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往事(二):东宁要塞

80年多年前,东宁不过是东北大地上一个寂静萧条的小县城。绥芬河在它的身边静静流过,无人注意它的存在。

突然有一天,这里涌来大批全副武装的日本关东军,沿中苏边境全线布开。随后,又有一批批的劳工在日本兵的押解下进入深山,不再露面。日本人要干什么?无人知晓。

几年后,当地老百姓才从断断续续透露出来的消息中得知,日本人要在这里修筑军事工事,它的正式名称是东宁要塞。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沿边境修筑了15处军事要塞,东宁要塞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处。东宁北接中东铁路,南临图们江,东距苏联远东最大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200公里。在日本人眼里,这里进可攻退可守,是与苏联军队对峙的最佳地点选择。

据后来透漏出来的消息,关东军在东宁要塞驻扎的人数,最多时达到13万人。而当时,东宁全县的总人口不过3万多人。日军部队包括三个师团,1个独立旅,1个国境守备队,有中将2人,少将11人。日军兵种齐全,包括步兵、骑兵、炮兵、装甲兵、航空兵、汽车兵、卫生兵,等等。

要塞规模庞大,正面宽110多公里,纵深50多公里,北起绥阳镇的阎王殿,南至大肚川镇甘河子。已经查明的地下要塞有10处,配套设施包括10个飞机场,400多个永久性工事,45处野战炮阵地,以及公路和铁路。日本人自诩,东宁要塞是坚不可摧的“东方马其诺防线”。

那个年代,修筑这样一座军事设施,需要投入的时间和人力可想而知。我们现在知道的是,这处要塞的修筑用了10年时间,从1935年到1945年,动用了17万中国劳工。这些劳工中有百姓,也有战俘。他们每天在军刀、皮鞭和狼狗的威胁下,从事不堪重负的苦役,大多数人都没能活着出来。

1945年8月8日,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对日宣战。8月9日零时,苏联红军对东宁要塞发起进攻,打响远东战役第一枪。开战前两天,苏军向要塞群进行了地毯式轰炸,丢下7000吨炸弹。在强大的攻势面前,日军死伤惨重,大部向吉林方向撤退,但仍有一小部分日军困兽犹斗。

8月15日,日本天皇下诏书宣布投降,据守要塞的日军不知道这个消息,仍在负隅顽抗。苏军久攻不下,不得已,用飞机将已经投降的日军军官河野贞夫运来,向固守要塞的日军传达天皇旨意。这时,900多名日军才打着白旗、抬着尸体走出暗堡。这一天是1945年8月28日。

东宁要塞群中,目前只有勋山要塞对外开放。遗址处立有一块低矮的石碑,上面刻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战场”字样。此前,我去过虎头要塞,那里竖有一个高大的纪念碑,上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看介绍,虎头要塞被攻克的时间是8月26日,如此说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结束地应当是在东宁。

8月盛夏,烈日当头。走进暗堡,潮湿阴冷之气顿时扑面而来,如同进入喀斯特溶洞。不同的是,喀斯特溶洞是天然形成的,而眼前的暗堡是人工开凿的。进入暗堡,如同进入迷宫,里面纵横交错,如果没有指示牌,百分之百会迷路。暗堡内功能齐全,指挥所、弹药库、电机房、通风井、无线电室、铁车库房、炊事房、医疗所、寝室、浴室……一应俱全。

广场上矗立着一座苏军烈士雕像,这名战士名叫菲而索夫·亚历山大·雅科夫列维奇,1925年生于梁赞州一个农民家庭。在攻克东宁要塞的战斗中,这名苏军下士第一个突入日军永久性火力点,用胸膛挡住日军枪眼,英勇牺牲。没来东宁要塞之前,只知道中国志愿军中有个堵枪眼的黄继光,没想到苏联红军中也有黄继光式的英雄。

爬上附近的一座小山坡,沿着坎坷不平的山路行走,没多远就能遇到一处要塞的配套设施:战壕、掩体、碉堡、炮台口、瞭望哨、出入口、发电竖井、蓄水池、劳工棚、狼狗圈……

“这下面都是空的,里面大着呢,一天都走不完。我在这里这么多年,都没走遍。”一位管理员说。

站在山顶,朝远处瞭望,四周群山起伏,逶迤连绵。谁能想到,在这片葱绿密林之下,竟隐藏着一个曾经是亚洲最大的军事要塞。

选自作者游记《一路向北》(人民交通出版社),略有修订。文中照片均为作者实地拍摄。

刘文军

网名“好望角”。生于小兴安岭林区,本科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徒步网理事、国际古道网理事、中东铁路历史研究学会会员、大话哈尔滨网站专栏作家。出版游记《边缘旅行》(入选“2016年十大旅游图书”)《西域游历》《一路向北》《丝路漫记》。联系方式:QQ2677018332。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