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啤酒刚刚传入中国之时,仅仅是一种饮料。而如今在各大酒店,“啤酒鸭”、“啤酒烧鸡(鸡翅)”、“啤酒花生”、“啤酒烧鱼”……许多以啤酒为佐料的美食已经充斥了餐桌,但是你是否想过,是谁率先将啤酒“开发”成一种佐料的呢?能这样做的人要同时具备几个条件:首先要熟悉中西餐烹饪方法,还要有很强的创新意识,要有敢于突破现有菜系的勇气,以及生活在一个喜欢“混搭”的大环境。
这个大环境,就是1910年代的哈尔滨;而这个很有创新意识的人,就是时任哈尔滨关道衙门主厨的郑兴文先生。
1900年,俄国商人乌卢布列夫斯基在哈尔滨创办的啤酒厂,标志着啤酒饮料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在哈尔滨设道台以后,官老爷们看西方人喜欢喝啤酒,啤酒厂盈利也很客观,便产生了“分一杯羹”的念头。在咱的地盘上,怎么也得有一家自己办的啤酒厂不是!
1914年,在道台府的支持下,由中国人开办的五洲啤酒厂在八区开业。开业当天,五洲啤酒厂的老板用大车给道台府的老爷们带来十几桶刚刚酿制出来的啤酒,本以为讨老爷欢喜的事情,却没人能享受得了这个“洋福”。官员们实在是觉得这种被老百姓俗称“马尿”的淡黄色饮料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味道,便让手下人处理掉。总管觉得可惜,毕竟也是人家啤酒厂开业第一天送来的,还是给差役和下人们喝吧。结果这些啤酒在后厨放了好多天也没人愿意喝,正好赶上夏天,眼看着再放就坏了。正在后厨组织人力把这十几桶啤酒倒掉的时候,一股啤酒特有的清香飘满了厨房,正路过主厨郑兴文过来一看,连忙制止。这么香的啤酒,用来入菜想必定会有特殊效果,“停下来,先不要倒!”
郑兴文对着啤酒仔细端详了一番,这颜色这口味,用它做什么菜比较好呢?对了,黄酒不也是调料的么,要不拿啤酒替换黄酒试一试?说干就干,郑兴文先用啤酒试探着烹制“红烧肉”。做好之后,菜肴色泽光亮油润,比黄酒的效果更能激发食欲,品尝过后,口味更是与众不同,顿时大喜!随后用啤酒又试做了啤酒鸭、啤酒牛肉、酒香茄盒等菜。
直到有一天,郑兴文已经完全掌握啤酒入菜的烹调方法之后,给官老爷上了一道啤酒鱼。老爷吃过之后,连声叫好,立即从后厨把郑先生请出来问问究竟这菜里放了什么。当老爷得知入菜的调料竟然就是他先前不喜欢喝的啤酒,练练拍案惊奇。
至此,中国菜的调料家族中正式增加了一个新成员——啤酒,而那道被道台府官老爷连声称赞的啤酒鱼,至今仍能在哈尔滨找到原汁原味的版本,这可是哈尔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哦~看看本文配图的那盘菜,你现在是不是也很有食欲了呢?
本文资料源于郑树国先生口述
哈哈,外国人可以制作出啤酒,但是我们中国人技高一筹,可以利用啤酒做菜,这就证明了,我们中国更懂的超越。郑兴文这人我有印象好像某书上介绍过这人!好像是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做菜,受到好评,!
前段时间去桂林旅游在阳朔就吃了一道啤酒鱼,这菜可真是了不得呀,只要去阳朔就必吃啤酒鱼。啤酒鱼都成阳朔的城市名片了《招牌菜》!看了这篇文章体会到,不怪北方落后。有这么好的东西都不会吆喝!哈尔滨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应该反思了!
@ 没招,这个事情,现在只能咱自己吆喝吆喝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