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文字+图片=张澍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版权请告知撤图
#哈尔滨街舞史话#1
街舞 一枚小小的时代符号
街舞,字面直译,街头舞蹈之意。
哈尔滨街舞史话里的街舞,与今天已程式化、庙堂化的街舞不同,指的是曾经或正在哈尔滨街头流行的青少年舞蹈。它们与青春相系,是年轻人消耗过剩荷尔蒙的一种表现或表达方式,比如摇摆舞、比如霹雳舞,比如曳步舞。
哈尔滨中央大街街头的少年舞者
哈尔滨是音乐之城、舞蹈之城。最早的“街舞”记录,是载于清末1910年10月16日出版的《远东报》上的一篇报道:“本埠外国头道街花园旧址原有戏园,刻经俄国女优组织一俱乐部。园内预备茶点酒饭,并有音乐游人,有时开跳舞会,履声及音乐声络绎不绝,较之上海夜花园之景象亦复不相上下。”这种“街舞”,应该是交谊舞之类。 哈尔滨有一个词:“舞皮子”,是形容资深交谊舞者的称谓。
街舞的核心是随意、自由。哈尔滨这种意义上的街舞,出现在1980年,那是随意自由的摇摆舞。
音乐是时尚的符号,舞蹈是时代的符号,虽然这仅仅是一枚小小的符号,但它却记录了此时、彼时的社会风貌。记下,可以明亮后人之目。
中央大街街头舞者
蛤蟆镜 喇叭裤 双卡录音机里的摇摆青春
1、1980年 偷偷摸摸跳摇摆
摇摆舞流进哈尔滨的具体时间,没有官方记载,也没有人清楚记得了。但哈尔滨的“老舞皮子”甲继海清楚记得,自己第一次跳摇摆舞,是1980年夏天,在太阳岛上。
摇摆舞,兴起于1920年代的美国,流行于二战时期,二战结束,摇摆舞沉寂。1980年年初,一群瑞典年轻人,看到一盘1940年代的美国人的摇摆舞录像,他们十分喜欢。就来到美国,找到录像中的表演者弗兰克·曼宁,请这位当时的邮递员出山传授摇摆舞技能。从那时起,摇摆舞重新流行于世。
弗兰克·曼宁在跳摇摆舞
在1980年改革开放之前,小群体的私下舞会是一度被禁止的。摇摆舞的流行,一开始处于一种“半地下”状态。甲继海回忆;“1980、1981年那时候,不少人的意识还停留在六七十年代,认为摇摆舞是不健康的黄色舞蹈。我们那时候聚会跳舞,都是在比较隐蔽的地方,偷偷摸摸地跳。一开始被派出所发现要抓,后来跳的人多了,管的就没那么严格了,一般治安联防队的,看到你们在街头跳摇摆舞,会过来撵‘别跳了,别跳了,走走。’”
所以,摇摆舞一开始在哈尔滨的流行,是在空寂、管理者罕至的太阳岛上。1980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天,二十岁的甲继海与一帮返乡的知青、战友、同学,拎着三洋录音机,每人花一毛钱坐轮渡来到太阳岛。找个人少草盛的地方,铺上布单,十几个人拿出各自带的食物,开始野餐。那时的野餐,最简单的,是带着哈尔滨糕点厂出的圆面包。这种面包,当天做好当天卖的价钱是1毛钱一个,隔夜后,降到8分钱一个。这面包大,饭量小的,吃一个就饱,年轻的,吃俩肯定饱。两个面包,加俩咸鸭蛋再加上些油炸花生米,是太阳岛野餐的最低配置。家里条件好的,此时会拿出根粉肠,按人头掰成多份,平均分给大家。那时候,这些刚返乡上班的年轻人,买不起红肠。还没有瓶装水与大白梨,带的饮料只有一种:一毛五一瓶的南坎汽水。这种聚会,最牛的,是带着啤酒来的人。能买来整箱大哈啤的,在众人眼中就是现在开着兰博基尼、法拉利的人。
啤酒是稀罕物,所以男生多数带着白酒。每个人的吃食都集中放好,每个人面前的搪瓷缸子里本着男人多倒、女人少倒的原则,多多少少都倒上白酒,然后开喝。喝得差不多了,三洋录音机放出快节奏的电声音乐,点燃这群年轻人的荷尔蒙。就着音乐,他们就开始在松花江边跳起摇摆舞。这时,周围会围上一群看热闹的人,还少不了拎着保温瓶的卖冰棍老太太。蹦完,一身大汗。有钱的主,会掏钱买十几根冰棍请大家吃。摇摆到末班船要开时,大家就收拾收拾回市里了。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一身被蚊子叮咬出来的包。
后来,随着去太阳岛跳摇摆舞的年轻人的增多,还出现了提供一条龙服务的“机构”。甲继海回忆,道外江边那时候有家议价粮店,会把录音机、磁带以及吃喝,按照要求提前安排好。按照去太阳岛的人数,收取每个人2-3元的服务费。
2、青年宫友谊宫是摇摆舞圣地摇摆也分大姿势小姿势
1981、1982年开始,摇摆舞开始进入市区街头。跳的人最多的地方,是青年宫与友谊宫后身的江边。“天一擦黑,治安联防队的下班后,大家都来了。年龄大的跳交谊舞,我们小年轻的 摇摆舞。”甲继海说。
那时候,没人知道摇摆舞起源在哪,就知道是港台传过来的。也没有专门的老师教,舞者都是你看我我学你,加即兴的自创在即兴摇摆。甲继海回忆:“我们摇摆起来,什么姿势都有,究竟谁摇得好看得是天赋。摇摆舞非常自由,随着节奏做各种动作。有摇得像喝醉酒似的、有摇得很规整的……小姿势——摇摆幅度弱的;大姿势——摇摆幅度强的,都有。大家跳舞就是释放。”这边劲爆的舞曲一放,认识、不认识的舞者就围着录音机开始摇摆。一开始几个人、十几个人,跳着跳着就成了几十个二十郎当岁的人的群舞。周围是上百的吃瓜群众在围观。一跳三四十分钟, 跳得好的,就在当间儿领着大家哇哇一顿摇一顿跳,跳到出彩的地方,稀罕音乐懂得舞蹈的哈尔滨吃瓜群众,会毫不吝惜自己的掌声。
这些年轻的街舞者,在江边摇得满头大汗,回家吃得香睡得好。“那时候,我们这帮年轻人,都过得无忧无虑。”甲继海说。
3、摇摆青年的标配:不撕标蛤蟆镜 八寸宽喇叭裤 格子衬衫尖头皮鞋
骑着二八自行车,戴着深色镜片的“蛤蟆镜”,上身穿着格子衬衫,下身穿着喇叭裤,踏着锃亮的小皮鞋,梳着大背头,手中经常拎着三洋录音机,这是1980年代摇摆小青年的标准配置。
大背头上,要打着锃亮的头油;蛤蟆镜,一定要晃眼的金属框的。蛤蟆镜,是因为椭圆形的镜片类似趴着的蛤蟆而得名。当时没有地产,都是从广东过来的,售价,在哈尔滨买,一般18-20元一个,从广东托人捎过来的,一般14块钱一个。蛤蟆镜上贴有不干胶商标,有的上面标有价钱,花花绿绿的,很抢眼。不撕这些商标,是当时潮流的戴法。
喇叭裤是上紧下宽的一种裤子,形似喇叭。下端开口,多是八寸到八寸半的。皮鞋一定要尖头的,时时刻刻要擦得可以照见人。衬衫,一定要格子的,带花朵图案的最好。录音机,那时候只有一种日本三洋牌的,一开始是一个喇叭,售价是290多元。后来出了俩喇叭的,价钱涨到300多。一台录音机的价钱,相当于这些小青年大半年的工资,所以不是每人都有。跟着别人的录音机跳舞的,被叫做“蹭响的”。
那时自行车的地位和现在机动车的地位相当。最好的二八型号自行车,是上海产的售价156元的凤凰牌。之后的是天津产的售价139元的飞鸽牌,和上海产的售价149元的永久牌。当时,哈尔滨也出产自行车,这款售价149元的孔雀牌自行车,车架子刷的是绿色的油漆,车瓦盖是明亮照人的不锈钢瓦盖,车轮胎外侧是红色的,款式很潮。
4、跳舞是铺垫和手段 是为了处对象
在1980年代的哈尔滨主城区的“三圈”,南岗圈、道里圈、道外圈中,道外圈的摇摆舞发展得最火。生在在道外的甲继海总结:道里、南岗都是文化圈,注重学习,我们道外是散养圈,老不老混得早。
为啥那时候年轻人多喜欢跳摇摆舞?甲继海认为:“是因为青春的冲动,是为了搞对象。大家跳舞时,一定要有姑娘。跳舞是铺垫和手段;那时候处对象,手都不敢摸,面对面摇摆之后,把隔阂消除了,跳舞之后,双方结识成家的很多。”
5、1985,摇摆舞者纷纷去经商
时间进入1985、1986年,这些六零后的街头摇摆舞者,大多已经成家立业。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持续吹拂之下,他们开始做生意,远离街头舞场,生活以吃吃喝喝为主。一些舞者有钱了,腕上戴着名表,手指上都是金镏子,穿西服打领带,每日出去应酬吹牛胡侃。那时,哈尔滨的街头,大大小小的舞厅、歌厅多起来。一些七零后青少年,找到一种叫“霹雳舞”的舞蹈,开始在街头燃烧自己的荷尔蒙。
摇摆舞之父弗兰克·曼宁的墓地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