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往事|远去的中国最大步枪厂,一个中国最著名枪械品牌的没落

核心提示:军工626厂也称国营庆华机械厂,曾经是中国枪械行业当仁不让的龙头老大。今天,它生产的带有“三角66”标的枪械,依然是二手市场的一个口碑极佳的品牌……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年代,这个中国最大的步枪生产厂却彻底地走入了历史。累计生产枪械900余万支,可装备800个步兵师,在多次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这是历史对626厂的盖棺论定。本文寻访寻访最初建厂的老工人,让他们带您走进庆华厂的峥嵘往事。

庆华厂遗址一角,枪标“三角66”被铭刻在纪念碑的基座上,历史上这是庆华出品的象征 (心花小记/摄)

提起“三角66标”,95岁的侯四维老人的眼睛是湿润的。

侯四维说:“当年在中印边境冲突、珍宝岛事件、中越自卫反击战中,最受欢迎的、战士们最想用的枪就是那个刻有‘三角66标’的,它有劲儿、皮实、可靠,可以将之以生命相依托。”类似的反馈来信从前线战士们那里辗转寄到位于北安县的兵工厂时,侯四维备感欣慰与自豪。

“三角66标”是中国造枪大厂庆华工具厂的厂徽,从它诞生以后,在该厂出品的所有合格枪械上,都标记着这一符号。庆华厂也称626厂,那年,在设计枪标时,在主要领导人的创意下,选择了“△”与“66”这两个符号,一个中国兵器史上的知名品牌就这样诞生了。一个细节值得注意:三角形内是两个“6”,没“2”。事实证明,此灵感,耐推敲,简捷、美观、稳定、有力,是这一枪标本身带给观者的直观感受。其实,简捷、美观、稳定、有力,同样可以拿来形容庆华枪品的使用特性。将每一枚“三角66标”铭刻在枪身上,都是一种慎重的行为。在38年的历史存在中,它凝结着数代兵工人的信誉与心血。

侯四维,1948年10月2日于沈阳入厂,此后,他常年从事生产调度工作。他熟悉枪械的每一个部件,比熟悉自己的身体还清楚。1950年初冬,国家一声令下,侯四维挥别已生活三十年的沈阳城,来到北纬48.3度的北大荒,从此扎根小城北安。此行,我们寻访到的几位老人都是在全国解放前入厂,然后响应国家号召,奔赴高寒之地开创新工厂。夏延年,87岁,1947年入厂;邵国丰,86岁,1948年3月入厂;石学铭,89岁,1948年4月入厂,几位老人都将自己大半辈子的精气神都奉献给了造枪事业。

上世纪50年代,庆华职工自己动手扩建厂房

告别沈阳,枪厂落户北大荒

1950年10月29日下午3时,由部门领导高光耀两口子带队,石学铭一行踏上北上列车。这一年石学铭24岁,是青工骨干,“无忧无虑,没牵没挂,一心一意跟党走”。报名去北大荒时,他甚至都没和家人打个招呼。火车一路没停,于次日晚9时直接开抵北安城。地处老北大荒腹地的北安城,也确实给这些沈阳人来了个下马威,寒风透骨,用石学铭的话讲,“唾口唾沫,到地上就成钉了”。据记载当年北安最低气温达零下42摄氏度,而沈阳在最寒冷的冬天也不过零下20多度。当晚,石学铭就住进了东郊的原伪满旧兵营,未来的626厂将由此发端。次日一早就开始工作。石学铭被分配到厂部。他找领导请示工作,刚到楼梯,就遇到了加了一夜班的副厂长李作潢下楼。李作潢说,小石你去西岗动员老百姓腾房子吧,上千人的大队伍马上就都开来了,这事儿要抓紧!

当时,北安县委接到的上级批示是:全力准备,不讲困难,不要条件,占房给房,征地给地,用人出人,要像解放战争时搞支前一样,把沈阳迁来的工厂和人员安排好。

那时的北安,在时年22岁的夏延年眼中,满城举目可及,一共也就十几条街,主城区超过两层的楼房也就那么几座,有部分日伪时期修建的日式洋房,普通民居基本都是土坯草苫房。尽管如此,北安仍是齐北一带基础最好的县城之一。伪满时,日本人曾在此设立北安省,提出“大大的北安,小小的哈尔滨”的口号,对此地的战略前景极为重视。日本投降后,中共直接接管此地,最早的中共黑龙江省委与省政府就建立在北安。

县城的东面有一处日伪遗留的旧兵营——东大营。东大营有残缺的围墙,有十几栋机关、兵营、仓库和马厩、岗楼一类的砖房。已有几栋被启用,林彪之前在此创建了“东北军政大学”,已毕业两期学员。余下的房屋大都残破,或缺门少窗,或屋顶破烂,“大烟炮”将一米多厚的积雪灌进屋内……经过先遣人员的考察,兵工厂的新址已选定于此,而东北军政大学则顾全大局,南下另择新址。

多年以后,仍有不少老职工向参与选址工作的高光耀等人发牢骚,怎么就选了这么个地儿,选再往南一些的绥化也比这儿强呀……对于这些抱怨,高光耀亦一脸无奈。还能选哪儿?东大营好歹相对独立,有院有房,有电有水,离火车站也不远,且地处县城边缘,有扩展余地。再说,选址在齐北一线,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早就定下的方向呀。

1949年12月,毛泽东、周恩来一行访苏,专列途经齐齐哈尔一带的碾子山站加水。毛泽东漫步车下,被兴安岭冰封雪野中的地貌所吸引。1950年2月,毛泽东从苏联回国时,就对迎接他的东北局负责人提出了在这一带建兵工厂的想法。这次沈阳51兵工厂北迁,在选址时,东北局采纳的其实就是毛泽东的最初设想。据石学铭介绍,沈阳51兵工厂一分为三后,他们所在的枪厂搬到了小兴安岭脚下的北安,炮厂搬到了松嫩平原西南部的齐齐哈尔,弹药厂搬到大兴安岭余脉雅鲁河畔的碾子山,呈三角之态。其实,让当时的石学铭、夏延年、邵国丰等人不甚理解的,还另有深意。东北兵工局如此布局,首先是考虑了将一个大军火厂按职能拆开,更加定向,互不影响;再者齐北一带为铁路、公路的交通枢纽,可进可退;三者这里是山区和平原的结合部,必要时,可进一步“工厂进山,设备进洞”;还有一个深层理由就是,这里离苏联远东地区近,在当时这叫“背靠沙发”。据老工人们回忆,当时形势紧迫,东北局破例为副厂长、军代表李作潢等人安排了直升机直飞黑龙江。他们沿着齐北一线考察了泰来县等几个地方后,最终还是觉得北安城建厂更方便。

1950年冬天,1631名经过挑选的员工以及八百余名家属陆续来到北安。紧随而至的,是1358台套机器设备,以及3000多吨材料、工具。一时间,原本安静的小城北安热闹非凡。工厂里,不分昼夜地点炉生火,把冻土烤化,把水烧开,打地基,和泥垒砖……北安土著对此甚感奇怪,自古就没见过有谁在寒冬腊月里抹墙、盖房子的呀!除东大营之外,城里的西岗、北岗、南大营等地日伪遗留房屋也全被利用。马厩和仓库等大一些屋子被间隔,改成了南北屋式的大走廊,又搭上火炕,垒起火炉,就成了职工宿舍,再加上周边百姓腾出来的民房,两千多名沈阳人总算是有了立脚之地。街上也是人喊马嘶,从火车站到东大营,到处是拉爬犁、人抬肩扛地搬运货物的工人。据夏延年回忆,北安老百姓当年对他们的沈阳口音感到很奇怪。那时,夏延年他们佩戴的厂徽上面有个和平鸽的标志,于是老百姓们就传开了,新来的这些人是养鸡的,要在北安建大型养鸡厂。

在邵国丰的记忆里,那是人生中最繁忙的一个冬天,他是经常累得直不起来腰,但还得坚持。将机器、物资从北安火车站运送到厂里,他们没日没夜地干了45天。在此后更为复杂、艰难的安装、调试、恢复生产阶段,厂里到处贴着“宁可后方多流汗,不让前方多流血”“支援前线、保家卫国”等大标语。在这样的气氛下,你想懒想慢也不行。最麻烦的就是组装机器。因拆卸时间仓促,又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再加上在北安抢运时的疏漏,致使原有零部件的搬运顺序被打乱,常常是为了一个零件,要到堆积如山的零部件中一个一个地翻,一遍遍地调试,每次成功复原一台机器,大家都会高兴得互相庆祝。就这样,到1951年2月初,兵工厂新建和维修临时厂房3万多平方米,安装调试机器设备1400多台,设立了第一批的8个生产车间,一条完整的枪械生产线至此初步形成。

那年,95岁的侯四维接受记者采访(心花小记/ 摄)

2015年底,89岁的石学铭讲述造枪往事(心花小记/摄)

2015年底,87岁的夏延年对626厂充满了感情 (心花小记/摄)

2015年底,86岁的邵国丰向记者讲述枪厂往事 (心花小记/ 摄)

一列列满载50式冲锋枪的火车,从北安开向朝鲜战场

从沈阳辗转到北安,一切皆因朝鲜战争。军工人都懂枪,也都清楚我志愿军的装备水平,所以如何尽快地恢复生产,把新枪、好枪送上前线,让从厂长尚耀武到青工邵国丰、夏延年们备感压力山大,更何况上级的催促也在加紧。

“立刻试制生产50式7.62毫米冲锋枪”,上级的命令在这时下达到了庆华厂管理层的桌面上。

有关50式冲锋枪的家史,夏延年、邵国丰、侯四维等老兵工都先后向记者做了介绍,这是他们庆华人的“家珍”,都耳熟能详。50式冲锋枪的原型是波波沙-41冲锋枪,此枪由苏联设计师乔治·斯帕金设计,1941年以后大量在苏军服役。波波沙-41弹药足,射速快,适应性强,结构相对简单,便于大量生产。二战中,在与德军造价昂贵的MP40冲锋枪的对抗中,波波沙尽占上风。据估计,二战期间和后期,总计有超过1000万支波波沙被世界各国制造或仿造。庆华厂的前身51兵工厂就曾仿制生产过这种枪,毛泽东亲自将其命名为50式冲锋枪。今天,很多普通人也对50式冲锋枪熟悉,因为当年随处可见的抗美援朝宣传画上,往往都有该枪的身影。而最典型的宣传,莫过于雷锋同志的挎枪标准照,就是那种枪管上面有方孔,配有弹夹的木柄冲锋枪。

虽说曾经仿制成功,但厂长尚耀武、总工程师赵瑞之等人心底很清楚,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小批量边打边磨地生产是可以的,但如果在短期内实现大批量生产,则有许多难题或细节尚待完善。而且他们缺乏高精尖设备,原厂的高精尖设备一大部分接管的苏联红军给运走了,另有部分毁于国民党的战火。同时,现存图纸也不完整,北迁时原测绘图纸、工装工具部分遗失,再说原有生产的配套班底在人员结构上也早已发生了极大变化,再度生产几乎等同于重新试制。

1951年4月,从冰天雪地中走出来的庆华厂召开誓师大会:一切为了前线,只要能把美帝打回老家去,就是用刀削也要把50式冲锋枪生产出来。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赵瑞之领导的设计队伍满负荷工作,新绘制、修订图纸1200多份。生产一线人手短缺,就压缩机关干部并抽调后勤人员充实一线,夏延年、石学铭、邵国丰此前都参加了管理或宣传性工作,而此时他们都重返生产车间。“车间就是战场”“后方不多流汗,前方就得多流血”“生产最好的工具、加工最好的零件”……一时间,车间与车间、班组与班组之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劳动竞赛。

经过庆华人的再次修改、调整、设计,1951年6月,第一批2628支50式冲锋枪经驻厂军代表严格检验后,被插上优良产品的小红旗,装上开往朝鲜前线的军列。目送军列离开时,很多庆华人高兴得手舞足蹈。

该枪在实战中,表现出了特别适合穿插、近战和夜战的特点。志愿军战士曾为它编了歌谣:“50式冲锋枪,我的好战友。打近战,打夜战,杀敌是能手。”而大吃其苦头的美军大兵也给该枪起了个尖刻的绰号“博菩枪”(意为小巧冲锋枪)。

据老同志们回顾,在仿制时,他们也对一些细节进行了改进。如有些地方苏联用铆接,而我们采用焊接;如该枪在苏联有带弹夹的和带弹鼓的两种,弹鼓有71发子弹,庆华厂只生产了少量带有转盘弹鼓的冲锋枪,大部分成品最终使用了装35发子弹的弹夹,这样做的优点是重量较轻、兼容性好、供弹故障底。

一列列运送特种钢材的火车进厂,一列列满载着冲锋枪的火车从这里驶向部队和战场。到1953年12月,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内,庆华厂向朝鲜战场供应50式冲锋枪35.8万支。

抗美援朝期间,庆华厂为志愿军生产50式冲锋枪35万余支。图为当年枪支出厂时的模拟场景(心花小记/摄)

朝鲜战场上甘岭阵地,高举50式冲锋枪庆祝胜利的志愿军战士

一大一小两条生产线,主宰中国军队大半个世纪的武器装备

品质,是一个知名品牌的生命线;对于兵器来说,品质则实实在在地关系血肉生命。严格把控质量关,是庆华从立厂就开始的铁律,来不得丝毫的妥协。

侯四维多年从事生产调度,他说庆华厂造出来的枪一定要“抗造”,即适应性好,使用期内故障率低。严格的质检从50式冲锋枪研发时就开始了,最初他们将枪的可靠使用寿命定位在1.5万发子弹,后来根据实际需要,这一指标降为1万发射击无故障。即测试时,要连续射击1万发子弹,这中间不出现任何故障才算合格。这也是那些年北安人天天都要枕着枪声入眠的根本原因。枪支还要应对不同的气候、气温环境,于是要在雨中测试,要在模拟的沙漠环境中测试,高温四五十度时它要能正常使用,而在低温四十度时也不能卡壳。工厂方面测试结束后,还要经过驻场军代表的抽查,如果有一支枪被发现存在小毛病,或达不到使用寿命,那么整批枪都要入库封存。直到查明原因,修正,经再度测试合格,才能出厂。“三角66标”可不是随意就能打上的,每一枚都代表着庆华人的慎重。

朝鲜停战后,50式冲锋枪也光荣地完成历史使命,庆华厂开始转产波波沙-43式冲锋枪。该枪系波波沙-41的升级改良版。和50式冲锋枪的设计过程一样,庆华人在没有得到苏联图纸和技术资料的情况下,依实物仿制成功。1954年下半年,根据此前签订的中苏协定,波波沙-43冲锋枪的原始图纸随同苏联专家来到庆华厂。虽说该枪已经被庆华厂仿制成功,不过既然是有协议的正式授权,工厂这时就得听苏联专家的指挥,让改就得改,让变就得变,于是工厂再次组织人马重来一遍。于是,本该在1953年上线的这一型号冲锋枪,直到1954年才定型,并命名为54式冲锋枪。

庆华厂除了生产冲锋枪外,也大量生产手枪等其他品种的枪械。在普通中国人对枪械的认知方面,有一种短枪曾大名鼎鼎,它就是54式手枪。该枪原型是苏联的TT30/33式手枪,50米内可杀伤有生目标,曾是中国军队和警察必备的近距离防身装备。别看手枪小,实际上仿制难度比冲锋枪还大,因为与它配套的工装设备多,用料也更特别。经过半年多的攻关,该枪也在1954年实现量产。到此,庆华厂成为冲锋枪与手枪两条生产线并存的工厂,由此铺就了一条通往兵工大厂的通道。

在庆华造枪史上,曾大量仿制并自主研发了诸多型号的枪械,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对一代“枪王”苏联AK47的仿制。AK47是苏联著名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设计的,本是一款突击步枪,但在我国习惯性地称之为冲锋枪。AK47的实战表现无须做更多介绍,因为在今天,它依然是许多国家现役部队的首选武器。此枪是中苏协议中有关枪械部分的核心,由苏联提供全部图纸和技术资料,并由苏联专家入厂全程帮助制造。1955年8月,工厂陆续得到AK47的技术资料,总计781册。这款枪被中央部委命名为56式冲锋枪,它的出现同样终结了54式冲锋枪的使命。56式冲锋枪此后在庆华厂经过不断改进,最终成为一个子孙繁多的枪系。1970年代末,该枪被当时敌对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评为优质武器。

56式冲锋枪和54式手枪,作为庆华厂的生命之魂,被庆华人昵称为“大枪”(56式冲锋枪)和“小枪(54式手枪)。此后,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国防装备的需要,庆华厂研发的很多产品产了又停,只有54式手枪和56式冲锋枪一直扮演着主角,昼夜不停地生产,成为主宰中国军队大半个世纪的武器装备。

庆华职工正在加工56式冲锋枪

1964年,叶剑英元帅试用626厂生产的56式冲锋枪

从“两参一改三结合”到走上一条自主研发之路

历史上,庆华厂人创造了“庆华精神”,这其中,“两参一改三结合”是他们在1950年代创造的一条重要管理经验。采访中,这条经验同样被老同志们多次自豪地提及。

其主旨是: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企业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三结合为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的结合。“两参一改三结合”被毛主席批准纳入到《鞍纲宪法》,中央曾下发文件,《人民日报》曾发表长篇社论,推广“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经验。随着“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不断推广,庆华厂的各项工作蓬勃发展,成为当年的全国红旗单位。

花无百日红。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随着苏联专家撤出庆华厂,如何走好自主研发这条路,就摆上庆华管理层的桌面。

提起自主研发,几位老同志都一再地向我们提及一个名字:赵瑞之。过去因为涉及保密,时人很少了解这位中国枪械设计名师。赵瑞之经历了庆华厂从仿制、改进到自主研发的全过程,是中国枪械自主研发史上的关键人物。他的很多巧妙设计、改进的加工手段、研究的替代材料,都曾颠覆了苏联的原创设计。他的一些设计思路,如更改枪膛来复线的加工工艺,曾被苏联专家连连称道,并把这些改进技术带回了苏联。赵瑞之是四川德阳人,1918年生人,早年入国民党军工企业。他精通英语,能阅读德文,又自学了俄语、日语。50式冲锋枪就是由他率先牵头仿制的,之后他又组织了54式冲锋枪与手枪、56式冲锋枪、57式信号枪的仿制和制式化。这个人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一心扑在事业上,据夏延年回忆,当年他以厂为家,很多时候早饭都要由老伴从家里送过来。

以赵瑞之为代表,庆华厂不断创造枪械生产的新工艺,此后又推出了64式微冲和64式手枪。庆华厂还开辟了研发运动手枪的先河,向更加精准的高精度领域进军。1974年至1985年,我国共有13名运动员使用庆华厂生产的运动手枪在世界大赛上获奖夺冠,比如我们熟悉的许海峰、李对红。

纵观庆华造枪史,它自行研制了8个系列40多种枪械。在我国生产的制式步兵武器中,有近二分之一是该厂设计定型的。全国有17个兵工厂生产56式冲锋枪,庆华厂是第一原始底图厂。有6个军工厂分别生产54式、64式、59式手枪,57式信号枪,11毫米信号枪,这些设计图纸最初都是庆华厂扩散出去的。

在身为行业老大的年代,庆华厂也并不保守。1970年代,国家大力倡导“三线建设”,庆华厂出人、出技术、出设备,包建和支援了五个部属新厂的建设,向外输送人员达三千多人。侯四维在讲到这里时,不无自豪地说:“全国各地除了西藏,哪里都有我们626厂的人。”

中国著名枪械设计师赵瑞之

“三角66”标,一个中国兵器史上远去的符号

“文革”结束后,庆华厂的生产、技术水平快速发展,在冲锋枪、手枪生产上,它依然是我国年限最早、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的兵器生产企业。但在工厂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国家倡导军转民、军民结合的年代,庆华厂的处境是两端骑墙,既没保有一个军企的纯正血统,走上一条高精尖的革新之路;也没有真正地融入市场,成为北国的长虹或嘉陵。

庆华厂在那些年里办过砖厂、养鸡厂,还生产过小四轮拖拉机,但终因不了解市场,或突破不了体制与机制的掣肘,企业发展日渐后劲不足。与此同时,军品价格长期在低价位徘徊,工厂重产出,轻投入,重生产,轻生活,终于导致企业畸形发展。

庆华厂的衰落,让人心痛,但历史就是这样。因为“搬迁”,庆华厂在异地北安创造了一份独特的荣耀;同样,“搬迁”话题也使庆华厂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历史包袱。随着国际、国内政治、军事、经济形势的变化,有关北安是否适合兵工厂常驻的一话题,再度被提出。历史上,有关庆华厂再度搬迁这一议题,曾八次被提出论证,又八次悬而未决……进入1980年代,中央开始减缓投资,工厂开始处于维持生产、准备搬迁状态……

1988年6月,庆华厂随同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下属的另外12家兵工厂,连人带马一并划归首都钢铁公司。至此,一个中国枪械制造史上的龙头老大结束了它为期长达38年的军旅生涯,退伍转业。而“三角66”标,一个中国兵器史上的名牌,也随同那些兵工往事一道沉入历史。

几经沉浮,2006年,首钢庆华厂正式宣布破产。如此结局,是侯四维、石学铭、夏延年、邵国丰这些建厂耆宿们胸中的永久遗憾,也是每一个庆华人包括家属、子弟的永久遗憾,但这是时代的结局、历史使然。

转瞬间,距离当年从大城市沈阳搬迁到小镇北安,已过去了65载,如今四位老人乡音无几,岁月成功地将他们磨合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北安人。2013年,北安市委老干部局将原庆华厂的离休老干部纳入地方管理。每月有优厚的离休金,地方亦关怀备至,衣食无忧,儿孙成群,安度晚年,我想,这是岁月对这些曾为共和国无私奉献的老人们的丰厚回馈吧。

名噪一时,国营六二六厂生产的56式7.62MM冲锋枪(仿AK47)

川川秀

杂志社编辑,美篇的《川川秀》,微信号:m6m7m8

相关推荐

霁虹桥 此桥非彼桥

这座桥,是连接道里与南岗的交通枢纽,也连接着哈尔滨人与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如今这座桥被拆除了原有的桥体结构,其 …

南岗博物馆逸事

前言: 现如今作为哈尔滨市南岗博物馆使用的这栋中东铁路时期建造的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就其自身的价值来讲,已完全可 …

中东铁路的名称

我个人始终认为中东铁路历史,是探讨、研究哈尔滨历史、东北史乃至中国近代史绕不过去的话题,因此,对于中东铁路历史 …

2 条评论

  1. 刘委

    指正几点,
    美军对波波莎的称呼“波普”枪其实是英文“Burp Gun”的音译,意为“饱嗝枪”,因为枪声在战场上听起来像是打饱嗝一样。
    苏联武器设计师什帕金的俄文名在我国一般译为格奥尔基而非乔治,乔治是英语化的名字。

  2. 小洋人

    我这也是庆华厂的以前曾经是庆华建筑工程公司属于大集体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