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旧影 043-哈尔滨道里监狱

哈尔滨道里监狱,原址位于道里中央大街246号,中央大街与上游街交会处。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沙皇俄国攫取中东铁路附属地司法权,在中东铁路附属地的哈尔滨道里中国大街(中央大街246号)设置了道里监狱。监狱占地总面积1万平方米,形状近似枪托,四周筑有坚固高大的围墙,围墙上设有电网、四角设有岗楼。设有男监、女监、病监、杂居房,可关押犯人500人。现该监狱已无存,只留有监狱一面狱墙和炮楼,以示纪念。

1

2

3

(哈尔滨道里监狱旧影)

监狱设第一科(文书科)、第二科(戒护科)、第三科(管劳科)、警戒队、看守队。监狱设典狱长1人,副典狱长1人,有看守长、看守、文牍员、书记官、医官等职员和夫役44人。监狱职员均由俄国人担任。1920年,最后一任典狱长马兹格窝依,副典狱长那吾棉阔,书记官足布列夫。根据1920年9月23日国民政府收回俄国治外法权的规定和司法部制定的《收回中东铁路司法制度暂行办法》,哈尔滨警察总局接收道里监狱,并由东省铁路护路军司令部派步兵40人防护。12月31日,将道里监狱移交东省特别区域高等审判厅监所监督处管理,改名为东省特别区域监狱。监狱仍保留原机构。监狱设正副典狱长、看守长、看守、医士、药剂士、文牍员、书记官、教诲师等官吏。典狱长和副典狱长仍由原俄监马兹格窝依、那吾棉阔充任。

根据1922年2月东省特别区域高等审判厅制定的《管理东省特别区域监所暂行办法》的规定,监狱设东省特别区域监所监督1人,监督在监狱内设办公处,并设翻译官1人,书记官1人,录士若干人。监所监督及各职员,除出差外,常驻监狱办公处。

1932年东北沦陷后,伪哈尔滨高等法院接管了东省特别区域监狱。1933年7月,改名为北满特别区监狱。保留了原监狱机构,留用了监狱的主要官员。典狱长马兹格窝依,看守长维宁陈克、金蔑林克、祁振东,候补看守长孟树德,翻译官周希尧,教诲师牙古舍夫,医士鲁沙诺夫,药剂士结尼少夫。 1935年,北满特别区监狱设有典狱长1人(俄人),典狱佐1人(日本人)。共有职员93人,其中中国人64人,日本人5人,俄人24人。

根据1935年伪满洲国第一、第二号敕令,1936年1月1日起废止北满特别区。1936年7月1日,北满特别区监狱改称哈尔滨监狱道里分监。监狱的建筑按日本建筑的模式改建和扩建。监狱的职员全部调换为日本人和中国人,辞退了俄国人职员。道里分监第一任典狱长金井清水,日文翻译金兆城。监狱有看守长、主任看守、看守、教务官等职员107人,其中日本人18人,中国人89人。

4

5

6

(原哈尔滨道里监狱旧址,只留下一面狱墙和炮楼。图片来自新浪“朔风征马HS侯昕”,感谢)

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后,苏联红军、国民党哈尔滨特别市检察署、警察局接管了监狱机构,职员基本未动。典狱长关作霖。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市解放后,监狱被哈尔滨地方法院接管。1950-1954年,伪满洲国“皇帝”溥仪曾被关押在这里。

渡桥

历史建筑的爱好者,关注东北旧影,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duqiao 邮箱:69900820@qq.com

相关推荐

1 条评论

  1. 真好

    真好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