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来到江边码头。岸边渺无人迹,四下一片静寂,耳边能听到的只有哗哗流淌的江水。
边防哨所前,几位战士坐在马扎上学习,专心致志的劲头不亚于高考前的学生。从战士们身边走过,瞄了一眼,原来他们是在背作战手册。一位小战士见有人过来,抬头笑了笑,然后继续当他的“低头族”。
边防哨所几百米外,矗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建筑。近看,是瑷珲老海关遗址。房舍由青砖垒筑,正中一扇拱门,上嵌几排黄铜铆钉,给人一种威严感。大门两侧各有一个略小一点的拱形门,中间有青砖门柱相隔。大门上方呈牌楼状,檐头为波浪式造型,窗户为拱形,整体建筑风格极具艺术感。
迈进大门,发现屋内堆满砂石木料,无处下脚。一位装修工人说,这里要建海关博物馆,年内开馆。他们的任务是修旧如旧,恢复原貌。
史料记载,瑷珲曾是黑龙江流域最大的对俄通商口岸,海关建于1909年,关址设在古城东门外临江码头处,与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房址原为当地一家有名的商号——惠恩堂。1912年,海关迁往黑河,此处改为分关。1921年,瑷珲分关升为独立关,直属北京总税务司。“九一八”事变后,瑷珲海关闭关。解放后,海关房舍被挪作他用,门楣上至今留有“人民公社”字样。
几缕枯草从檐头露出,随风晃动。一起晃动的,还有这幢老建筑的百年光阴。
瑷珲虽为弹丸之地,但在地理学上却赫赫有名。1935年,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根据他的考察提出,在中国地理版图上,可以划一条从东北瑷珲到西南腾冲,大致呈45度的斜线。线东南人口稠密,以农耕经济为特征;线西北人口稀少,以游牧经济为特征。就土地面积和人口比例看,线东南以44%的面积集聚了94%的人口。该观点一经提出就引起国内外地理学界的重视,将这条地理线命名为“胡焕庸线”,又称“瑷珲-腾冲线”。
时至今日,胡焕庸线中提出的规律仍然没有被打破。按照《中国国家地理》主编单之蔷的说法,胡焕庸线不光是人口地理的分界线,也是自然景观的分界线:线东南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特征,线西北以草原、沙漠、戈壁、冰川和雪域高原为特征。我对单先生的说法深有体会,胡线两侧我去过多次,对这种反差感受深刻,特别是到了大西北,有震撼的感觉。
由于地名改变,“瑷珲-腾冲线”的叫法先后被改为“爱辉-腾冲线”,“黑河-腾冲线”。瑷珲地名的恢复,也使地理学上这条重要分割线的叫法回归本源,在户外领域兴起了一股“胡线”热。2016年第10期的《中国国家地理》徒步专辑曾刊载专文“走胡线”。这条线从东北瑷珲至西南腾冲,全长近5000公里,从寒温带到热带,跨越万水千山,是一条非常有特色的徒步线路。
我3年前去过西南一极的腾冲,这次又到了东北一极的瑷珲,也算完成了一次有特色的极地探索。如果有关部门能在这两个极点分别立一块地理标志,与人文历史展示相配合,效果会更好,也更有意义。
选自作者游记《一路向北》(人民交通出版社),略有修订。文中照片均为作者实地拍摄。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