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迭尔宾馆(原名马迭尔旅馆,俄文合名为модерн,意为摩登的、时髦的、时兴的、现代的,音译“马迭尔”,取名正好与建筑风格一致。),旧址位于今中央大街89号,中央大街与西七、八道街交汇之间,哈尔滨市Ⅰ类保护建筑。建于1913年,砖混结构,地上三层(实际为四层,还有一层阁楼),地下一层,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俄籍犹太人约瑟•开斯普经营,设计师为C•A•文萨恩。
(马迭尔宾馆南面和西面旧影)
(马迭尔宾馆北面和西面旧影)
(从马迭尔宾馆对面的“厚生医院”楼上向东拍摄的影像,图中近处建筑即是马迭尔宾馆。)
建筑底层墙面仿重块石,二、三层用通高壁柱。檐部女儿墙与阳台栏杆较集中地运用了新艺术运动的曲线和装饰,造型简洁流畅,富于变化。内部装饰富丽堂皇,立柱雕刻精美。为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它是当时哈尔滨旅馆建筑中最豪华的多功能旅馆之一,设有:客房、饭厅、跳舞厅、电影院。成为当时达官贵族显赫人物活动的场所。正如《哈尔滨指南》1931年俄文版广告中所述“马迭尔旅馆拥有最豪华的舞厅及餐厅,最现代、最舒适的客房”。
(这是早期的中央大街的旧影,由北向南拍摄,左一建筑是秋林洋行,图中再往前那栋二层建筑是马迭尔宾馆建设之前的建筑)
(含有中央大街上的马迭尔宾馆旧影有很多,再此就不过多的列举了。)
(马迭尔宾馆局部旧影) 来源:故纸旧影哈拉宾
(马迭尔宾馆内部西餐厅旧影)
(1938年马迭尔宾馆刊登的广告)
(20世纪20年代,哈尔滨犹太人在马迭尔饭店举行资助慈善组织的义卖。)
(马迭尔举办的选美比赛的优胜者“王后”和“王妃”)
(马迭尔宾馆的老板约瑟•开斯普和他的小儿子谢苗•开斯普)
它造型简洁、舒展、自由流畅。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穹顶造型显现出亲切宜人的魅力,体现了西方建筑的精华。建筑长度占据了西七至西八道街之间的一个街区。建筑的立面处理相当精彩,其手法主要通过窗、阳台、女儿墙及穹顶等元素体现出来,反映出较强的“新艺术”特征。尤其是窗户造型非常丰富。即有半圆窗、弧型窗、圆形窗和方角窗等不同形式,又有单窗、双窗和三连窗之分,形成美妙的韵律感。
作为多功能的旅馆,其平面功能比较复杂,且以首层平面最为复杂。首层平面正中是主入口及人口前厅、会客厅,以此为中心组织起其他空间。会客厅北侧通过一个过厅与餐厅相连,餐厅又与一个100多平方米的舞厅相通,再往北则是狭长的冷饮厅;会客厅的东侧通过一个主楼梯厅与一剧场相连,这个剧场就是《哈尔滨指南》中指的马迭尔电影院,位于蒙古街(现西七道街)西口,靠近中国大街,可容纳观众1100人,剧场近200平方米,并带有一个10米进深的舞台。从清朝到民国,直至解放前其名称沿用未改。
(马迭尔电影院旧影)
建筑的南翼为较大的南餐厅,沿西八道街一翼为几个小餐厅及其他辅助用房,马迭尔的西餐最有名气,哈埠西餐业中许多名厨多出于此,较有名望的有鹿其先、史广鞠、李鼎铭、王乐田、王庆元、杨洪义、李德明、张喜山、李帮庆、朱凤义等。马迭尔的西餐以法式大菜最为有名,亦有俄式、英式西餐;建筑二、三层则以客房为主,有的客房带有室外阳台。建筑的三个沿街立面中,以中央大街立面为主要立面,正中为主入口,主入口的北侧及南侧转角处各有一个次要入口,人流比较合理。
1932年5月9日来哈的国联调查委员会李顿、1933年夏美国记者埃得加•斯诺均曾住在马迭尔。马迭尔以它特有的名望接待过众多要人,末代皇帝溥仪、周恩来、李大钊、宋庆龄、蒋介石、詹天佑、十四世达赖喇嘛、郭沫若、徐悲鸿、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等。等中国历史名人均在此下榻或者就餐过。
(宋庆龄在她下榻的马迭尔旅馆315号房间留影)
(宋庆龄秘书黄会卿与哈尔滨《公报》记者在马迭尔旅馆合影)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期的中央大街和马迭尔宾馆)
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中共中央东北局用做招待处,成为各种政治会议中心、社会的晴雨表。东北局迁沈阳后,1949年8月哈尔滨市政府秘书处接管,名称正式改为“哈尔滨市政府招待所”,1953 年改称“哈尔滨旅社”,1966年改称“哈尔滨市革委会第二招待所”。1983年改称“哈尔滨宾馆”,1987年1月1日恢复“马迭尔”原名。
(2012年1月3日拍摄)
2003年建筑重新装修,拥有客房160间,有单人间、
马迭尔的建造年代是1913年,为什么马迭尔宾馆总是对外宣传“1906年”是由于1996年马迭尔换了经理,到省档案馆查马迭尔历史资料时,档案馆的工作人员误将开斯普初来哈尔滨创业的1906年当做马迭尔旅馆的建造年代。马迭尔经理赶紧筹备马迭尔店90周年店庆,还把省档案馆那个工作人员请去撰写马迭尔历史。找了好多省市领导为店庆画册题词。结果了解马迭尔历史的专家发现错误,提出正确的建店时间应为1913年,但马迭尔宾馆因已对外宣传,又找了领导题词,就坚持错误不改,一直硬挺到现在。成为史学界笑柄。
那时候的中央大街,周围没有高楼大厦,纯纯的异域风情。现在只能平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