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远有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少有人知。但它在历史上却赫赫有名,它就是东北亚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莽吉塔古城。
西汉时期,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陆上丝绸之路;明代,有郑和七下西洋,开辟了通往印度洋和非洲东海岸的海上丝绸之路。但很多人不知道,与郑和同时期,还有一位名叫亦失哈的朝廷命官,十上东北,开辟了一条通往库页岛和北海道的丝绸之路。
朱棣登基后,在经营南洋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寒冷的东北。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朱棣下令在东北地区筑驿道,设驿站(即海西东水陆城站)。驿站沿松花江和黑龙江一字排开,南起松花江支流拉林河畔的底失卜站(今双城市境内),北止黑龙江入海口处的满泾站(今俄罗斯特林)。在2500公里长的驿道上,共分布有45站。每隔几站还要设立一城,共10城。其中抚远有一站,称药乞站,位置在黑瞎子岛上。抚远还有一城,即前面提到的莽吉塔古城。
两年后,在松花江上游一个叫阿什哈达的码头,25艘木船扬帆起航,沿松花江和黑龙江顺流而下。船上满载丝绸、布帛、粮食和器具,随船官兵1000多人。率领这只船队的是朝廷命官亦失哈。亦失哈是海西女真人,年少入宫,因聪明伶俐,得到赏识,步步高升。
阿什哈达即今天的吉林市,明朝时期北方造船厂所在地。我曾寻访过这处遗址,在江边见到两块摩崖石刻,上面的文字表明,这里就是当年辽东都指挥使刘清领兵造船的地方。
阿什哈达船厂旧址,今吉林市松花江边
亦失哈船队的目的地是黑龙江入海口,任务是奉旨设立明朝最北部的官府——奴儿干都司,管辖黑龙江、精奇里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及库页岛。身为女真人的亦失哈心里明白,塞北蛮荒,路途凶险,人悍好斗,前程难料。但出人预料的是,他的旅程非常顺利,几乎没有遭遇任何抵抗。显然,那些土著人是第一次见到这样浩大的阵势,自然恭敬有加。比起1500年前张骞出使西域时在河西走廊被匈奴扣留,时间长达十年之久,亦失哈一行要幸运得多。
抵达奴儿干后,亦失哈以“柔化斯民,宣示国威”的姿态,召见当地土著首领和居民,“赐男妇以衣服、器用,给以谷米,宴以酒食”,受到欢迎。此行使亦失哈开阔了眼界,也增加了他控制该地区的信心。
次年春,亦失哈第二次巡视奴儿干。这一次,他带来一批工匠,在奴儿干建起一座寺庙,起名永宁寺,祈愿该地区永久安宁。他还渡过鞑靼海峡,登上库页岛,宣示朝廷对当地苦夷首领及居民的关怀。
公元1432年,亦失哈第十次也是最后一次前往奴儿干。与第一次出行相比,亦失哈的船队要排场得多——大船50艘,官兵2000人,均翻了一番。一路上旌旗招展,浩浩荡荡,皇家气派尽显无余。
在奴儿干,亦失哈发现永宁寺被吉列迷人毁坏,现场一片狼藉。亦失哈以宽容的姿态,对肇事者进行安抚,随后对寺庙进行重建。当地民众感恩不尽,顿首叩谢,表示永远臣服。两次修建永宁寺均立有石碑,这是中国对该地区行使主权的证据。也许后来的俄国人对此忌讳,将石碑挪到了海参崴。清代地理学者曹廷杰曾专程前往黑龙江入海口处考察,拓下两块石碑的碑文,为后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重要参考。
亦失哈的柔化政策深得人心,在他的影响和劝说下,海西、建州、野人女真首领纷纷归附。他们携带毛皮和人参,沿着亦失哈开辟的路线,前往中原纳贡。由于朝廷采取了赏大于贡的政策,并允许朝贡者在京师从事贸易活动,使朝贡者尝到了甜头。一时间,由白山黑水至中原大地的道路上,“借贡兴贩”者络绎不绝,贡道变成了商道。
三江平原,千鸟湖湿地
清代,东北亚丝绸之路进一步延展,方式变成了“贡貂赏乌绫”,即朝贡者向清政府贡献貂皮等土特产,获得乌绫赏赐。乌绫是满语“财帛”的意思。每年春暖花开,江面通航之际,黑龙江中下游50多个部族的朝贡者便纷纷驾驶木船,来到三姓副都统衙门,贡上貂皮,获得乌绫。冬天,则有马拉雪橇和狗拉爬犁奔跑于江面之上,人欢马跃,一片繁忙景象。
三姓副都统衙门的住所在今天的依兰。在依兰历史文化广场,我看到当地文物部门将历代官府大印造型一一排列在长廊前面,颇有创意,遂将其中的“三姓副都统之印”拍了下来。
来自中国内地的丝绸通过“山丹贸易”又辗转流传到了日本。“山丹”是北海道人对黑龙江下游少数民族的称谓。北海道人通过以物易物获得中国丝绸,然后将其运往日本本州。过去,日本称北海道人为虾夷人(阿依努人),由此,中国丝绸到本州后,有了一个怪异的名字——虾夷锦。吉林省社科院学者杨旸曾在北海道的一家博物馆发现一幅丝绸织物,上书:“苏州织造臣曹寅”。曹寅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爷爷。这一事实说明,东北亚丝绸之路源远流长。
贡貂赏乌绫和山丹贸易连接起一条比明代更长的“东北亚陆海丝绸之路”。这条道路的大致路线是:北京-辽河流域-松花江流域-黑龙江流域-库页岛-北海道-本州。这种贸易活动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叶,也就是中俄《北京条约》签订,黑龙江下游地区被俄国占领之后。
选自作者游记《一路向北》(人民交通出版社),略有修订。文中照片均系作者实地拍摄。
很漂亮的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