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灭掉渤海国后,改渤海国为东丹国。两年后,东丹国南迁,上京龙泉府被付之一炬。大火究竟烧了多少天,都烧掉了些什么?谁也不知道。今天,要想找到一点当年渤海国的蛛丝马迹,非常困难。
有学者考证,当年的上京龙泉府具有相当规模。都城由外城、内城、宫城组成,呈长方形,东西宽,南北窄。城区被一条宽阔的大道从中间分割为两部分,这条大道类似长安城的朱雀大道。可以想见,渤海国不仅与唐朝“车同轨、书同文”,在城市建设上也保持着高度的一致。
如今,外城和内城的城墙均已不复存在,保留下来的唯有一段宫城城墙。登上5米多高的楼门,上面有序地排列着一个个圆形的柱础,唯独不见上面的建筑物。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射在城墙上,在地面上拉出长长的影子,放眼望去,残垣、老树、蒿草……一片荒芜。风吹草动,窸窣作响,唯独不见人烟。想当年,这里是喧嚣热闹的大都市,仅次于长安的大都市。
宫城废墟中存有一口古井,人称“八宝琉璃井”。井壁用玄武岩砌成,上部横断面呈八角形。探头下望,已经干枯。契丹人的那场大火没有将其毁掉,也算是一个奇迹。据载,明清时期,这口井的水量十分充盈。明末兵部尚书张缙彦在他的游记《东京》篇里写道:“三重宫殿……八角石井,雨水淳泓,尚可牛饮”。流放途中的他,饥渴难忍,看到如此丰盈的水源,忍不住要像牛一样,狂饮一通。
车子驶入宁安市渤海镇,一座座石雕在街道两旁整齐排列,形似灯塔,像是在列队迎客。这些形似灯塔的石雕就是有名的渤海国石灯幢,它是渤海国时期遗留下来的最有价值的文物。石灯是寺庙里的照明物,即供奉在佛像前的长明灯,石灯幢实际上就是用石头做成的灯罩。不过,渤海国的这个石灯幢可不是普通的灯罩,它还是一件珍贵的佛教艺术品,极具收藏和观赏价值。
兴隆寺,当地人称“南大庙”
在当地老百姓称为“南大庙”的兴隆寺,我一眼就发现了这尊高6米的石灯幢原件。它造型古朴雅致,墩实实实地立在寺内,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历经沧桑,依然完好无损,原因何在?奥秘在于它的材质。原来,它由火山喷发后凝结的玄武岩雕制而成。玄武岩的特点是质地坚硬,周身有气孔,不易风化,是一种很好的建筑材料。渤海国遗址之所以能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功劳应首推这件宝贝。
当1300年前的渤海人点燃石灯的时候,他们照亮的不仅是一座普通的寺庙,也照亮了那片遥远的白山黑水,带给人们的是东北文明的曙光。今天的渤海镇居民用石灯作为路灯,不仅实用、美观,而且代表着吉祥,昭示着东北人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不过,一圈走下来,感觉渤海国遗址的宣传和展示不够到位。城垣遗址可看内容不多,博物馆规模过小,陈列简陋,没有介绍资料。遗址现场异常清静,游人门可罗雀,见不到管理员。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南大庙正在进行修缮,而且采取了边修缮边开放的办法,没有拒游人于庙门之外。
上京龙泉府遗址博物馆
渤海国在东北边疆开发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之一。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族,东北人一路走来,先后建立了渤海王朝、大金王朝、大清王朝,不仅谱写了黑龙江流域的文明,而且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
清代,当那些从内地被流放到宁古塔的官员和文人见到这个淹没在蒿榛草莽间的庞大遗址时,惊愕不已。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这个塞外荒蛮之地,竟有如此高度发达的文明遗存。于是,就有了那些卷帙浩繁的考证、诗歌和游记。
我和很多人说起这个地方,都说听说过,究竟是怎么回事不甚了了。但提起李白戏弄朝中重臣的故事,倒是很多人知道,只是忽略了一个事实——那个风尘仆仆的远方使臣来自“海东盛国”,其都城位于今天的黑龙江省境内。
选自作者游记《一路向北》(人民交通出版社),略有修订。文中照片均为作者实地拍摄。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