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走进八岔赫哲族乡,悠扬的《乌苏里船歌》不时飘入耳中。
在八岔,我遇到了老冯。虽为汉人,但老冯却偏爱赫哲族文化,不久前投资成立了赫哲部落旅游产业文化公司,着力开发八岔岛,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一个展示赫哲族渔猎文化的休闲基地。
八岔赫哲族乡乌日贡广场
说起八岔岛,年纪大一点的人都不陌生。1969年7月,一艘苏联巡逻船侵入中方八岔岛水域,被知青民兵击沉,史称“八岔岛事件”。这场冲突的激烈程度不如珍宝岛,但却使这个原本无名的小岛出现在世人面前。
八岔岛由十多个岛屿组成,岛上生态原始,湿地遍布,动植物繁多,四周水域辽阔。中苏关系紧张时期,八岔岛一直作为边境地区管理,如今到了和平年代,这块岛屿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极具潜力的旅游景点,这是当初谁都想不到的。
在老冯的引领下,我们的快艇驶离江岸,风驰电掣般朝八岔岛驶去。太阳渐渐西沉,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斜照在江面上,泛起金黄色的波光。期待能够看到渔船,感受一下渔民撒网捕鱼的场景。老冯说,这要看运气如何,今天的天气不是很好,能否看见不好说。
一对赫哲族夫妇在江面上收渔网
话音儿刚出口,还没等落到水面上,就听有人喊:“渔船!”抬眼望去,远处江面上,一艘渔船正朝我们驶来。原来,这艘渔船是要过来收网。
这是一艘铁皮渔船,又叫机动丝挂子船,由柴油机驱动。男人站在船头收网,女人坐在船尾持舵,夫妇二人的身影映在水面上,随着波浪一起微微漾动。船在江上,人在画中。渔民熟练地两手倒换着,将由尼龙胶丝线织成的渔网一把一把收到船上。他在收网的同时,细心观察渔网是否有损坏,一旦发现网上有树枝水草,就会小心翼翼摘下,丢回江中。
渔网少说也有几百米长,收网过程前后用了十多分钟。遗憾的是,自始至终,渔民的网上没见到一条鱼。“几天前刚刚涨过水,鱼都潜伏在水底下,不肯出来。”渔民一边收网,一边对我们说。渔民说这话时,显得十分坦然,似乎是在告诉我们,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是啊,有得有失,有丰有欠,自然规律,概莫能外。
老冯开发的地块是八岔岛屿中的一部分,称二道江滩。这里原本是个打鱼点,三五户人家,六七条船。岸上,一面蓝色的旗子高高飘扬,在为过往渔船指引航向。旗子上面写着“赫哲部落”四个大字。老冯说,这是他们的岛旗。岛上,有渔民在晾晒渔网,有民工在修房建屋,见到我们,热情相迎,憨厚有加。
按照老冯的设想,这个基地建成后,游人上岛可以住进地窨子旅馆。夏天随赫哲渔民到江上撒网捕鱼,傍晚时分,围着篝火烤塔拉哈;冬天,可以在封冻的江面上坐狗拉爬犁,随赫哲渔民冬捕。冬捕,就是用铁质冰穿在江面上凿出冰眼,捞出冰块,然后把渔网放下去。与夏天的撒网捕鱼相比,冬捕完全是另一种风情。
赫哲人吃鱼很有讲究。烤塔拉哈,就是将鱼肉切成块,连同鱼皮一同放在火上烤,待半生不熟后取出,沾上调料食用。晚饭时,看到端上桌来的一盘烤塔拉哈,大家有些犹豫。女老板笑着说:“尽管吃,这些鱼都是野生的,刚刚捞上来,没有污染,不会吃坏肚子的。”我出门一向注意保护肠胃,不敢胡乱吃东西,听老板这么一说,还是忍不住尝了一块,感觉味道确实鲜美。
《山海经》中称,大荒之外有个“衣鱼”部落,专家考证,这个部落就是生活在黑龙江畔的赫哲族。穿鱼皮衣服,乍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在八岔乡赫哲族伊玛堪传习所,一个充当讲解员的女学生指着一件鱼皮衣服对我们说,这种衣服穿起来很舒服,因为鱼皮要经过晾干去鳞、反复捶打,也就是熟皮鞣制的过程。熟好的鱼皮不仅柔软,而且没有鱼腥味。除衣料外,衣服的扣子是用鱼骨磨制的,缝线是用鱼皮拉制成的。
除衣服外,赫哲人还用鱼皮制做挎包、烟袋包等日常用品,上面绣有花鸟鱼虫,精美异常。赫哲人习惯在腰带、袜子和头巾上装饰一些动物图案,如蟾蜍和蛇。他们相信,一旦生病或者面临危难,通过臆想就可以驱走妖魔鬼怪,消灾解祸。
左:用鱼皮制作的烟袋包;右:打猎归来,桦皮画。
鱼皮衣服制作工艺复杂。一件女式上衣和一条裤子要50多条鱼,一件男式上衣和一条裤子要120多条鱼,即使一个人每天专心缝制,也需要两个月的时间。“现在会做鱼皮衣服的人已经不多了,也没有人穿这种衣服了,制作出来主要作为工艺品展示。”女学生对我们说。
随着时代的变迁,赫哲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起变化,赫哲族与汉族已经深度融合。来到赫哲族82岁老人尤桂兰家,庭院一侧种满鲜花和蔬菜,二层房屋与汉族人家的房屋几乎完全相同。如果不是门廊上的那个赫哲族标志,看不出这是赫哲族人家。
“赫哲人现在不光打鱼,也开始种庄稼、做生意了。”尤桂兰老人的儿媳妇尹春霞对我说。
选自作者游记《一路向北》(人民交通出版社),略有修订。文中照片均系作者实地拍摄。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