生活着约2000名波兰人,他们中的少数人迁往其他国家,其他人则根据中波政府间协议回到了波兰。但是,即便是在回波兰后,他们还自称“哈尔滨人”,因为他们始终对中国、尤其是哈尔滨怀有特殊的感情。
卡伊丹斯基便是这些“哈尔滨人”中的一员。他本人生在中国,长在中国,1951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回到波兰。令卡伊丹斯基激动不已的是,他在1963年终于重新踏上了中国这块故土,并在此后12年中一直担任波兰驻华外交官。
作为深爱着中国的“哈尔滨人”,卡伊丹斯基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问题。1971年,其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969年经济发展概述》正式在波兰出版发行。
1979年,卡伊丹斯基另一本介绍中国的书籍《中国与外部世界》面世。同年,他再度来华到波兰驻广州总领事馆工作,随后任总领事。1982年,波兰因国内经济困难撤销驻广州总领事馆,卡伊丹斯基才无奈奉命回国。
探寻中波友谊源头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卡伊丹斯基就注意到波中友谊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深入研究。他关注最多的是被誉为“波兰马可·波罗”的卜弥格—— 一位早在17世纪就为促进欧洲了解中国做出重大贡献的波兰人。
1643年,出身于贵族家庭的卜弥格以天主教传教士的身份启程前往中国,历尽千辛万苦,于1647年抵达,随后在南明宫廷供职。
1650年,卜弥格被南明皇帝派遣出使罗马教廷,寻求对反清复明斗争的支持。1652年,卜弥格抵达意大利。其间,卜弥格发表了名著《报道》,介绍中国的历史、地理等风土人情。该著作还同时被译成德、意、法、葡、荷、拉丁文等多种文字出版。
1655年,卜弥格携带教皇的复信踏上归程。1658年,行至泰国,他在那里写完了《中国医学》和《中国处方鉴》。1659年,卜弥格因劳累过度长眠于广西边境,未能回到南明朝廷复命。
在广州总领事馆工作期间,卡伊丹斯基经常到各地图书馆查阅史料,还前往广西、福建、云南和海南等省份实地考察,探寻卜弥格的活动踪迹。
1982年回到波兰后,他全身心地投入探寻波中友谊长河的源头。为了解卜弥格这位波中友谊的先驱,卡伊丹斯基不仅跑遍波兰收藏古籍的著名图书馆,还不辞劳苦,长途跋涉,前往里斯本、罗马、威尼斯等地“寻宝”。
从1985年起,他开始发表有关卜弥格的专著或文章,其中包括《卜弥格的中国药典》、《卜弥格的中国地图集》、《卜弥格的中医学》等。
1988年,卡伊丹斯基的学术专著《明王朝的最后特使——卜弥格》问世。1999年,卡伊丹斯基的长篇著作《中国的特使——卜弥格》正式出版,该书先后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多种文字。作者在书的前言中写道:“卜弥格看到了有必要使东西方的文化,特别是中国和欧洲的文化更加接近……他是一个波兰人,但他是那么强烈地热爱中国……”
卡伊丹斯基对记者说,他最推崇卜弥格于1656年写的这样一句话:“整个中国的土地是多么美好……”
热切期盼再回中国
卡伊丹斯基著作颇丰,撰写了大量文章及书籍讲述中国以及中波、中欧交往。如今,已进入耄耋之年的卡伊丹斯基依然笔耕不辍。他与爱女亚历山德拉合著的新书《丝绸之路》已于今年7月正式出版。全书共分为40个章节,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以丝绸之路为主线,详细介绍了一千多年以来中国文化风俗的演变过程以及中欧交往的历史情况。
谈起在中国度过的几十年时光,老人显得很激动。两年前,卡伊丹斯基应邀访问中国,亲眼目睹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为此,他感到由衷的高兴。老人回忆:“1932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时我才7岁。为了逃命,我们全家不得不颠沛流离,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艰难岁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困难时期,中国物资奇缺,买东西都要凭票供应。”
他接着说,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到处是一派繁荣景象,人们的生活安宁、富足。
卡伊丹斯基对记者表示:“我的最大愿望是有生之年能再回中国看一看。”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