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王家大院红门堡与高家崖两座建筑群之间,横跨着一座石桥。石桥的红门堡入口处上方,被装饰以青砖砌筑的双喆汉字。在时隔230年之后、相距1849公里之外的哈尔滨,也有一处建筑上的汉字装饰,运用了砖砌的双喆。它就是位于今天道外老城区北大六道街54号的老建筑。
砖砌的双喆汉字,在哈尔滨的老建筑中极为罕见。哈尔滨这处建筑的双喆,是由红砖砌筑,并由墙体表面向外侧凸显;而山西王家大院的双喆汉字,由青砖砌筑,并由墙体表面向内侧凹陷。
王家大院始建于康熙三年,即1664年。位于晋中盆地南部灵石的静升镇,王家大院是一片片庞大建筑群的总称。
哈尔滨道外区这座老建筑,体量较小、鲜为人知。位于庞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之中。另外,哈尔滨的双喆之间还隐约可见砖砌的双福汉字。山西与哈尔滨这两处老建筑的建造时间,相距约230余年。
20世纪初的哈尔滨道外区,是中国人聚居的地方。道外老城区至今依旧保存着大量20世纪初的中华巴洛克建筑。顾名思义,在这浩荡的建筑群中,大量地运用了鲜明的中国古典艺术元素与西方巴洛克建筑艺术元素。
哈尔滨这座红砖小房子的主人,与王家大院衰落后,悉数离开王家大院的人们有着怎样的关联!建筑设计师是否直接借鉴了王家大院的砖砌双喆汉字,亦或只是机缘巧合。虽然哈尔滨这处老建筑的资料难考,我们依旧可以将该建筑的周边环境的历史与王家大院的资料联系起来,尝试着推测两处老建筑之间的关联。
哈市此处红砖老房子身处庞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老道外),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国商人在道外聚居,从事商业贸易活动。而王家大院在18世纪后逐渐衰落,大院内再无人居住。再加上砖砌的双喆字样,出现在王家大院的显著位置(两座建筑群的连接处),其后人在遥远的哈尔滨再现祖宅面貌、追忆家史,不失为其中关联的一种可能情况。
红砖砌筑的福字,隐约可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0余年历史的王家大院,包括沧桑满目的六座古堡、五道深巷和祠堂院、当铺院等其他院落。
还有五里长街上的一些店铺,总面积25万平方米以上
其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要数红门堡与高家崖这两组建筑群。
红门堡和高家崖东西对峙,一桥相连。
它们依山就势、负阴抱阳、层楼叠院、错落有致,窑洞和房舍巧妙结合
厅堂和亭阁布局合理
全然是黄土高坡上随形生变的全封闭建筑
院内套院、门里有门、上下左右、巧妙相通。即有所联系,又有所区别。
给人造成一种迷宫似的感觉
荷叶、鱼、涟漪等古典中国艺术元素,出现在鲜明的浮雕上
兰、鹿、葫芦、葡萄等中国古典艺术元素,恣意不羁地在建筑上挥洒
道外老城区主干街道两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