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忆哈尔滨丨俄罗斯画家笔下的名城——依路兴市·哈尔滨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啸文文化传媒(ID:xiaowenchuanmei),经授权发布。

640-webp

100多年前,以开荒捕鱼为生的傅家店还是个松花江畔小小的村落,静静地依偎在浩荡东流的松花江边。然而,随着《中俄密约》的签订,中东铁路的汽笛声撕裂了这里的生活节奏,这里将诞生一座传奇的城市,现在的名字叫做傅家店,未来的名字,叫做哈尔滨。就这样,哈尔滨带着屈辱,艰难地迈出了近代城市化的第一步。

640-webp-1

640-webp-2

640-webp-3

傅家店的农民想象不到的,他们口中清冽的“田家烧锅”将会成为他们怀念的味道,田家烧锅坊被俄国人购买征用,充当中东铁路建设的指挥中心,在人们的张望中,俄国人按部就班地进展着他们的建造计划, 在尚未建成的铁路边,他们的社区首先完备起来,渐渐地开始有了各种工厂。

640-webp-4

640-webp-5

田家烧锅正门

这片新大陆,正像所有城市规划者梦寐以求的璞玉,俄国人试图将他们的故乡移植到这片荒漠之中。风靡欧洲的“新艺术运动”的理念改变着这里的地貌,不仅住宅如此,在松花江上,俄国人甚至模仿莫斯科大桥,建造了一座铁路大桥,这座城市便更多了些东方莫斯科的意味。

640-webp-6

640-webp-7

清朝末年的沿江铁路

640-webp-8

640-webp-9

建设中的松花江大桥

640-webp-10

铁路的开通,将哈尔滨变成了一座点石成金的城市。哈尔滨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在不到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内,发展成为人烟稠密,楼台栉比,轮轨辐辏,华洋杂集,“与欧美各城市并驾齐驱”的“远东巨市”。随之银行、教堂、兵营、俱乐部等大批建筑物也都纷纷落成。除了浩浩荡荡的筑路工人,沙俄及欧洲一些国家移民的大量涌入,哈尔滨的人口突飞猛涨。哈尔滨,成了中国东北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和商埠。一个被世界誉为“东方莫斯科”和“东方小巴”的美丽城市,就这样在中国东北化外的广袤原野上应远而生,开始了它繁荣的崛起。

640-webp-11

640-webp-12

运沙途中

640-webp-13

640-webp-14

中东铁路俱乐部

640-webp-15

640-webp-16

东省铁路高级住宅

哈尔滨是一座蕴藏和包容着众多文化的城市,它承载着数百年来世界历史的大变迁。在这百年瞬变中,它时而与世界文化艺术比肩而进,时而又滞后于外面的世界。在这片属于中国的天空下,几十个国家的侨民皆以自己民族的方式来生活,他们不同的意识形态渗透于哈尔滨的每一个空间,东西方艺术在此相遇,或碰撞,或交融,形成了一种新的秩序,一种和谐美!

640-webp-17

640-webp-18

中东铁路开工典礼

而王同镇先生编著的《画忆哈尔滨——俄罗斯画家笔下的名城》仿佛是画家们推开的一扇窗,把哈尔滨旧日的影像展现给我们,使我们穿越时空,去探访那已经消逝的岁月。哈尔滨好像不只属于遥远的过去,它的前世与今生紧紧相连,浑然一体。 让艺术再现现实,让现实在艺术中回归真实。

640-webp-19

640-webp-20

640-webp-21

《忆哈尔滨——俄罗斯画家笔下的名城》那数百幅珍贵的画作,再现了哈尔滨从依路兴市、铁路铺轨,到开埠设领、城区繁盛,其中各个环节的故人往事、侨民掠影、市井生活、街容风情,历历在目,尽收眼底。比如火车站、霁虹桥等筑与风光,华洋杂处,中外荟萃。

640-webp-22

640-webp-23

意大利技术工人

640-webp-25

640-webp-26

640-webp-27

640-webp-28

640-webp-29

昔日的照片,那是历史凝固的瞬间。今日的画作,是岁月遗留的请柬,邀我们去会晤消逝了的昨天。我们寻得许多哈尔滨的陈年旧影,以回顾这座城市遥远的从前,藉以跨越历史长河,冲破时空局限,领略其旧时风采,重睹她往昔容颜。《画哈尔滨——俄罗斯画家笔下的名城》是一部形象的历史画卷,向人们展现出哈尔滨的风情画卷。

0-webp

▲主编王同镇、王承鹏

王同镇

哈尔滨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一级美术师

《黑龙江同镇艺术博物馆》馆长

曾任黑龙江省第九届、第十届人大常委

黑龙江省总商会副会长

现任哈尔滨市中宇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承鹏

哈尔滨人,黑龙江省政协委员

黑龙江省总商会副会长

黑龙江省工商联常委

黑龙江省工商联常委

《黑龙江同镇艺术博物馆》副馆长

陈文

《增值空间》执行制片人。制作人物专题片、艺术家纪录片,合作热线:15104688236,艺术品收藏热线:15104688239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