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大师VS外国大力士,这是香港武术电影中的常见桥段。比如前几年的《叶问》系列电影中,就有类似的情节。后来经过香港媒体工作者对叶问后人的采访才发现,叶文的家人从不知道他参加过电影中的那种比武,那大概也是编剧为了丰富情节,人为加上去的吧。
但是在哈尔滨,的确是存在一段真实的故事,跟霍元甲一样壮我国威的武术大师,他的故事已经成为一段传奇,他就是吉万山。
历史回顾
吉万山,生于1903年7月4日,河北省献县西高坦村人,家人以务农为生。他6岁跟父亲吉占魁学习少林武功,他天资聪慧,是个练武的好苗子,几年后就学会了家传的少林大红拳、埋伏拳。父亲送把去拜本村有名的拳师“铁塔王”王汝生为师,王汝生以“短拳”、“绵拳”和“形意拳”著称,吉万山在王拳师的教导下苦练六七年,功底扎实深厚。
1918年,家里遭灾,颗粒无收。吉万山只身一人闯关东谋生,来到哈尔滨。当时他才只有15岁,只好给白俄人放牛,后经同乡——当时在俄侨家当厨师的杜洪熬师傅的介绍,去俄侨熟毛皮工厂当学徒,作工人。当时哈尔滨俄侨聚集,拳击风行一时,而且该厂的厂主也非常喜欢这项运动。吉万山做工之余,也开始学习并练习拳击、举重等项目。从此,他的拳法中也有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吉万山有个绝活,就是双腿劈叉举起240斤重的杠铃,这个绝活在哈尔滨市体育比赛中屡屡获奖,比如银质地球模型、盾牌奖章和小墨盒等。
6月初,一个法国杂技团由欧洲去日本,在上海、天津、沈阳表演之后到达哈尔滨演出。杂技团里有一位高大的大力士演员,名为杰力柴夫。他身高一米八,体重二百多斤,并且擅长摔跤。杂技团表演时,他用一根铁杠肩挑十个人,还能轻易折弯拇指粗的钢筋缠在胳膊上,甚至可以挡住小轿车使其无法前行,号称“走遍欧亚无敌手”。
他听说哈尔滨有位武术高手吉万山,便想邀他比试,但吉万山考虑哈尔滨当时社会很乱,就拒绝比武。有一天,杰力柴夫竟自己找上门来,在吉万山家里转了一圈,看到他得的奖品,不屑地说“哎!你得的这些东西没什么了不起的,我有的是!”俄国人的汉语显得特别生硬,“你们东亚病夫之国,我在几个城市设擂台,都无人敢来较量,你有胆量跟我比试么?”
吉万山也是一位见过大场面的人,且正值三十多岁血气方刚之时,既然大力士跟咱中国人叫板,应了他便是。
经过几天的筹备,二人在南岗亚细亚大舞台(现亚细亚电影院)设擂台比武,当时的哈尔滨《小午报》刊登了如下声明:文的是先生,武的是老师,现有俄国大力士杰力柴夫屡屡挑战,我本人无能,恳请各界捧场,帮我即帮我国。
比武那天的票价是一块现大洋,亚细亚大舞台剧院被人群围的水泄不通,中国人和外国人都想亲眼看一看大力士之间的精彩对决,舞台坐满了人,连走廊过道全都是人。
六点半比赛开始,两人身穿短裤胶鞋,登台亮相。虽然杰力柴夫进行了一通“肌肉秀”,但丝毫吓不住吉万山这位“技术流”。还没等裁判下口令,杰力柴夫就猛地扑过来,吉万山虚晃一招,对方扑了个空。杰力柴夫调整了一下方向,双方兜了几个圈子,试探有无。杰力柴夫看好时机,又一次用力扑来,吉万山身体一闪,用了一招“顺手牵羊”,抓住对方双臂,向自己跟前一拽,趁对方还没站稳就一脚插入对方两腿之间,用了一招“鬼推磨”,全力一靠。扑通一声,将俄国大力士摔了个四脚朝天,全场掌声雷动。杰力柴夫恼羞成怒,想挽回败局,但自乱阵脚,抡起巴掌向吉万山劈来。吉万山左手一架,进步出了一招“虎抱头”(绵掌中的招式),右掌正打在杰力柴夫肋上。这一章力道够劲,只听得俄国大力士“哎呀”一声,蹬蹬蹬后退几步倒在地上站不起来了。全场观众顿时沸腾,高呼“中国人胜利了!”要知道当时哈尔滨在日本人的奴役之下,吉万山的胜利对许多中国人来说的确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吉万山胜利之后,在几个武术爱好者的护送下迅速离开亚细亚大舞台。第二天,消息传遍全城,中国人无不高兴。而杰力柴夫跟他的杂技团也动身离开了哈尔滨。六七天后,杰力柴夫发电报给吉万山,邀他在上海再较量一次。吉万山怕到上海人生地不熟遭人暗算,就未应战。而杰力柴夫,由于被吉万山打的那一掌伤势过重,三个月后竟吐血身亡。
1936年下半年,吉万山开办了“吉万山武术馆”,利用业余时间传授武艺。1946年前后,培养的弟子5000余人。
解放后,吉万山在哈尔滨开馆收徒,建立了“第十武术馆”。1953年冬,哈尔滨成立“哈尔滨市武术馆联合会”,吉万山被选为武术馆联合会主任、黑龙江省第2至第4届政协委员。1978年被选为哈尔滨市武术运动协会委员,哈尔滨市道里区武术协会顾问。1979年4月因心脏病去世,终年76岁。
历史迷雾
由于目前关于吉万山的研究,多数取材于《献县文史资料 第1辑》中高德江在《武术大师吉万山》一文中的口述材料。虽然高德江与吉万山是同乡,好友,也是吉万山打擂的见证着,但他的文章中,多处信息与其他文献有较大出入。黑龙江电视台曾经采访过吉万山的后人,但他们的电视节目也以献县文史资料为基本资料,这令我颇为不解。
在哈尔滨练武的历程
《献县文史资料 第1辑》中的记载,是吉万山在哈尔滨作工人以后,将恩师王汝生接到哈尔滨,继续研习武艺。而《哈尔滨市武林人物史话(张继修编)》记载为吉万山在俄侨的影响下,除了传统武术之外还练习拳击等西方拳术,且包括《哈尔滨市志·人物附录》、《哈尔滨文史资料 第20辑 哈尔滨文史人物志》中均无王老师来哈的记载。
奖品从何而来
《献县文史资料 第1辑》中的记载,1933年8月在当时的中央大街俄人俱乐部,现在的教育书店参加举重比赛,一次得到地球仪、盾牌、墨盒等奖品。而《哈尔滨市武林人物史话(张继修编)》记载,吉万山在哈尔滨市运动会(在道理红星体育场举办)中,历届得到的将品中,有地球仪、盾牌、奖牌等。也有文章说是“1930年,侨民俱乐部在原红星体育场举办的一次体育活动,吉万山劈胯举起了120公斤的杠铃,众人惊叹叫绝,俱乐部奖励了银墨盒、银地球仪和银盾。”
如何遇到大力士
《献县文史资料 第1辑》中的记载是大力士在吉万山回家途中拦住去路——这是二人的第一次见面。而《哈尔滨市武林人物史话(张继修编)》、《哈尔滨市志·人物附录》、《哈尔滨文史资料 第20辑 哈尔滨文史人物志》中均记载二人的首次对话是杰力柴夫“竟找上门来”。且关于二人的对话,《献县文史资料 第1辑》和《哈尔滨市武林人物史话(张继修编)》也有出入。杰力柴夫说那些奖品他都有的时候,前者记载中吉万山回应说是他凭借自己努力得到的,而后者则记载吉万山没有理睬。
比武的具体时间
《哈尔滨市志·人物附录》、《哈尔滨文史资料 第20辑 哈尔滨文史人物志》记载的是1932年6月俄国大力士来到哈尔滨,《献县文史资料 第1辑》中的记载是1933年8月、《哈尔滨市武林人物史话(张继修编)》中的记载是1933年6月。
比赛的胜负
《献县文史资料 第1辑》、《哈尔滨文史资料 第20辑 哈尔滨文史人物志》、《哈尔滨市武林人物史话(张继修编)》记载是吉万山获胜离开,许多网上资料记录的是裁判未判吉万山获胜,后期他又再次向杰力柴夫挑战。
逝世时间
《献县文史资料 第1辑》、《哈尔滨市武林人物史话(张继修编)》、《哈尔滨文史资料 第20辑 哈尔滨文史人物志》记录为1979年,《哈尔滨市志·人物附录》记录为1978年。
至于为什么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版本,我想大概是由于口口相传之后,除了主要情节,一些细节问题多少会有出入。而这些出入,我希望未来可以有机会多走访一些历史见证人,才能还原历史的原貌。
相关视频:东北大侠吉万山
文章不错的 转载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