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而传入哈尔滨的。坦率地说,将哈尔滨的电影起源准确地定于1899年1月6日俄国人在哈尔滨香坊设置铁路俱乐部的建成时间,这实际上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测,尚无实据(书证或物证)来证明,仅是推断而已。况且,俄罗斯引入电影的时间虽早(1896年5月4日),但最初几年里由于影片的内容和艺术水平都还很低,一般只是在咖啡馆、游艺厅和餐厅里放映,还进不了一些高级的场所。而哈尔滨首家专业电影院出现的确切文献记载是在1905年12月25日,俄国随军摄影师潘捷列依蒙·瓦西里耶维奇·科勃采夫(1864——1935)在位于中国大街(现中央大街)与石头道街(现西十二道街)交角处开办的“科勃采夫法国电影园”,这是哈尔滨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专业电影院。
潘捷列依蒙·瓦西里耶维奇·科勃采夫
毋庸置疑,中东铁路的建设成为哈尔滨这座城市历史的开端。据史料记载,哈尔滨开埠之初主要是道里、南岗、道外三个城区,三城区彼此呈三角状相互连接分布。道里、南岗作为中东铁路附属地由俄国人管辖,也是俄国人及外国侨民的聚集区;道外是中国人管辖(清末民初),是中国人的聚集区。由于电影是由中东铁路传入的,加之受管辖范围的影响,电影的传入和电影业的发展最初只是在俄控的道里与南岗区域内。早期的哈尔滨电影业,从引入开始的几年一直都是由外国人把控着,包括电影院的开办、制片、发行、放映等。1905年科勃采夫创办了第一家电影院,1908年俄国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著名电影经理人М.Я.阿列克谢耶夫在哈尔滨创建了第一家电影公司——远东影业公司。同年,山东省福山县八角村的朱安东(1891——1951)闯关东来哈,进入远东影业公司学习打电影(放映电影),就此而成为哈尔滨历史上第一位国人电影放映技师,这也是哈尔滨乃至东北地区中国人接触电影业的开始。而中国人自己独立开办电影院,是在距1905年俄国人科勃采夫创办第一家电影院十年之后的1915年。1915年国人王佩萱在道外开办了哈埠历史上第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专业电影院——王佩萱电影园。
朱安东
在电影被引入的早期,中国人把电影叫“活动影戏”、“电光影”或“电光影戏”,专营放映电影的场所叫“电影园”,影戏兼营的叫“影戏园”,电影与茶社兼营的叫“电影茶社”,放映电影叫“打电影”,放映技师(放映员)叫“司机”。
从1905年至1915年的十年中,俄控的道里、南岗两区域外国人开办的专业电影院(不包括俱乐部)已达十一家之多。在道外,自1915年王佩萱首创电影院后的第二年末,即1916年12月3日午后二时,原在远东影业公司工作了八年(1908~1916)的朱安东辞职,在道外升平二道街开办了“吉江电影茶社”。两天后的12月5日,同是山东福山人的陈云五,在道外北三道街路西的五云阁三楼开办了“五云阁影戏园”。
奥连特电影院建于1908年。1911年至1916年朱安东在此放映电影
由于俄控的道里、南岗是外国商人、高级职员、知识分子、官员、富豪的集中区域,经济条件好、消费水平高,尽管当时的电影票价昂贵,但是电影的发展市场前景良好,包括专业电影院和俱乐部的发展数量颇为迅速。与之相比,已进入民国初期的道外,其居民构成主要以闯关东、做小买卖、打工苦力、三教九流等组成,无论是经济条件、消费水平,还是文化层次与欣赏水平,都与道里、南岗差别较大。用句老话来形容彼此的差距是:“道里是人间,南岗是天堂,道外是地狱。”在这种环境氛围状况下,国人电影业的发展迟缓与曲折是可想而知的。
值得一提的是,道外第一家“王佩萱电影园”与“第二家朱安东的“吉江电影茶社”为我们留下些许起伏不定的经营状况,而第三家陈云五的“五云阁影戏园”则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由当地官方经办的《五云阁影戏园简章》。这是黑龙江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最为完整详实的电影院简章,距今恰好是一百年,非常珍贵!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份简章内披露了一条当时在道外中国人以特殊方式欣赏电影的信息。
一百年前的哈尔滨如何欣赏电影?俄控的道里、南岗区域未见异常,买票入场欣赏消费,正常现象,与今无异。而民国管辖的道外区域开办的电影院,欣赏电影竟然是以“男女分座,警察弹压,不能混杂”的特殊方式。男女有别授受不亲,即使是夫妻或恋人一同看场电影也不能同排并坐,否则有伤大雅,是不被允许的。这则记录来自1916年11月2日滨江警察厅向滨江道尹公署呈文《五云阁电影戏园简章》。该简章明文“第五条,剧场内设男女座以免混杂”。“第六条,剧场内设警察监视座。”这是当地官方颁布制定而要求行使的行业规则,意味着之前开办的王佩萱电影园、吉江电影茶社等以及后来开办的,均属此例,并非只是五云阁影戏园一家所特有的现象。而“剧场内设警察监视座”,则是说警察署随时酌派警察稽查“弹压”(严格管制、监控),其职能主要包含治理地痞无赖无票而强行闯入的,检查所映影片有无违禁内容的,也包括监督男女分座是否有“混杂”的行为的,等等。这也是迄今为止记载当时哈尔滨民国辖区内电影观众非常特殊的观映方式的唯一历史记录。对照现在,这种“男女分座”的特殊欣赏电影的方式,的确有些荒诞可笑,却又是不争的事实。若不是现存的这份当年电影院简章里含有一点这样的记录,那么百年后的今天,可以说,没人会留心注意到当年会是存在这一如此奇特的景况。
一百年前,对于现在五十岁左右的人来说,也就是前三代人那时所经历的事情,并不是很遥远。况且,当时是民国时期,封建帝制已被推翻了好几年,人们的思想状态、社会意识应该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观。同时民国管辖的道外与邻近的俄控道里、南岗在人员流动、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上,都会彼此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道里、南岗这些外国人开办的电影院里,并没有“男女分座”之要求。而道外竟是如此,何也?
其实,“男女分座”欣赏电影,是民国初期继续沿用晚清(1911年 6月)政府颁布的《取缔影戏条例》中内含的“男女必须分座”之规定。此条例在全国范围内遵照执行,并非某一地,且一直沿用至民国初期。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一百年前的哈尔滨出现的这种“男女分座”欣赏电影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而在此之前,清代有个规矩,女子是不得进戏院看戏的。相比之下,“男女分座”的出现又不能不视为是当时的一种社会历史进步的表现。
百年前哈尔滨看电影这种“男女分座”的景况具体持续了多久?不得而知。但在1923年8月23日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制定颁布的第一部管理电影院的专门法规——《特区电影院暂行规则》来看,包括后来的一些相关的管理规章,警察到电影院“稽查弹压”的条款依然保留着,但“男女分坐”的明文规定不见了,说明这种现象已经不存在了。就此而言,这比国内其他一些地方取消“男女分座”的陋习要早一些。理由很简单,邻近的道里、南岗俄控的区域内,电影院没有“男女分座”的限制,彼此既不远又没有“出入境”的限制,来往自由,想去就去。仅此,电影院“男女分座”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就形同虚设。其二,当时的社会时局动荡不安,军阀割据、各自为政,以实用为主而取消“男女分座”的苛求,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发表于《哈尔滨史志》2017年第一期,标题有改动。)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