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瓦里斯基—哈尔滨传奇

本文版权归哈尔滨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哈尔滨市方志馆所有,欢迎读者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抄袭。

作者:阿唐,原文载于《留住城市的记忆:哈尔滨历史建筑寻踪》,有删改

1870年出生在被俄罗斯吞并的波兰波多利亚省的小男孩,12岁那年独自一人踏上人生的旅途,辗转到哈尔滨并生活了40年,留下了一座路易十四风格的豪华住宅,地址在颐园街1号。这个人就是葛瓦里斯基,他的旧宅就是现在的革命领袖纪念馆。

1 去美国生活的想法

弗拉基米尔·费德拉维茨·葛瓦里斯基1870年6月出生于被俄罗斯吞并的波兰波多利亚省。为了恢复主权,葛瓦里斯基的外公领导了波兰起义,起义失败后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最后死在那里。他父亲也是独立运动领导人,一次在抗拒俄国宪兵搜捕时因心脏病突发死亡,死后留下了妻子和7名子女,小葛瓦里斯基当时只有两个月。

生活的磨难并没有影响葛瓦里斯基的发育,他在12岁的时候看起来像18岁一样健壮,并有了去美国生活的想法。为了这个目标,他独自一人来到了黑海的港口城市敖德萨。

他在敖德萨生活、学习了十年,为了生存,他做过很多苦力。23岁那年,搭上了驶往海参崴的“志愿者”号轮船。他的想法很简单,可以离美国更近些。到了海参崴后,为了谋生,他曾经步行100俄里(106.68公里)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最后得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当上了乌苏里铁路的一名工头,每天可以赚25美分。在此期间,他认识了后来成为中东铁路局局长的霍尔瓦特。

据葛瓦里斯基的女儿回忆,她父亲在海参崴领导的施工队大多是中国工人,父亲很善待他们,从不克扣工资。1896年,乌苏里铁路建设进入高潮,人工短缺,但是葛瓦里斯基的施工队却不断壮大。短短两年多时间,葛瓦里斯基就成长为远近闻名的铁路工程承包商和木材供应商。

2 从工头到巨富的创业路

1898年春,葛瓦里斯基取得了一份合同,将中东铁路所需木材、建筑材料和工人从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运送到哈尔滨。他带领船队自乌苏里江经黑龙江、松花江,抵达哈尔滨埠头区(今道里区)码头。1899年,葛瓦里斯基正式参加中东铁路建设,通过工程师西皮亚金,获得了一份土方工程合同。工程结束后,西皮亚金把他介绍给另一位工程师,得到了代马沟至穆棱的土方工程承包权。工程完成后,甲方十分满意,便额外奖励他一份合同,承包高岭子与石头河子之间的复线土方工程。没想到,额外的奖励让他重回起点。这条线路都是山地,想如期完成承包任务就需要大量甘油炸药,而合同标的并没有包括这笔费用。中东铁路工程局局长兼总工程师尤戈维奇要求葛瓦里斯基必须按合同如期完成,即1903年前交工。最终,尤戈维奇如愿了,1903年11月1日,哈尔滨至海参崴的铁路通车,但是葛瓦里斯基损失惨重,将这几年赚的钱几乎全都搭了进去。

铁路通车后,葛瓦里斯基重新创业。资金不足就寻找合伙人,由于口碑好,肯吃苦,很快就和几名伙伴在傅家店四家子(今道外区北十六道街附近)开办了一家火磨厂,其规模为哈尔滨之最,日产面粉114吨。日俄战争期间面粉价格暴涨,葛瓦里斯基饱获其利。不久,他们成立了满洲火磨股份公司,兼并了位于今天道里万达广场位置的松花江火磨厂。接下来他又创办一家锯木厂,贷款购入八艘拖轮运输原木。他在乌苏里江就经营过原木运输,可是松花江并非乌苏里江,春季水浅,原木漂不起来;夏秋两季河水又暴涨,经常泛滥,在落差高的河段,木材被冲得七零八落。最终他在亏损了20万卢布后将企业放弃。

1909年10月16日,年轻的葛瓦里斯基在日历上写道:“我生了一个女儿,5时45分。这一刻是永恒的。”女儿的出生给葛瓦里斯基注入了活力,他四处考察森林,重点区域是让他栽跟头的石头河子一带。考察期间遇到一次险情:一天凌晨,他被翻译杜斌慌张地叫醒,说遇上土匪了,赶紧走。原来杜斌清晨起来外出时遇到一小股土匪,他机警地自称是俄军护路队的翻译,队伍就在附近宿营,土匪没敢造次,将他放了回来。俩人赶紧跑路,侥幸逃脱。

不久,中东铁路局同吉林政府、黑龙江政府签订了铁路沿线林业采伐权合同,然后将所属林地向外发包,葛瓦里斯基第一时间递上申请并迅速得到批复。1911年,葛瓦里斯基亚布力林业公司正式挂牌营业。

至于创业资金,除了贷款,葛瓦里斯基把火磨厂卖给了从海参崴归国华商张子万和张益亭。这项交易有一个背景,沙俄政府为填补日俄战争造成的财政窟窿,取消了海参崴免税区政策,从哈尔滨进口面粉也需支付输入税。这导致哈尔滨的俄国资本面粉厂陷入困境,华商趁机大举收购,也就有了后来闻名国内的“双合盛”民族品牌。

截至1919年,葛瓦里斯基共取得了中东铁路沿线五块林地的采伐权,总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他建设了长达120公里的森林铁路,资产总值达到400万卢布。此间,葛瓦里斯基与后来的邻居,犹太人所罗门·斯基德尔斯基一道被选举为哈尔滨交易委员会副主席。

1919年,葛瓦里斯基买下颐园街1号地皮,开始兴建占地3000平方米的豪华住宅。三年后工程竣工,引起了巨大轰动。《东省文物研究会会刊》发表了建筑的全景照片,日本人出版的《哈尔滨风光》也刊登照片和介绍文章。

住宅是路易十四风格的住宅,主体建筑二层,下设地下室,屋顶设阁楼,建筑面积1943平万米,庭院总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立面中央部分为通高到顶的凸出体,辅以科林斯壁柱,上部为孟莎式屋顶,阁楼老虎窗突破檐口山花。建筑风格独特,造型优美。

富裕后的葛瓦里斯基乐善好施,中俄工业大学就得到了他大力资助。他也没忘记先辈遗愿,对波兰独立运动给予财政支持。波兰借助第一次世界大战重新独立,波兰政府刚刚建立便授予葛瓦里斯基一枚荣誉勋章。据俄罗斯学者考证,葛瓦里斯基在其商业成就的鼎盛期,向社会捐助金额高达一百万元以上。他救援的对象不局限于同胞,也有俄国人、犹太人,还包括中国人。有一个证据可以间接证明上述说法,哈尔滨文庙的功德碑上,葛瓦里斯基是以个人名义捐款最多的人——三千银币。

进入20世纪20年代,哈尔滨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成为国际经济的一颗新星,吸引了大笔国际资本,葛瓦里斯基也连连出手,投资了多项实业。

1924年,他投资75万元(哈大洋)创办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一家胶合板厂。生产设备主要来自德国西门子,80%的产品销往大英帝国及殖民地,20%销往东北。出口代理商为上海十大英商企业之一的平和洋行,其老板即大名鼎鼎的黎德尔兄弟(查尔斯和约翰)。

3 好运结束了

创办胶合板厂的同时,葛瓦里斯基又与哈尔滨税捐总局续签了25年的林场采伐权,为此他支付了高达123万元的承包金。可是,他的好运结束了。1924年秋,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东北各地超量发行货币以弥补军费不足,导致通货膨胀率高达70%,哈尔滨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商家倒闭,银行破产。接着,1929年中苏爆发武装冲突,转道苏联的中欧贸易中断。同年,美国华尔街“地震”,史上最大的一场全融风暴席卷全球。

葛瓦里斯基胶合板厂陷入严重亏损,产品积压,资金链断裂。葛瓦里斯基迫不得已向黎德尔抵押胶合板厂借款6万元大洋。这一步显然是大错特错,无论如何也不该向觊觎自己的出口代理商求援。果然,抵押合同签订以后,葛瓦里斯基的出口渠道被彻底关闭。

据松江胶合板厂厂志记载,黎德尔为了吞并葛瓦里斯基胶合板厂,反而从欧洲进口大量胶合板向哈尔滨市场倾销。这条记录让人难以理解,哈尔滨并非胶合板的消费市场,当地生产企业都是以出口为目标,从欧洲进口胶合板等于自杀。而这一时期的远东地区第一家大型胶合板厂,即斯基德尔斯基家族建立在海参崴的企业也面临危机。苏俄对私有企业的国有化改造正在展开,斯基德尔斯基家族急于变现。所以符合逻辑的做法是,黎德尔从海参崴的斯基德尔斯基胶合板厂进货向东北市场倾销。这个判断有间接证据,哈尔滨《曙光日报》曾大规模刊登了斯基德尔斯基胶合板广告。

1930年,葛瓦里斯基已经无力回天,将颐园街1号转手给南满铁路理事会,也可能是以抵押物的形式由银行收回后出售给南满铁路。然后,葛瓦里斯基找到近藤繁司希望双方合作。此刻的近藤繁司已决定逃离海参崴,正在寻找进入哈尔滨的商机。双方一拍即合,除了已抵押给平和洋行的胶合板厂,葛瓦里斯基将马家沟储木场、亚布力附近五处林场等诸多产业打包转让至近藤繁司名下,转让金额不详。时间又过了5年,葛瓦里斯基仍无法还清欠债。1935年10月,他的胶合板厂改称“平和洋行哈尔滨胶合板厂”。

4 尾 声

事情到此并没有画上句号,葛瓦里斯基的霉运就像鼠疫一样,随日军入侵传染给了他的继任者。1939年,黎德尔名下的平和洋行哈尔滨胶合板厂在日本势力打压下被日方控股重组。解放后,1953年成为国营企业,改称“松江胶合板厂”。而倾其全部积蓄收购葛瓦里斯基林场的近藤繁司只经营了五年便被当局收回采伐权,最后迷失在哈尔滨街头。已一文不名、在哈尔滨生活了40年的葛瓦里斯基于1940年去世,终年69岁。两年后他的妻子带着两个女儿离开了哈尔滨,辗转英国到了美国。大女儿维基嫁给了瑞典驻台湾外交官,终生生活在台湾。而黎德尔庞大的家族于1954年离开中国。1987年,中国政府向其家族后裔遗孀支付了一笔补偿资金,其中包括对哈尔滨胶合板厂的补偿。

至于颐园街1号,1950年,毛泽东曾在此留宿一夜,并留下“学习”“奋斗”等五幅墨宝,因此受到严格保护,除了院落东北角的车库被隔壁的省直老干部活动中心因扩建而拆除外,其他设施都是原本的样子,并且免费向公众开放。

哈尔滨市方志馆

哈尔滨市方志馆集地情资料存储、地情展示与研究、方志、年鉴理论培训等多项功能于一体,举办展览、出版作品、交流文化,是哈尔滨城市建设发展的记录者。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101号。微信公众号:留住城市的记忆,ID:hrbfzg

相关推荐

松花江街逸事

松花江街,是一条以哈尔滨的母亲河“松花江”命名的街道。它是哈尔滨建城初期就规划形成的街道,始于上世纪初。它是以哈 …

“书记楼”背后的故事

南岗区吉林街54号院里有一栋二层住宅楼,被哈尔滨人习惯地称为“书记楼”。以前有多任省委书记住过这里,如欧阳钦、杨易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