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文字+摄影=张澍
哈埠扒肉之源:老博代馆
扒肉
砂锅、坛肉,配以米饭或油饼,是哈尔滨尤其是老道外的传统特色小吃。早些年在靖宇街、水晶街,即今天道外客运站一带,老房子的半地下室,多是经营此项的小店。砂锅,多以豆腐、粉丝、酸菜为辅料,与丸子组合成豆腐丸子锅,与紫菜组成豆腐紫菜锅,与萝卜组成萝卜粉丝锅,与白肉组成酸菜白肉锅,与羊肉组成酸菜羊肉锅……坛肉,平时焖在酱锅里,吃时用小碗端上,一块块都是三四厘米的小块,就着米饭吃,喷香,就着砂锅吃,解腻。
米饭 扒肉 狮子头豆腐砂锅 一餐吃得饱饱滴
哈尔滨人对肉的喜爱,从这些特色小吃中即可看清。从哈尔滨往南,吉林、辽宁两省,很少有专门的砂锅店。在黄河流域,鲁菜的渊薮,砂锅店也难觅踪影。华北往南,砂锅的吃法增多,做法也复杂起来,失去了哈尔滨做为百姓小吃的地气。
19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在道外区的大六道街上,先后开起七八家专营砂锅、扒肉的“扒肉馆”,形成特色鲜明的扒肉一条街。扒肉,做法与坛肉类似,主料都是猪五花肉,成品——坛肉是一块十几克的小块,扒肉是一块一两多的大块。
有人考证:哈尔滨的扒肉来源于解放前,南十六道街天津馆的名菜“天津四扒”中扒鸡、扒肘子、扒丸子、扒肉中的扒肉。据北大六道街7号德昌扒肉馆(现已随着靖宇街改造而停业)65岁的谢国滨老板介绍,扒肉在解放前,是出苦力者最喜欢吃的食物,扒肉馆在当时被叫做“老博代馆。”老博代,俄语苦力、百姓之意。
早些年,做扒肉要头一天开始备料
谢国滨的这家德昌扒肉馆,已经在北大六道街开了二十多年。谢国滨的父亲是裁缝,河北阜宁人,谢家在谢国滨之前,没人从事厨师行业。谢国滨1970年初中毕业,当时政府考虑到之前的老三届都下乡去了,市内青年人才奇缺,政府出面组织,把这一届的毕业生集体分配到各个行业,从学徒开始学习。谢国滨被分配到北十六道街的国华饭店。
当年的德昌扒肉馆
在国华饭店学上灶三年,教谢国滨这些学徒的,都是已经六十多岁,旧社会在各个饭店主厨的大师傅,有刘振祥、段福茂、赵寅省等月工资八九十元的名厨。老师傅们把饭店的厨师叫“勤行”,把食堂的师傅叫“窝子行”。扒肉,是当时学习的诸多菜肴中普普通通的一种,没有师傅单独教这个。
谢国滨记得,哈尔滨公私合营之后,剩下唯一的一家扒肉馆是三义扒肉馆,位于北三道街,1970年代改名为北三扒肉馆。黑龙江烹饪界的泰斗盛英杰曾在这里主灶。1959年12月24日,周恩来在视察道外区的三八饭店时,盛英杰曾经给总理炒了绿豆芽、渍酸菜、冻豆腐三个菜,做了一个茄子炖土豆的炖菜。
三十年前,猪都是至少一年才能出栏,一个个皮厚肉肥。做扒肉时,先把肉切成豆腐大的块,然后插在钎子上,在炭火上烤去猪毛,因为粗大的毛根难以清除,还要再放到水盆里浸泡一宿。第二天刮去毛根,肉块抹上蜂蜜,搁锅里炸,炸完之后,改刀,改成二两半一块,放到有多种酱料的酱锅里酱上。酱两个小时,方可出锅食用。
如今,猪,都是三四个月出栏的速食猪,皮薄肉瘦,做起扒肉来轻松很多。毛根浅了,不用再成宿泡肉,鲜肉,随时可以清除毛根。炸肉也不用蜂蜜了,直接用老抽;酱肉也不用两个多小时,一个半小时即可。
米饭是吃扒肉的标配
油泼鸡的消失
扒肉还是当年的扒肉,可猪不再是当年的猪了。同样的,鸡,也不是当年的鸡了。
谢国滨做厨师时,有一道经常做的菜:“油泼鸡。”这道菜难做,难就难在当时的鸡,都是家养的老鸡、笨鸡。老鸡,耐火、难烂。这菜要先把鸡煮熟,一般要煮两个多小时,遇到老鸡,两个多小时也煮不熟,厨师有时候着急,做好菜端上桌,客人一吃,咬不动,就和饭店吵吵起来。1980年之后,速生的大菜鸡上市,一煮就烂,厨师们很高兴:这菜终于好做了。可是一尝,味却没有以前的香了。渐渐的,这道菜没人喜欢吃了,没人点它,如今,油泼鸡已经在哈尔滨饭店的菜牌中消失。
热热闹闹的北大六道街
南北大六道街的第一家扒肉馆是李家扒肉,最有名的是张飞扒肉。张飞扒肉的老板叫张飞,1980年代,张飞出门市房,国华饭店的李树林师傅出技术,合伙开了张飞扒肉馆。合作三四年,李师傅撤出,张飞雇师傅接着干,干成了哈尔滨店面最大的扒肉馆。
南北大六道街上,有张飞、李家、小二、老任、德昌、姚记六家扒肉馆。都是十几二十几年的老店,都有自己家的回头客,生意都不错。价格家家相仿:扒肉十块钱,狮子头十块钱,最便宜的豆腐锅五块钱,砂锅狮子头十五块钱。
扒肉店缺不了的,一个是酸菜,一个是蒜苗,都是最解油腻之物。“你要是在市里其他地方吃不着蒜苗,来这条街肯定有。”坐在店门口的谢国滨说完这句话,一扬脖把玻璃杯子里的茉莉花茶喝下。对面,1930年代修建的基督教堂内,传来阵阵音乐,夕阳斜射过来,他身后老房子上挂着的“历史建筑”的黑色牌匾,一下亮了起来。
坐在店前自斟自饮的谢国滨
店内的小炝菜
狮子头豆腐砂锅
价格单
煮砂锅
卢松松博客大全进来的,网站内容还不错,有机会一定去哈尔滨旅游下, 😉 支持下博主大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