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马家船口的故事

本文版权归哈尔滨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哈尔滨市方志馆所有,欢迎读者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抄袭。

作者:陈士平,原文载于《哈尔滨史志》,有删改

一百多年前的一个初夏时节,哈尔滨江北马家船口往来摆渡的艄公换人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以往的船老大和马家的船腿子突然不知去向,他们去哪里了?

1做采访,往事依稀浮现

2015年6月,笔者在兰西县西北的奋斗乡长春岭村采访闯关东轶事,在采访到时年94岁的老村医马维新时,他向我讲了他家闯关东的往事。

他说,他们老家祖上是天津卫八里台子庄的,闯关东过来时在哈尔滨江北落脚,马家船口就是马家祖辈人建的。后来因船上发生事故,马姓人家又来到呼兰城西北的双庙子(兰西街)西北这个荒片落脚定居,建立了“马船达”这个屯子。他讲到这,令我大感意外,没想到马家船口船主后裔就在眼前。

在马船达屯,我还走访了马维新的侄子马士英,时年80岁,他向我进一步证实说,江北马家船口是其祖上建的,马家是河北天津卫八里台子庄人,因家生变故,高祖马俊的元配刘氏,就是他们的祖太奶领着四个儿子闯关东,投奔早些年就来到江北跑船的大伯哥(也可能是小叔子)马骥(此名可能不准确),一路上风餐露宿来到江北。马骥见弟媳领着四个侄子投奔他来,心里高兴,把他们安顿下来。

马家从第一代闯关东到现在已有十辈(代)人,先到船口的是清朝什么时候?第二拨来江北是什么时候?马家离开江北船口码头是什么时候?因为没有史料记载,笔者仅据马家家谱和有关马家船口的其他史料进行推测。

2闯关东,开创马家船口

哈尔滨江北最早有摆渡船只是什么时候?据《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记载,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续经复查沿江两岸,渡口差员查明,呼兰站地界他尔珲……江北岸有本站站丁于得花,自乾隆年间设渡船一只,以济本省差往返渡摆贸易商民。哈尔滨民人付成德有渡船一只,此渡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发给印票为证。”江北渡船设于公元1777年前后,船主人是站丁于得花,马家第一个先来的人只能在此以后,时间约在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前后来到哈尔滨江北,此时站丁于得花可能年事已高,摆渡已有困难。正好遇见坐船到江北,天色已晚无处投宿的马骥,留他住下,知他无亲可投,就留他帮助摆渡船只。

时光又过去了三十年,于得花早已过世,马骥接过船舵,继续摆渡行人。大约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这一年,山东、山西、河北等地陆续出现大旱或大涝,大批汉民不堪忍受饥饿,不顾清朝的“京垦”禁令,为了生存,毅然走上了闯关东的路程。马家老太领着四个儿子随着闯关东的人流来到哈尔滨江北,找到了本家兄弟,在此落脚,开始了摆渡行人的船家生活。随着往来客商的逐年增多,马家叔侄五人就想把摆渡航运这项事业做大。于是他们就订制了能承载大宗货物和小型车辆的大船一只,又新买来一条摆渡行人的小船,搭建了码头,使马家船口很快成为当时江北最大的船泊码头。

繁忙的道外码头   来源:《哈尔滨史志》

3拓荒土,兴建“马船达屯”

清咸丰年间,清廷为镇压太平天国的革命运动,从东北抽调大批兵力入关围剿太平军。军队开支大,地方衙门欠薪数额巨大,东北边防削弱,沙俄又不断蚕食我东北边疆,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沙俄船只曾入侵到呼兰所属的吞河地方窥探”(见《东北近百年史讲稿》),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英法的“赔款”使清廷“部库支绌”。在这种内外交困情况下,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在1860年奏请清廷:“仿照《吉林夹信沟章程》,于呼兰河流域出放民荒”。特普钦的奏折,得到了咸丰皇帝的“允准”,于是同意部分开放。

马家船口,地处要津,往来呼兰城的差员多,客商多,流民也多,马家人从这些人交谈的话中得知了江北放荒招垦的信息。这时马家在船口已有第四代人了,时间大约是1861年或1862年之间。据马家第八代、第九代人马维新和马士英说,有一年马家人在船上摆渡,船行到中心,有个乘船的人从船帮边上掉下去了,马家人沿江找了好几天也没找到尸首。谁知七天后,这个落水的人突然回来了,他对马家船老大说,掉江里后,呛了几口水,就迷迷糊糊的好像身下有个什么东西驮着,冲到下游北岸的一个沙滩上,醒来后,回到家里休养了四五天,就上船口告诉你们一声。这件事,马家人吓坏了,虽说没死人,毕竟犯了船家大忌。将那个落水人送走后,马家人在一起商量,趁早别干这个了,水火不留情,正好这二年兴跑马占荒,咱们往呼兰北走吧,找块好地占上,只要认干,几年就发家,过个平安日子吧!哥几个都同意。就这样他们卖了房子和船,走上了往北荒闯的路。

那时,江北几十里的江套子,深草没棵,骑不了马,人牵着马,驮着锅碗瓢盆和干粮,往北走去,深草没棵也没道,走好几十里没人烟,出了江套子上了草甸子,开始见到平川地上都有跑马占荒人立的木杆子标记。他们只好继续往北走,走到了双庙子(兰西街)以南已经没有好地方可占了,又往西北方向走出了40多里地在一片长着很多野山杏的漫岗上,见这儿没有占地的标记,走的又累,几天没吃口热乎饭,于是就停了下来,他们见这块地平坦,土层黑,查看了一圈之后,就先占上三垧多地,立上了杆子。他们割柳条子,砍几棵长木杆子,搭起了简易窝棚住了下来。刚来这,做饭没有火镰打火,就骑马到西边五里多地的长春岭屯取火种。在马家的东边还有一户是从关里来的,姓张,也占了几垧荒地。

最初,因这里野山杏树多,屯名开始叫杏山堡,后来邻村人知道马家这伙人是从江北马家船口来的,邻屯的闯关东的人前几年都坐过马家的船,有的山东人怕冷,春来冬走,多次坐过马家的船,认识马家跑船的人,“这不是江北摆渡船的马船达吗?怎么搬这来了呢?”于是就传开了:“马船达就在这屯住”。还是马家人闯过码头的名气大,以后邻屯的人按着清代用语习惯管这屯叫“马船达屯”。

马船达之名是清代满汉联合词组,为船老大的职务称呼,其意为“马船长”。在清代,松花江流域清朝的采珠队头人称为“珠轩达”,满族屯的屯长称“噶珊达”,船长就称为“×船达”,其义就是船主、船老大的意思。马船达由人名变屯名,相似于顾乡约屯,由顾氏乡约(相当于现在的村主任职务)变为地名。

4 尾 声

到1877年,马家人虽已离开了江北船口,但马家船口的名字却已固定下来。这年的初夏,英国医生很德赴呼兰、齐齐哈尔等游历,阿勒楚喀副都统派官员沿途护送。据署呼兰理事同知报称,英人很德“从马家船口过江,抵至呼兰”(见纪凤辉《哈尔滨寻根》)。从这段记载可知,马家船口在1877年已成江北码头固定地名。据马家家谱推测,马家船口从马家第一代船主算起,大约到第四代末离开江北马家船口,前后大约在船口经营近80年;从第四代到双庙子(兰西街)西北落脚定居至今,马家人又有六代人在马船达屯出生,前后共计十代人。一百五十多年前,马家船口因马姓人家在此设立渡口而闻名,哈尔滨松浦镇因渡口立镇。1918年,当时的黑龙江行政公署决定设立马家船口市政局,1925年易名为松浦市政筹备处。

马家人从闯关东开始,在江北这片黑土地上,历经艰苦创业建码头,开荒占草立村屯,使荒原变为良田。马家十代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薪火相传,于今已有二百余年。

 

哈尔滨市方志馆

哈尔滨市方志馆集地情资料存储、地情展示与研究、方志、年鉴理论培训等多项功能于一体,举办展览、出版作品、交流文化,是哈尔滨城市建设发展的记录者。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101号。微信公众号:留住城市的记忆,ID:hrbfzg

相关推荐

霁虹桥 此桥非彼桥

这座桥,是连接道里与南岗的交通枢纽,也连接着哈尔滨人与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如今这座桥被拆除了原有的桥体结构,其 …

有个老厂叫“哈毛”

宽阔而壮观的松浦大桥,从哈尔滨市道外区靖宇二十道街的江畔,飞架松花江之上,直达江北。当我从南引桥走向主桥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想起在这引桥下,有一家我曾经工作过多年的大型国有企业,以生产“卧虎”毛毯而驰名中外的哈尔滨毛织厂。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