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远说:说说写咱哈尔滨的书

视频主讲人、诗作者:申志远,感谢申老师的分享!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天你读书了吗?

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并于当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图书日应该是“名正言顺”。

在这个爱书人的节日里,申志远老师与我们分享他在2016年录制的《阿远说·哈尔滨故事》节目中的一个系列:《说说写咱哈尔滨的书》。

申志远,哈尔滨著名文化人、媒体人,他演过电影电视,写过小说剧本,在《电视电影文学》《北方文学》《章回小说》发表过多篇中短篇小说,小说《亚历山大伯爵的巴扬》荣获第九届黑龙江省文艺奖。编导过电视片,创作过电影《望着我的眼睛》,电视剧《百姓记者》,著有非虚构《中国电影的激情年代》、《哈尔滨电影地图》(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荣获过四次黑龙江文艺精品工程奖、五次天鹅文艺大奖。

视频链接

视频链接

湿地秘语

作者:申志远

总会有一缕和风

像母亲温存的手臂

抚摩婴儿的面孔

漂泊在哺育我长大的松花江上

远离城市的喧嚣浮躁

沿着一江春水

寻找湿地的宁静和安谧

空气纯净,如孩子的眸子一样透明

呼吸的清爽

像夏日午后的一杯绿茶

沁人心脾

江鸥芦荻,

衬托水牛牧童的背景

芦花摇曳

水天苍茫一色

思绪在瞬间回望

氤氲湖泊

让往事翔舞碧波

江北的三角泡子清澈见底

芦苇丛里

小小的竹竿挑起布袋捉蜻蜓

蝴蝶牵引着刺眼的光线

树叶拧成的草帽,

像小英雄雨来在沼泽地里打水仗

粘满青草和泥浆的我们

随意地站在滩涂上

手里持着蒲棒

快乐似水鸟自由自在翱翔

吹开的芦花游弋飞扬

在湿地的水面上拥抱那万缕灿烂的阳光

晚归的游船逆流而上

芦苇的迷离,水草的缠绵

让一座百年城市回归真实和自然

晒网场上的渔夫已成为江畔的雕塑

松花江浩瀚的湿地

就是老水手永久的归宿

如今,浩渺烟波的江水

依然日夜流淌

我用心灵倾听母亲江原始的摇篮曲

渔者的歌谣早已化做沉醉的夕阳

把一江深情染得姹紫嫣红

感受湿地

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培植生命的绿意

以最纯净的绿肺深呼吸

享受氧吧一样青春的空气

写意湿地

春风化雨的传奇

草长莺飞的诗意

摇曳生姿的奇迹

宁静湿地

我美丽的儿时记忆

请你给我最纯净的绿肺

我想要我童年时代的气息

大美湿地

让我的城市更加生机葳蕤

童年时代的湿地游戏

并没有离我远去

《北望乌斯浑河》——写在八女投江纪念碑前

作者:申志远

背后是水

这条湍急凶险的河流

如狼的牙齿撕咬着女兵

死亡步步逼近

怒涛阻挡彼岸

姐妹们挽着江水,互相温暖

义无反顾走向

河流深处

喋血夕阳

波涛汹涌成1937年秋天的巨浪

抗联女兵

在枪火与硝烟中

绽放美丽/

远去的背影

站立成牡丹江边

永恒的伟岸

从桦川小城走出的冷云

年轻的乡村女教师

引领着七个圣女

脸上写满

视死如归的坚毅

被弹孔穿透的军旗

抖开猎猎悲风

热血喷涌

从波涛的谷底

擎起永不沉落的生命火焰

她们爱着家乡的高粱和玉米

故园的炊烟多么的宁静

乡路上母亲的叮咛呼唤

还有村口榆树下盼归的老爹

鲜花盛开的日子

她们应该是护士

  ***

像白云一样纯洁高远

她们是丰腴的村姑

足迹踏过飘雪的村庄

那两个可爱的朝鲜族女兵

唱的《阿里郎》犹如夜莺

正是跳着《橘梗谣》的年龄

她们甚至可以是作家和演员

在万家灯火中传递着爱与温情

哼唱着“月儿鸣,风儿静,树叶遮窗棂”

体味着一个母亲的幸福与温存

铁蹄踏碎少女的梦幻

民族危亡的前夜

她们是《义勇军进行曲》中

铿锵闪亮的音符

美丽的身影

像黑土地上迷人的达子香绽放

林口

岸边激浪

鸣响最后一颗子弹

抗联女兵追随旗帜前行

巾帼红霞书写木兰诗篇

八女的英姿永远定格在

白山黑水之间

当太阳在黄昏的江岸

开一朵葵花

晨光中婴儿的啼哭

唤醒一个又一个温馨的黎明

当清明细雨中

飘过红领巾铿锵的队鼓

高亢的旋律

鸽哨般嘹亮地划过苍穹

岁月在铭记中

凝固成永不泯灭的悲壮

大地上的牺牲

纪念着烈女的崇高

风吹五谷,田野丰盈

乌斯浑河静静地流淌

唤醒关于母亲的回忆

***

八女伫立江天的壮丽

述说中华女儿不朽的传奇

让一个民族的记忆

在血管里依然呼啸

奔腾、流淌、传诵

事件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10月,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指导员冷云率领下,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却被敌军围困河边。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她们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高唱“奴隶们起来”的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

她们分别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

八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1986年9月7日在牡丹江市举行“八女投江纪念碑”奠基典礼。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为工程奠基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2009年9月14日,她们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授权发布

本文为经原作者授权发布的文章或文化活动信息。其中文章的版权与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媒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相关推荐

【老道外·壹】

(北十八道街·礼化街·集良街·北十九道街·靖宇街·北新街) 老道外有着中国保留面积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历史建筑街区。这 …

马永波的哈尔滨记忆

哈尔滨记忆 马永波 中央大街的夏日午后 面包石还热着,好像刚刚出炉 它把马车的轮声和雨水压缩在内部 作为富有弹性的酵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