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年前,哈尔滨诞生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

心花出品 执笔|张曦

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又要再创“第一”——拍摄自己的第一部故事片。

从1946年6月到1948年8月,东北电影制片厂的电影工作者们已经完成了纪录片《民主东北》的拍摄,并摄制了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还有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

让时光的胶片倒转,在光和影的魔幻中,带我们回到68年前那个剧变的年代……

创作剧本

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电影制片厂开始把工作重心从拍摄纪录片,转向摄制技术难度更高的故事片。用厂长袁牧之的话说:“这是为了革命的需要。战争片记录了东北解放的历史,而故事片可以艺术形式再塑战争中的革命英雄形象。”

其实早在1947年冬初,主持“东影”工作的袁牧之和陈波儿就已经提出“试拍”故事片。为什么要试拍?因为当时在“东影”的演职人员大多来自延安,他们有多年做舞台戏和秧歌戏的经验,但却仅有五六个人参与过拍电影,大多数人连看电影的机会都极少。人才和技术条件都没有,想拍电影不试着来不行。1948年3月,袁牧之迎来了从解放区过来的有导演话剧经验的王滨和演员陈强等人。多年后,陈强还记得袁牧之见到他们的第一句话:“这下可好了,导演、演员都有了,我们可以拍故事片了!”

为了创作出接地气的剧本,“东影”的剧作者都各自选择下部队、农村和工厂体验生活。曾是报社记者、编辑的于敏来到哈尔滨机车车辆厂,厂长宋金声成了他体验生活的老师。于敏追忆《桥》的创作过程时曾说:“哈尔滨机车车辆厂当时是哈尔滨最大的工厂,小山一样的厂房,蜿蜒纵横的铁道,巨人般的机械,火山口一般的熔铁炉。我一见,想到这都是属于我们人民的,心中就充满了创作的激情。机车厂厂长宋金声成为我的第一个老师。他原是一个出色的钳工,在抗日根据地,曾和工友用一把钳子起家,办成一个小军工厂。《桥》所依据的事件,正是宋金声厂长向我讲述的……”三个月后,于敏从厂里出来,住进招待所拥挤的多人间里写剧本。他坐在环形椅子上,用膝盖当写字台,《桥》的初稿有一半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完成的。

《桥》的主要内容是:1947年冬,东北某铁路工厂为支援解放战争,接受了抢修松花江铁桥的任务。开始,总工程师看不到群众的力量,对完成任务持怀疑态度。有的工人群众也存在被雇佣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厂长主动深入工区,深入群众,启发动员大家为修复大桥出谋献策。为制造修复铁桥需要的桥座和铆钉,他们先修复了炼钢炉;第一次炼钢失败受挫,工人梁日升又想出了用耐火砖代替白云石的办法。此后,工人们也克服一系列困难,造出了桥座和铆钉。在工人们的群策群力之下,终于在松花江解冻之前,将大桥修复。

1948年9月,于敏带着电影剧本《桥》回到了“东影”。同年10月,厂长袁牧之把导演王滨等人送上了开往哈尔滨的火车。王滨身着军装,背着一壶酒,腰间别着短枪,率领一干人马来到哈尔滨机车车辆厂。“东影”的第一部故事片进入了实际拍摄阶段。

《桥》的剧照

艰苦的拍摄

1948年10月21日,《桥》正式开拍。演员行列中有陈强、于洋、杜德夫、鲁非、梁音和后来成为著名导演的王家乙和吕班等。王家乙在延安时期演过舞台剧,王滨要他出演《桥》中的进步工人梁日升。有着丰富拍摄经验的演员吕班,在片中饰演铁路工厂厂长。陈强在片中演老工人的代表“老侯头”侯占喜。

王滨让演员们下到车间与工人一起摸爬滚打,熟悉生活。摄制组的工作人员大部分住在一个地下室的通铺上,像沙丁鱼一样挤在一起。王滨则将院子中的一节报废的破火车车厢当办公室,白天黑夜地琢磨着片子的拍摄。演员们有时还要集合在一起听王滨讲戏。王滨从影片的第一个镜头讲起,每一个人物的台词、表情、动作、服装、音效,如何发展情节,如何展开矛盾,如何打光,如何播放音乐等等。讲到激情处,他还会拧开行军壶,抿上一口酒。不仅王滨讲,吕班作为有经验的演员,也常给这些新演员们讲镜头前面该怎么表演。白天演员们跟工人一起劳动,傍晚工人下班了,摄制组就以整个车间为背景拍摄。一点也不需要重新搭布景,工人们脱下的衣服权当道具服装。

五十多年后,在《桥》中扮演工人吴一竹的于洋还能够清晰地回忆起:“当初,我们在哈尔滨三十六棚铁路工厂体验生活时,导演王滨对大家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和工人同志们打成一片。”于洋说,“工人们听说电影厂拍他们自己的事,非常热情,多方支持。我们把自己的军装脱下来给工人穿,自己则穿上工人的衣服。他们的衣服上有虱子,我们就把衣服拿到火上烤,虱子被火烧得吱吱作响。在炼钢炉前,火星四溅,工人们做什么,我们也跟着学。王滨叫我学工人的字体,在高炉的炉壁上写‘你敢拉稀’的字样,这是工人警告炉子不许再漏钢水的习惯用语,为电影增加了亮点……”

当时剧组里的摄影、美工等都是新手。摄影师包杰虽然做过摄影助理,但是没单独拍摄过故事片。那时摄影机是个方盒子,照明灯都是大的钨丝灯,比较陈旧,因此当时拍片子很慢。由于对机器不是很熟悉,包杰在拍摄中甚至把现场的导演、灯光等工作人员全拍进去了。还有一次,拍摄钢水四溅的效果时,有人出主意说,在铁包底下加点水就能溅起来。结果钢水是飞起来了,但飞到了包杰身上,火苗在他的棉衣上蹿起来。他却没有停机器,还在一格一格地摇机器。旁边的人拿起湿棉被捂到他身上,火苗又蹿到这个人身上,第三个人又拿起灭火的东西捂上去……直到把这个镜头拍完。已经去世的主演王家乙也在回忆录中记述了拍摄《桥》的经过:“各种事故不断,摄像机马达失灵,录音机失声短路,照明灯电压不稳,演员忘词跑调……有什么办法呢?谁让多半是新手啊,只好不断地抚慰、鼓励。”

1949年新年,东北的解放形势越来越好,导演王滨一高兴,全摄制组放假三天。他举办了一个小宴会,宴会上杜德夫、陈强欢快地唱起了《兄妹开荒》。王滨还敬酒给美术师刘学尧喝,很少喝酒的刘学尧沾杯即倒,大醉了三天才醒过来。王滨还因此受了处分。刘学尧回忆说:“那段日子太难忘了,同甘共苦,特别充实,没有争名夺利,似乎在《桥》剧组,每个人都变得无比的纯洁、高尚。”

开创一条崭新的道路

1949年5月1日,这部在战争硝烟中紧锣密鼓拍竣的故事片在北京上映。影片中当江桥修成,工人师傅振臂高呼毛主席万岁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召开时,周总理对参演《桥》的演员说:“看了你们一部非常好的电影。”演员们谦虚地说电影拍得不好。周总理却说:“不,很好,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电影。”《大公报》评论说:“它是中国影坛的一声春雷,为国产片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桥》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占了五个第一:第一部故事片,第一部写工农兵、给工农兵看的人民电影,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为主人公的电影,第一部体现执政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电影,第一部“反现代的现代性电影”。它是“东影”摄制的第一部故事片,也是新中国电影的奠基之作。68年过去了,拍摄过《桥》的松花江铁桥仍伫立在江上,默默注视着东去的江水。随着新中国第一代电影人创造的那段刻骨铭心的时光,一起被历史铭记。

电影《桥》的剧照

川川秀

杂志社编辑,美篇的《川川秀》,微信号:m6m7m8

相关推荐

松花江街逸事

松花江街,是一条以哈尔滨的母亲河“松花江”命名的街道。它是哈尔滨建城初期就规划形成的街道,始于上世纪初。它是以哈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