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于七十年代末的哈尔滨,我们这代中人的绝大多数,真正对于自己生活的城市开始产生记忆的时间大概是在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这个阶段。虽然我们不曾见过哈尔滨老站的优雅、圣·尼古拉大教堂的宏伟、圣母报喜教堂的坚韧……但那个时代的哈尔滨还保存着各式各样的经典建筑。即便“东方小巴黎”或者“东方莫斯科”的名字大多是从父母或长辈的口中得知,我们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在建筑领域的成就与辉煌。
如果我们有记忆,那城市也应该有属于“她”的记忆。回顾一些老照片,希望能和您重拾那段记忆,一起感受“她”的美好。
红星体育场是哈尔滨开埠以来的第一个体育场,与尼古拉广场附近圈占的约3万平方米的绿地(后改为南岗体育场)服务对象不同。在二十世纪初,中东铁路总工厂(以及三十六棚工厂)也建起来了,这里有三千多名俄国职工(一些职工已携带家眷),所以这个体育场的修建主要是为满足中东铁路总工厂的俄国职工及其家属的锻炼、健身、运动之所。由中东铁路局投资,于埠头区药铺街(现中医街)和商市街(现红专街)的西端,在1907年建成了这个体育场,并由俄国人负责管理。
截于1939年日文版地图(因未见其它地图标注此体育场),受原资料所限,不是很清晰。
俄国人不仅带来外来文化和科学技术,也使体育活动较早地传入哈尔滨。这座体育场周长218米,可以进行田径比赛,最关键的是依托环形跑道筑起了宽4.95米、弯道坡度25°的混凝土赛道,这是中国最早的自行车专用赛道[1],也成为了自行车运动在哈尔滨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在四周设有看台,可容纳观众1000多人。东西两侧看台中间设有检阅台,其后还有网球场数个,另外还建有排球场、篮球场和拳击场等设施,场内可以进行田径、球类、搏击类比赛。此后,有不少人到此锻炼并开展活动。差不多每个星期六,这里都举行周末运动会,运动项目有田径赛、自行车赛;时而还有拳击、篮球、排球、网球等项目比赛。1907年这里举办的一场自行车比赛还被俄人纪实影片摄影先驱科勃采夫拍摄成影片在电影院放映。到了冬季,俄国人人工浇冰,这里又成为冰雪运动的竞技场。
中心场地上不仅有单杠、双杠、篮球架,还有足球球门等器械,还标示出了棒球、篮球、排球的比赛场地(篮球场地左侧,尚有一块深黑色小场地未能辨识),这说明当时这里已经是一个综合性设施齐全的体育场了。俄文注释的大意为:这是隶属于哈尔滨体育协会(1899)的运动场(1907)。1924年庆祝其成立25周年,举行北满运动会。此时为全体运动员进场检阅。 拍摄于1924年8月28日——译文由标准轨迹1435提供
1918年9月,日军驻哈“北满派遣队”强占尼古拉广场,建起打靶场,规定闲杂人等不得靠近。与此同时,又将埠头区的体育场改为“武士俱乐部”。从此,日军全盘侵占了哈尔滨的体育场所。
1920年3月中东铁路工人大罢工后,中国军队解除铁路沿线俄军武装,接管路务。10月31日北京政府收回司法权,颁布《东省特别区法院编制条例》,规定中东铁路附属地改称东省特别区。在先后收回路政、警务等权限后,于1927年先后收回地亩权和教育权,10月从日本人手中强制收回“尼古拉广场”。12月中旬,把日本人从红星体育场驱逐出去,砸烂“武士俱乐部”招牌,更名为东省特别区第一公共体育场。1928年1月以后,地方政府果敢地行使着自己的主权,把所有体育场所收归到哈尔滨人民手中。同时,免去了原来的白俄管理员。选调一中的体育教师张焕龙(长官张焕相之弟)充当体育场的管理员,政府拨款将场地整治一新。招聘各校体育教师为该场业余体育指导员,招收各校学生500余人为会员,凭会员证免费入场活动。
东省特别区第一公共体育场(药铺街大门,也有称药铺体育场)
1928年5月,由东省特别区第一体育场牵头,集中哈尔滨各校擅长球术的教师,组建了东省地区的第一支足球队,定名“滨华”队(哈尔滨华人之意),推选体育场主任张再田为队长,青年会干事屠哲州为干事,该队既为足球队,亦为篮球队,着上白下黑队服,训练场地固定在东省特别区第二体育场(原秦家岗赛马场的一部分,现省体育馆)。该队建立后,经常与在哈的外籍人球队进行比赛。
出自1934年的日本画册
在1930年于杭州举行第四届全国运动会上,哈市运动员再创佳绩,女选手孙桂云、刘静贞、王渊、吴梅仙、肖淑玲被誉为“五虎将”。其中,吴梅仙以四米远的成绩,创造跳远最远纪录;孙桂云当时以十三秒八的成绩,创造了百米最快纪录,故大会以她名字命名了杭州西子湖上的一座桥为“桂云桥”。以上运动员的比赛成就,对当时的哈尔滨人民是极大的鼓舞,推动了社会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1931年8月,教育厅在体育场连续几天召集竞委会、体育研究会人员及部分体育工作者开会,总结杭州、济南大会的获胜经验,研讨部署9月下旬举办东省特别区运动大会和参加10月10日“双十节”在南京举行的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事宜。然而,正在区运动会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之时,从南京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传来一道急电:因北方沈阳“九一八”事变,南方长江泛滥,故全运会停办。
一张有趣的俄侨资料,背景是1937年在体育场内进行的一场运动会。图中前后两位旗手所举的两面旗帜(前为沙俄时期的三色旗,后可能是丹麦国旗,但未能找到相关资料对比),如您知晓,敬请留言告知。
东北沦陷时期,该体育场又被日本人占领,改为道里体育场。此时,道里体育场活动冷落,成了日本军队操练的练兵场。从此,哈市轰轰烈烈,盛极一时的体育运动骤然冷落下来。往日门庭若市、热闹非凡的第一公共体育场也江河日下。
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道里体育场被苏联红军接收。1946年8月20日-25日,市人民政府召开全市联合运动大会,在红星体育场举行开幕式,参加者达2万人。1946年苏军撤走后,交给苏联侨民会管理。改称为“苏侨青年团体育场”。1949年,又由中东铁路局苏联青年委员会管理。1951年,移交市人民政府,易名“红星体育场”。1954年改为“儿童体育场”,一年以后,又恢复称“红星体育场”。1957年,再交由道里区体委管理。
红星体育场中医街大门,越过板障(80年代已是2多高砖墙)可见体育场内的篮球架以及红专街上的鞑靼清真寺——见于周象农老先生博客
红星体育场是道里区最大的综合体育场。解放后,在这里多次举办过全国性的比赛,国家甲级篮球队在这里进行过篮球比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该体育场最繁忙活跃的历史时期。春夏秋三季,中小学校及中小型工厂企业的运动会一个接着一个。冬季的滑冰活动更是如火如荼。
在红星体育场进行的自行车比赛——见于周象农老先生博客
50多年来,红星体育场为当地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提供了良好的去处。区级体育部门还通过训练、培养,向上级部门输送了4000多名体育人才。其中,世界速滑冠军王秀丽、世界短道速滑冠军王雪楠等近百名优秀运动员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大型体育比赛中摘得大奖
90年代中期,仍在承接哈尔滨道里区各中、小学校夏季运动会的红星体育场,在2001年5月,按照全市的统一规划,被改建为休闲广场。根据2001年4月30日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1年21号]决定:“关于新的体育场的建设用地,市政府将在群力新区划出相应土地作为道里区红星体育场专项用地”。可直到2015年,才在群力新区的体育公园内设置相应的体育设施。
百度地图的截图
哈尔滨红星体育场从沙俄修建,到被日本人占用,后又回归人民,经百年风霜,见政权更迭, 历故事无数……作为哈尔滨历史的鉴证,“她”真的需要被“规划”掉吗?虽说城市需要面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改建后的“红星休闲广场”也确实为周边的中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但从休闲广场东面的通江街与中医街的十字路口,到斯大林公园的距离大概为550米,高谊街以西的居民到江边九站的距离也相差无几,那里空间更大,空气更清新,更不会出现休闲广场上广场舞扰民的情况。而休闲广场需要体现的功能完全可以在当时的通江街广场以及斯大林公园呈现出来。
红星体育场当时主要服务的群体为道里区各中、小学校以及居住于周边的青少年、中青年。拆除后,除周边的有关学校外,再无其他场地与设施可供居民使用。“她”不但为哈尔滨培养很多优秀的体育人才,还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更是很多哈尔滨人脑海中不可磨灭的记忆。而作为哈尔滨开埠之后的第一个运动场,体育运动在哈尔滨开展的重要历史遗迹,中国最早的自行车赛场地,就这样彻底地从这座城市消失。
每一个城市的建筑,做为时间、地理坐标和文化符号,都记录着城市人文、历史动态以及发展的脉络,不应该轻易的去折断。红星体育场——感谢你留给几代哈尔滨人的美好回忆。
(文中有部分文字,摘选自原哈市体委史志办主任的《哈尔滨红星体育场的诉说》及小全博客的《消失的道里体育场》,为便于读者阅读,未加以注释,敬请谅解)
1、历史最久的自行车赛车场为英国伦敦的赫恩山自行车场(1891年)。赛道的周长450M,坡度为30°,最早是红色的页岩铺设,1891年被木条代替,1896年又换上混凝土,这里曾经是世界上最快的自行车赛道,很多世界纪录都在这里诞生。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