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版权归哈尔滨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哈尔滨市方志馆所有,欢迎读者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抄袭。
作者:鞠坤依、亚娜·维克多罗夫娜(俄罗斯),原文载于《哈尔滨史志》,有删改
伊娜·伊诺干耶夫娃·里德维杰娅女士:1923年3月出生于苏联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于1929年随母亲偷渡移民到哈尔滨,在哈尔滨完成了小学和中学教育,大学毕业于基督教青年联盟(基督教青年会)。其间曾在长春俄罗斯远东银行短期工作,1946年回到苏联并嫁人,现生活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
为了研究20世纪初期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俄侨史,根据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远东研究中心的安排,2014年10月,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文学及世界艺术文化系研究生亚娜·维克多罗夫娜(简称“亚娜”)和中国留学生鞠坤依在圣彼得堡市分别对20世纪40年代曾经在哈尔滨生活过的俄罗斯侨民伊娜·伊诺干耶夫娃·里德维杰娅(简称“伊娜”)及维拉·尼古拉耶夫娃·潘(简称“维拉”)进行了采访。
采访所录制的120余分钟视频资料被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博物馆补充为档案馆藏。
鞠坤依和亚娜:伊娜女士,请您介绍一下您和您的家庭,是什么机缘让您到哈尔滨生活呢?
伊娜:1923年3月28日,我在前苏联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出生,7岁时随父母移民到哈尔滨市。直到1946年,才回到苏联,在圣彼得堡市生活至今。
我的父母都是医生,在我两岁时他们离婚了。母亲离家到了乌苏里斯克市,并在那里认识了我的继父,一个在堪察加半岛上经营渔场的格鲁吉亚人格龙吉。
1929年,由于某些原因,我的继父格龙吉担心会被当局逮捕,甚至枪决,于是他通过那时苏联专门从事偷渡出国的人的帮助,逃到中国,并在哈尔滨避难定居。直到1930年秋天,我和母亲才被父亲派来的一位中国朋友辗转接到中苏边界,步行穿过大片森林后抵达中国,开始了在哈尔滨的生活。那时,父亲和同乡一起工作赚钱,母亲则继续当医生。
伊娜·伊诺干耶夫娃·里德维杰娅
来源:《哈尔滨史志》
鞠坤依和亚娜:您在哈尔滨完成学业的吗?对那时的哈尔滨是什么印象?
伊娜:我在哈尔滨接受了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和哈尔滨的孩子们一样,我年满7岁在哈尔滨读俄罗斯小学,其间,曾有一位毕业于德国大学的女老师像母亲一样充满爱心地陪伴我4年。班级里也有很多中国孩子,我们都是好朋友,从来没有分过中国人、波兰人、苏联人,那时的哈尔滨就像一个充满异国情调、洋溢欧陆风情的“混血儿”。
在哈尔滨读中学的记忆也很美好。老师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学识渊博,很了不起。他们随着中东铁路建设来到哈尔滨工作、生活。学校的规章制度就像在苏联一样,上课前祷告,校服由棕色裙子、黑色围裙和白色衣领及袖口组成。节日制服则是白色披肩及白色围裙,这也是苏联中学的传统校服样式。
中学毕业之后,我考上了青年基督协会学院。在学院,我们学习英语、打字、速记,班上既有中国人,又有韩国人、欧洲人,侨民众多,是典型的移民城市风貌。课余时间,我们经常看电影,有时到日本人办的影院看德国、美国电影,但是这些影院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前,从不放苏联的电影。有时去歌剧院看俄罗斯小歌剧,还曾练过芭蕾舞、在音乐学校学习。在学院学习的业余时间,我活跃于青年剧院,经常参加契诃夫及奥斯特洛夫斯基作品的演出,演出服由学院提供,青年剧院的经理是米兰多夫。每年还会去哈尔滨周边露营休假,生活很温馨,很惬意,也很丰富。
哈尔滨市第二中学师生
来源:《哈尔滨史志》
鞠坤依和亚娜:回到俄罗斯后您的生活怎样?怀念那一段哈尔滨生活吗?
伊娜:在驻远东哈巴罗夫斯克市部队的情报部门工作时,我们被称为“俄罗斯族来的姑娘”,负责翻译英文新闻,不久就因为部队长官的权限问题被解雇,之后和好朋友一起到莫斯科的远东银行工作。由于身上没有身份证,我被要求回到户籍所在地哈巴罗夫斯克。在从莫斯科到哈巴罗夫斯克的火车上,意外结识了伊万——我未来的丈夫,一个年轻的军官。1947年6月,我与他在哈巴罗夫斯克结婚。
由于我一直牵挂仍在哈尔滨的母亲,一直坚持给驻哈尔滨苏联领事馆写信,请求批准母亲回国,1952年母亲终于用特殊签证回国了。丈夫复员之后,我在伏尔加格勒中学教英语,之后我们搬到了现在的住处圣彼得堡。多年前,丈夫去世了,我和子孙们生活在一起。
我常常翻看家里的哈尔滨老照片,这些漂亮的茶具还有玩具也来自哈尔滨,每当看到这些,我就会想起侨居哈尔滨的那一段美好时光。
(待续)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