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富饶、美丽、充满着时代的气息是上个世纪的共同记忆,曾经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和最发达地区了。一曲《松花江上》道出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不屈的抗争精神;一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更是唱出了当时新中国不畏世界强盗的高昂气魄;而一首《太阳岛上》也是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的流行歌曲。。。。。。
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的解放、建设和改革开放每个阶段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现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做出贡献同时,也为我们的精神家园,增添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敢为天下先的开拓进取、乐观向上的创业精神,创出了诸如”北大荒精神”、”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等等品牌,成为了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精神家园上的符号和标志。
图片1:哈尔滨联机机械厂诞生“蚂蚁精神”牌匾;
其中有“蚂蚁啃骨头精神”简称“蚂蚁精神”,是上个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一度被广泛传扬,并在全国工业战线迅速遍地开花,为新中国工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这个“蚂蚁精神”的发源地就是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哈尔滨联机机械厂。
图片2:建国时期的机械设备;
图片3:自发研制的专用机械设备;
图片4:机械厂老设备;
闻名全国的”蚂蚁啃骨头精神”诞生地,哈尔滨机联机械厂现在开发改造成了红博·西城红场,将原工业遗址留存的4幢包豪斯风格老厂房改造成的工业文化博览长廊,成为西城红场一处独特的核心文化品牌符号。
图片5:机械厂的老照片是上个世纪的记忆;
图片6:第一台靠“蚂蚁啃骨头精神”研制出的设备;
图片7: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充满朝气自信的合影;
在这些改造老厂房里,可看到保存下来了那段珍贵的历史,没有因商业开发而消失。是哈尔滨建国后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
图片8:老车间改造成的文化长廊;
图片9:车间内的老砖墙,红砖密实质量坚硬;
红博·西城红场项目顺应当今潮流,对哈尔滨机联机械厂老厂房保护性改造成工业文化博览长廊,保留珍贵的历史痕迹,注入新的时尚文化元素,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片10:文化长廊内的现代布置;
图片11:老车间内遗留的排烟装置;
图片12:老年模特队在文化体验区新搭建的舞台上进行排练;
工业文化博览长廊内展出实物、模型、图板、照片以及车、钳、铣、铇等上个世纪的工业设备,成为工业文化的集中展示基地和教育基地。
图片13:文化长廊内传统的剪纸文化项目;
图片14:文化长廊内展出的健康绿色农产品;
图片15:文化体验区内的上个世纪的农家小院是一代人的回忆;
哈尔滨的西城红场体验文化项目,对促进哈尔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振兴哈尔滨老工业基地精神,重塑东北老工业基地形象,竖立了一种传统与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相称的区域标志。
图片16:青年创业孵化的公共服务区;
图片17:新时代的创业楷模榜样;
西城红场项目内设立了青年创业区、创意汇等孵化场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青年争先”是这里的口号。
图片18:青创汇里的工作团队;
图片19:青创会里的创业青年;
哈尔滨的西城红场项目彰显了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在振兴道路上前行,也意味着东北振兴进入新产业发展阶段。符合了新时代里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业态交互协同、跨界发展的新方式。
图片20:文化体验区内的咖啡书架;
图片21:正在开展演讲的青年;
习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的一份宝贵的遗产。在新时代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需在奉献精神、创造创新精神和“蚂蚁啃骨头精神”的推动、支撑及传承。
图片22:红博.西城红场项目鸟瞰;
图片23:蚂蚁雕塑,体现的是一种现代的精神;
“蚂蚁啃骨头”故事:一只小蚂蚁好几天也没吃饭了。一天 ,它爬出来找食物。它在草丛里发现了一根又大又粗的骨头。小蚂蚁见了直流口水,它想:好大的一根骨头呀!搬回家,我们可以吃几天了。于是,小蚂蚁就去搬骨头,可是,骨头太大了,小蚂蚁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但骨头却纹丝不动。小蚂蚁想:我不是有许多兄弟嘛!我可以让他们来帮我呀!因此,它爬回洞,大声叫道:”兄弟们,要吃骨头的跟我来。”大家听了个个争先恭候地爬出洞,要去搬骨头。蚂蚁们都围在骨头周围,只听一只蚂蚁说:”抬!”蚂蚁们就一起把骨头扛在肩上,然后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齐心协力把骨头搬回了家。晚上,蚂蚁们吃着香喷喷的骨头得到了真理::团结的力量就是大呀。
“蚂蚁啃骨头精神”比喻:把小的力量团结起来,人多力量大,就可以创造奇迹。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