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铁路寻迹跨境自驾游】这江,这桥,这座城

哈尔滨松花江上并肩而立的新老铁路桥

2007夏天的老铁路桥

这江,这桥,这座城

文图/冰城馨子

所有的远方,都要始于足下。立秋这天,我开始了中东铁路寻迹的旅程。

我的中东铁路寻迹跨境自驾游的起点选择在了最有代表意义的哈尔滨“老江桥”,过去叫滨州铁路桥,现在已是中东铁路公园。

奔着铁路桥方向进入森林街不远就看到鹤然而立的“中东铁路公园”的标志。站在滚滚向前的火车轮的雕塑下,望着通向铁桥沿途公园一路的精心设计,真是让人欣喜又兴奋。

 

我孩子般的在废置的铁路上走平衡木,在“黄继光号”火车头前留景,在火车餐厅上参观了一番,还去了即将开展的“中东铁路印象”馆。最后,踏上改造后的铁路桥,让这颗小有激动的心在松花江上再激荡一会儿。

新建的中东铁路印象馆

还没开馆,先睹为快

太喜欢这样的感觉了,仿佛就坐在江畔公园的咖啡厅里

大桥下停留的火车餐厅

这是我当年走在使用中的铁路桥上拍的

如今的两架桥

旧貌换新颜的铁路桥真是让人欣慰。巨大的钢梁整刷一新,如一个焕发青春的老人深邃而激情;透过透空玻璃栈道,看到老铁路的钢架结构与滔滔的松花江在脚下流过。人们悠然的走在桥上、坐在桥边望风景,浪漫而惬意。我笑调侃这就是哈尔滨的“廊桥”,一座独具冰城特色的钢架廊桥。

于是在这里坐下来,停留片刻。伴着凉爽的清风,抚栏远望、遐想。

这座跨江而过的“老江桥”建造于1901年,是松花江上最早的跨江铁路大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的选址决定了哈尔滨现在城市的位置,以它为界划分出哈尔滨的道里、道外两个区。

巨量的桥桁梁由波兰华沙铁工厂制造,从黑海的敖德萨港装船,行程约2万公里,耗时数月。经一年零四个月的建设,大桥于1901年竣工并临时通车。1962年4月,铁道部对大桥大梁进行更换,在两侧增设1.1米宽有扶栅人行通道。

2014年4月9日22时58分,从漠河到沈阳的2668次列车从桥上通过,这是滨洲铁路桥上行驶过的最后一趟火车。安全运行了113年的老江桥从此不再有火车通过。这座承载着哈尔滨百年历史的铁路桥被哈尔滨人宝贝一样的保存下来,改建成为一座集历史、文化、休闲、使用于一体的主题公园——中东铁路公园。

与此同时,毗邻而建的雄伟壮观的城际高铁哈齐客运专线松花江特大桥开通,全长3460.58米,跨度长626.6米,设计时速250公里。

这是一条创下多个世界之最的中国首条高纬高寒高铁。双桥凌空比翼,宛若长虹卧波。两座铁路桥遥相呼应,成为中国铁路百年发展的见证。

如果说一条中东铁路兴起了一座城市,那么“老江桥”便见证了哈尔滨城市的历史变迁。它像一架巨大的提琴,倾述着中国人许多沉痛的回忆,更合奏了这座城市交响乐雄壮的序曲。

十九世纪末俄国大规模建设西伯利亚铁路,路基铺到了贝加尔湖。1896年,沙俄借着还辽“功劳”,与清政府签下《中俄密约》。其中规定:“为使俄国便于运输军队,中国允许俄国通过黑龙江、吉林修筑一条铁路至海参崴。”,中东铁路公司有权“无条件和绝对地管理自己的土地和建在这块土地上任何形式的设施”,经营权为80年。1905年《东省铁路建设报告》载:“修建中东铁路的总投资254,314,385卢布”,大部分资金来自对中国的掠夺。

当时的香坊是一个有十几条街巷的中式小城。1898年起,伴随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开始大规模城市建设,似乎是一夜之间一座欧风城市便从松花江畔的铁路修筑工地上崛起。

蒸汽机车牵引着车厢将大量的侨民带到了哈尔滨。1903年竣工通车当年就运送旅客117.5万人次,货物运量达到了73万吨。十几万侨民涌入哈尔滨兴办工业、开商铺、建银行、办学校。

哈尔滨拥有中国第一个交响乐团、第一所电影院、第一列旅游列车、第一所音乐学校、第一座广播电台,全球有34家外资银行在哈尔滨开设分支机构,形成了最有“国际范”的城市风貌。

此后,历经百余年变迁,始终保持着一如既往无可取代的美丽。哈尔滨现有人口1064万,是中国省会城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三位的国际大都市。

眼前的松花江缓缓流淌,平静而深邃。浩浩江面,18个桥墩如中流砥柱擎起万吨钢梁,伟岸的雄姿渐渐变得斑驳。

中东铁路公园尽头的观景台

而今,中东铁路那些风情摇曳的沧桑故事在江水的流逝中,渐行渐远,但是,对它的记忆早已深刻在哈尔滨人的心中。让我们从“老江桥”出发,继续寻迹中东铁路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小贴士:

中东铁路公园无门票,全长3.5公里。

公交路线:26、83线到青年宫下车即到;8、12、24、6598、206等到儿童医院,步行几百米即到。

桥头的火车餐厅很有味道,涮火锅。

冰城馨子

冰城馨子,网络摄影写作十二年,新浪、搜狐、今日头条等多家网站旅游名博,拥有十个自媒体平台,自媒体宣传黑龙江第一人。作品发表在《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旅游报》、《旅游世界》等数十个报刊上,在《黑龙江画报》和《北国旅游》上有个人专栏,作品被收录在大学教材和制成邮票、明信片。微信:bcxz2013,QQ:46641463,博客:冰城馨子驿站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