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图片=张澍
马秀琴大娘,1943年生,山东昌邑人,1961年搬到哈市道外仁里街89号院。一直在社区医院做护士,退休后,继续上门给周围邻居点滴服务。附近居民都知道这院有位“马大夫”。
仁里街89号院(一院多号,也可称为97号院),约建于1918-1920年间,紧挨荟芳里旧址,当年是荟芳里员工宿舍。
老院子 乱乱的
马秀琴口述:我家房子曾是荟芳里的狐仙堂
一夜瓦罐车,晃晃悠悠来到哈尔滨
我的父亲是山东昌邑潍坊人,他一开始在北京的皮毛庄做伙计。有一年,老板打发他去西域(父亲的原话)进羊毛,很顺利,贩进大量质量很好的羊毛。货运进京城,赶上羊毛价格上涨,父亲劝老板赶快出手,老板说:“再等等。”接连劝了几回,都回答再等等。突然之间,羊毛掉价,大掉价,老板急忙出手,赔了。父亲一气之下,离开了皮毛庄,离开了北京城。
我大爷住在亚布力的石头河子,父亲就日夜兼程投奔了他。在石头河子,父亲做山活,烧炭、放木头,都是出力赚生计的劳苦活。
我妈妈和爸爸是同乡,随他一同到了石头河子。妈妈一辈子共生育了九个孩子,五个男孩四个女孩,我是老五。这九个孩子,就我和老妹妹活到了成年,那七个孩子,都是一岁多时,突然发病,也就是两三个小时就没了。
我五岁那年,石头河子土改,家里分了些地主家的东西,家里虽然穷,缺这些,但父母很是害怕,害怕一旦变天,地主再“反攻倒算”,就遭殃了。父母连夜带着我,拿着家里值钱的小东西,坐上瓦罐车,一宿摇摇晃晃来到哈尔滨。
马秀琴大娘在自己门口
四次搬家,几乎没离开道外
一到哈市,父亲投奔到昌邑老乡家,住在极乐寺附近。一家人寄居到别人家,不方便,父亲花了不到十块钱,在南十六道街华乐舞台的小二楼买了间房子,卖我们房子的老太太姓胡。小屋里有一口缸、一个板凳、一个桌子。
在这住了几年,我家又搬到三棵街。十三岁那年,街道通知我们:房子坏了,不能住了,要搬,全家又搬到道外的北二道街108号院,紧挨着张包铺胡同。
我在北马校上的小学,后来在南极街的十三中读的初中,高中没有念,去的亚麻厂技校念了两年。之后,我就结婚了。
夏天在走廊做饭 家门说挂着点滴的牌子
做的是炖豆角
丈夫有着倔脾气
1960年,我十七岁时嫁给老刘,刘文祥。他是山东新泰人,父亲挑着挑子出来闯关东,落脚在江北的马家船口。一家人种地为生。老刘身体好,喜欢打篮球,篮球水平在马家船口很有名。一次和公安局球队打比赛,老刘被市局王局长相中了,招他进了道外分局胜利派出所。我小叔子一米八十多的大个,和老刘一样喜欢打篮球,后来也被招到了公安局上班。
老刘人倔,吃软不吃硬,到了派出所,和所长不对付,后来去了道外豆腐厂上班,最后在食品机械厂退休。
刘大爷
委主任蔡姨,这院最漂亮的女人
1961年,我和老刘搬到仁里街这院,那时的门牌是71号。一门两户,我家住小的那间,七米半。我的父母也搬了过来,大儿子不久也生在这儿。一家五口,七米半的空间,挤。没办法,只得利用老房子举架高的优势,打出一个宽两米多,长有三米的吊铺,全家对付住。
那时候这院很整洁,根本没这么多的棚子。室外长廊都是木头的,一楼二楼的檐头都是精美的木头刻花——我们叫做“狗牙”。夏天,大家把不用的门板卸下来,做成乒乓球案子,全院子大大小小打乒乓球。冬天,在大院里浇上冰场,大人孩子没事时在上面滑冰。这院,院里院外一共104户,每家都两三个孩子,一到放学后,走廊里都是淘来淘去不消停的孩子。
我们街道办的居民委主任是住在一楼的蔡姨,把这院管理得井井有条,她人漂亮,是这院最漂亮的女人。据老人们说,蔡姨当年是荟芳里的妓女,上海人,后来岁数大了,自己在上海买了两个小丫头,准备自己年老色衰后,用小姑娘养老。没等到她用小姑娘赚钱,解放了,小姑娘长大,都嫁回了上海。
蔡姨的丈夫据说是这院的房东,把她从妓院买了出来。蔡姨无儿无女,身边只有丈夫大老婆生的一个儿子。
1965年,实行医疗革命化,我进入工人医院(如今道外第四医院)卫生学校学习,然后分到仁里医院做护士,经常到附近病人家里为患者打针治病。文革时,蔡姨病了,我去给她打针,她给我炖鸡吃。那时蔡姨已经老了,脸瘦得塌腮了。家里挂着大照片,照片上一个二十左右的女人光鲜亮丽,太漂亮了。我问蔡姨:这是谁啊?蔡姨见我问,马上精神十足地说:“那是我啊。你大姨可不是白给的,出去陪局长、署长看戏坐包厢,吃饭都是大馆子,都是打腰提气的事。”
蔡姨后来病的严重了,丈夫大老婆的儿子过来照看她,我就没再去她家。记得蔡姨临去世的前一个礼拜,天天嚎叫,不知道是什么病让她这么痛苦。
院中居民
我和妹妹小时候穿面袋子做的衬衫
我父亲到哈尔滨之后,挑挑四处卖杂货,卖馒头、烧酒维持一家生计。那时候家里天天吃苞米面窝窝头,虽然蒸馒头卖,但家里很难吃上白面馒头。只有当馒头碱大或碱小蒸坏了时,家里才可能吃上一顿馒头。我妈四十三岁生我老妹妹时,用小茶缸煮了点大米粥,给自己补点营养,我在一边馋得直流口水——给我香够呛。
父亲后来进了南勋街的联合食堂做面案,最后在太古六道街的前进木器厂退休。父亲过了七十岁后,突然病重,看样子不行了,那时候还没有火葬,都是装棺材土葬。没有现成的棺材,家里马上买来木材,大院里有木匠邻居,大家帮着,赶了一宿活,做了口寿材。那时候大院里,一家有事,几乎所有的人家都过来帮忙。父亲挺过了这一关,又活了几年。棺材没地方放,只能在厕所盖上面找地方暂存。
我母亲一辈子勤苦。公私合营,父亲进了联合食堂不久,街道招人,让母亲去,当时妈妈在家里帮人织渔网,挣得比去街道多,妈妈没去。后来一直没有工作,在家做家务。妈妈时常念叨说当时太短视。我家在北二道街住时,大院的门晚间锁上,凌晨妈妈起得早,她就从一楼自家小窗户跳出去——捡冰棍杆卖钱。
马大娘家 墙上挂着妈妈的照片
父亲一个人挣钱,钱不够花,家里只能从吃上节省。妈妈做菜,只放很少的油,配给的豆油,她差不多每个月都能省出一瓶子,一瓶子七两,然后卖钱,卖一瓶油,买个枕巾,卖两三瓶豆油买个被面,卖三四瓶豆油买条裤子……我和妹妹夏天穿的白衬衫,都是用面袋子做的,几条面袋子,拆开,缝件衬衫,一穿就是几年。这种勤俭的习惯深深影响着我们这辈人,家里的针头线脑都攒着,舍不得扔掉。
妈妈好脸,家里平时再节俭,有客人来了,必倾其所有招待。一次,我大爷从穆棱山里来,临走时,妈妈买了一条大鲤子,怕坏,用油煎好,给大爷带着路上吃。
妈妈92岁、爸爸79岁时没的,都是在我这屋里。我学医,一直伺候他们到离世,老人都没怎么遭罪,算是善终了。
老院子里
很高兴仨儿子,都有自己的房子
我家这房子,本来是一门两户,后来大屋的邻居搬走,我就换住进来。这屋,院子中的老人说是荟芳里的狐仙堂,供奉过狐仙牌位。
丈夫老刘在豆腐厂时,单位给了一套房子,在食品机械厂时,又给了一套房子。我三个儿子,老房子动迁时,大儿子在陶瓷小区得到一套新房,三儿子在百年新城买了一套房子。去年,我和老刘也搬进陶瓷小区的新房子。我二儿子在厦门工作,在那做生意,有自己的房子,不用我操心了。
老两口 其乐融融
想想我这辈子:老人我都伺候得善始善终,孩子,都有自己的新房子,我平时给邻居打打针,赚个零花钱,很高兴,很知足。
(老人口述,时间久远,记忆难免错讹,尊老人记忆记之,没有纠错义务)
这栋老院子 如今多是外来者租住
刘大爷年轻时是篮球健将 特招进公安局
放学回家的孩子
马大娘家的柜子上 放着孙女的照片
老屋窗台
夏天 利用室外空间种蔬菜
这屋 马大娘快住了六十年
身体硬朗的马大娘 一直在做上门静点
春天 蔬菜勃发
这个吊铺 当初是孩子们住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