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什切青哈尔滨同乡会部分成员合影
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参加老年运动会
年轻时参加跳高比赛 / 波海滨图书馆提供
对大部分哈尔滨人来说,波兰城市什切青还有点陌生,可是在什切青,却有一个叫“哈尔滨人同乡会”的组织在波兰什切青。这些自称“哈尔滨人”的同乡会会员,个个金发碧眼,他们说不好汉语,却视彼此为“老乡”,经常亲热的聚在一起,吃饭、聊天、打麻将。他们,是曾经生活在哈尔滨的波兰侨民。虽然半个多世纪前,他们便陆续回到波兰,可是他们一直把哈尔滨视作自己的故乡。
什切青是拥有“哈尔滨人”最多的波兰城市,而最初把他们凝聚在一起的是一名叫做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的医生。关于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的生平,中波友好协会会长芭尔芭拉女士发来了详实的介绍,波兰语翻译家张振辉教授帮助我们翻译成了汉语。
世界级健将,从哈尔滨“起跳”
在1951年波兰全国运动会上,25岁的英俊青年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拿到了跳高亚军。对于波兰人来说,这个陌生的小伙子算得上一鸣惊人。可事实上,他早在少年时代就表现出了出众的跳高天赋,只是那个时候他人在哈尔滨,并且是当时哈尔滨的全市跳高冠军。
回到波兰以后,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依然活跃在跳高赛场上,曾是什切青大学生体育联盟和建筑师运动俱乐部的代表,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拿回的奖牌够堆一座小山。尤为难得的是,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把这个挑战极限的运动保持了一生。步入晚年之后,他继续在田径场上创造传奇:他创造过好几项老年全国纪录;在斯洛文尼亚举行的世界老年人运动会上,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在80至85岁老人的跳高比赛中获得亚军;在欧洲的老年人运动会上,他也获得过银牌和铜牌。
中东铁路上的“波二代”
中东铁路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而波兰人在其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曾回忆说,第一个来这里进行考察的是亚当·希德沃夫斯基工程师率领的考察团,他们考察过松花江沿岸一带,在那里建了居民区,并开始了这条铁路的修建。“哈尔滨的波兰侨民营最多的时候有近一万人,非常热闹。”
当时在哈尔滨有波兰饭馆、波兰学校和教堂,哈尔滨的波兰侨民受过良好的教育,其中有很多人是工程师和医师。还有些男人来自波兰的沙俄占领区,参了军,被遣送到这里,参加了中东铁路护路队,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的父亲斯坦尼斯瓦夫·斯佩哈尔斯基就是其一,他出生在波兰农村,1912年参加沙俄的军队,后来到了哈尔滨。
斯坦尼斯瓦夫·斯佩哈尔斯基服了5年兵役后便留在哈尔滨,开始在一个修建铁路的企业里工作,后来担任过火车司机的助手。1918年,他和一个俄国女人结婚,婚礼是在哈尔滨一个罗马天主教堂里举行的。他们生了三个孩子,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夫斯基1926年出生,是最小的一个。
1932年,斯坦尼斯瓦夫·斯佩哈夫斯基在哈尔滨退休后获得丰厚的回报,他用这笔钱在城郊买了一栋房子和一片不大的农田。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回忆说,他曾在哈尔滨叫显克微支的波兰小学和中学里学习,1945年9月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苏联红军进入哈尔滨后,这所大学只准俄国人和中国人工作和学习,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只好转入一所中等医科学校,毕业后获得了助产士学位,进入哈尔滨一家医院的皮肤病和性病科工作。
什切青的“哈尔滨名医”
从1949年开始,在哈尔滨的波兰侨民陆续离开,波兰侨民营只剩下1500人,很多人已经没有工作。据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回忆,就在这一年,波兰侨民有过两次大规模撤离,他跟随父母一家12口人,于1949年7月回到波兰,坐火车走了一个月。之后他们就来到了什切青,因为他们喜欢海边。刚回去的时候他们连房子都没有,临时住在帕普罗奇街的一栋房子里,后来才有了永久的住所。
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想在医学上继续深造,恰好这时波兰高等教育部有一个政策,凡是从中国回来的波兰侨民,都不用经过升学考试,就可以直接进入什切青海滨医学院学习。于是过完假期,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便进了这家医学院。求学期间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遇到了爱情,与一个口腔学专业的女同学玛丽娅相识相爱。1954年1月,他们举行了婚礼。夫妻俩志同道合,毕业后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治病救人的工作中。
妻子玛丽娅在海滨医学院口腔系担任助教,后来去法院做了法医。列奥拉尔德·斯佩哈尔斯基是一名出色的医生,不但掌握五种医科的专业知识,还精通好几门外语,包括在哈尔滨学的中文和日文。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最初想当儿科医生,毕业后还在医院的儿科实习了两年,可是最终他成了一名肺病治疗专家。他先是在什切青的登布诺行医,那座小城里算上他只有两个医生,他每天忙得团团转。几年后,他回到什切青市,进入一家防治肺病的诊所,后来他转到雅诺希卡街上一家新建的医院,还是主治肺病。从1967年开始,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开始担任院长。
早年在中国生活的经历让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对中医很感兴趣,也颇有研究,1968年他拿到了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也和针灸有关。后来,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还参加过两次有关针灸的国际交流,一次在利比亚,另一次在尼日利亚。1968年,他作为波兰的代表,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世界针炙治疗研讨大会。借着这次开会的机会,他向大会组织者表达了想回“老家”哈尔滨看看的愿望,最终他如愿以偿。
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的父母都很高寿,父亲活了102岁,母亲活了90岁。父母结婚70周年的时候,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在教堂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庆典。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的两个儿子也很优秀,大儿子沃伊切赫是什切青工业大学研究生,在什切青旧城开了一家私营公司,小儿子格热戈日是一名经济学家,两年前被波兰共和国总统授予荣誉教授称号,曾在多个城市的大学里任教。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夫妇还有两个孙女和三个孙子。1992年,当了25年院长的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退休。
成立同乡会,遥望哈尔滨
“年纪越大,越爱想以前的事。”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这样表达自己对哈尔滨越来越深的思念。“我们要永远保持对遥远的哈尔滨的记忆,因为它在我们的整个一生中,都留下深深的印记。我们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中小学时代,波兰中学是哈尔滨教区的一个神父办的。哈尔滨当年是个国际城市,我们与中国人和睦相处,关系十分友好。还记得当年我们在哈尔滨过一些波兰的传统节日,当我们的游行队伍走过布置得很漂亮的哈尔滨大街时,街上的市民会主动给我们让路。”
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的“哈尔滨情结”最后演变成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把所有过去在哈尔滨居住过的波兰侨民召拢来,开展一些纪念活动。这个想法得到了中国驻格但斯克领事馆的支持和帮助。1987年11月7日,隶属于波中友协的“哈尔滨人同乡会”成立,最初成员约150人,总部就设在波兰什切青市,旨在联系波兰“原居哈尔滨人”,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也责无旁贷地成为首任会长。
哈尔滨人同乡会现有会员30人,最大的已经90多岁,最年轻的也快70岁了。同乡会每年都会在什切青的中餐馆聚会两次,而参加的会员不仅仅来自波兰,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在哈尔滨居住过的波兰侨民。对于一些年事已高、居住较远的“波兰哈尔滨人”,同乡会一直与他们保持着通信联系,比如格罗霍夫斯基先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加过盟军反法西斯的诺曼底战役,也因此获得了反法西斯荣誉勋章,虽然远在美国旧金山,却是同乡会的“老会员”了。
为了纪念波兰人在哈尔滨生活的那段历史,什切青市区的一个街名被命名为“波侨环岛”。2015年3月6日,召集人在环岛旁举行了揭幕仪式,许多波兰“哈尔滨人”的第二代、第三代前来参加,回忆起当年在哈尔滨的岁月,这些侨民和侨民后代都感慨万千。在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等同乡会成员的推动下,什切青的侨民与“失联”多年的故乡哈尔滨重新建立了联系,最近两年,两座城市的政府间互访和民间交流越来越多。2015年10月,由波兰的哈尔滨人同乡会副主席扎基夫斯基·泽吉率领的原居哈尔滨外国人代表团一行7人,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哈尔滨,遗憾的是,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已无法同行。
2015年5月19日,列奥纳尔德·斯佩哈尔斯基因患癌症去世。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曾经接受过媒体采访,用他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故乡哈尔滨的思念,那也是这个波兰老人给予故乡的最深情的回眸:“我常常在梦中,看到我的哈尔滨,在那个我们建起的中国大厦里,就是我的家。让我们一起跳舞,一起唱歌,歌唱那美好河山,歌唱兴安岭,歌唱松花江。”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