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首发于《新晚报》2008年12月
上世纪初,哈尔滨文坛上涌现出像萧红、萧军、塞克、裴馨园、罗峰、金剑啸、舒群和白朗等一大批爱国文学青年。萧红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人物。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萧红在哈尔滨的8年生活经历,为她日后创作的反映东北沦陷区人民苦难生活的文学作品奠定了基础。
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生于呼兰的一个官僚家庭。1927年,也就是她17岁那年,她以出家当尼姑为骗术,迫使父亲同意她继续读书。当年秋季,她便入了哈尔滨“东省特别区立女子第一中学校”(现萧红中学)初中一年级读书。东省特别区立女子第一中学校坐落于南岗区邮政街135号,一处环境优雅的俄式民宅区内,它的前身是私立从德女子中学。在张乃莹入校时,女子中学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学校。校长孔焕书是一位年近30岁的独立女性,毕业于吉林女子师范学校。她用严格的纪律,先进的办学理念,令这所女子中学在当时的年代里名声大噪。
张乃莹被分在了初中四班,主修课是英语。在学校里,张乃莹留给同学们的印象是中等身材,圆圆的大脸盘,浓密的黑头发编成了两个大粗辫子。白皙的脸上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平时很沉静,不太爱说话。不久,她和同班的南方姑娘徐淑娟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萧红对学校开设的历史、地理、文学、英语和美术等科目感到特别的新鲜,便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特别是高仰山老师的美术课,强烈的感染了她,她发现自己拥有绘画天赋。除了在课堂上完成各种素描,她还经常背着画架到野外写生,她的理想就是将来能够成为一个画家。而毕业于上海美专并接受过严格而系统的绘画教育的高仰山老师,更是将她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在这种良好的艺术氛围中,张乃莹进一步发现了自己身上的绘画天赋,并越来越清晰地为自己描绘出未来女画家的形象。正是因为有此爱好,她的长篇小说《马伯乐》封面就是她本人设计的。
在女子中学带给张乃莹梦想的不仅有绘画,更有给她以深刻影响的国文老师王荫芬。作为鲁迅散文的爱好者,王老师经常在课堂上为同学们讲授鲁迅的作品。在王老师白话文的引导下,张乃莹大量的阅读了鲁迅、茅盾、郁达夫、郭沫若等新文学名家的作品,同时她还广泛的涉猎到莎士比亚、歌德等外国文豪的经典之作。不但爱看,有时张乃莹还写点散文、诗歌在校刊或黑板报上发表。1930年初,张乃莹以和同学们春游为题在校刊上发表组诗《吉林之游》,并署名“悄吟”。对于“悄吟”这个名字,萧红自己解释为“悄悄地吟咏嘛”。
1928年6月,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后,张学良被迫签订《满蒙新五路》条约。此举激起东北人民的反日高潮,哈尔滨大中小学校罢课,上街示威游行,萧红也参加其中。她在回忆的文章中写道:“第二天没有男同学来,是自动出发的,在南岗许公路的大空场子上开的临时会议,只一天不是‘游行’了……只喊‘打倒警察!打倒警察!’……我手中的传单,都顺着风让她们飘去了,只带着一张小白旗和自己的喉咙,从那零散的人缝中穿过去……”
萧红虽然出生在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却爱憎分明。特别是到了哈尔滨读中学以后,她视野开阔了,更加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参加爱国运动。
1930年,萧红20岁时初中毕业,这一年是她人生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要么屈服于封建家庭包办的婚姻,和汪恩甲结婚,当贤妻良母;要么继续读书深造,追求自己的理想。萧红毅然选择了后者,彻底与家庭决裂,和表哥陆哲舜逃到北京女子师大附中高一年级读书。不久,张家查出二人的下落,要求陆交出萧红,陆不肯,于是陆家便对其进行了经济制裁。最终,陆还是向家里妥协了。
萧红随后与汪恩甲住进了道外十六道街的东兴旅馆。二人在那里生活了7个多月,汪恩甲在萧红怀孕期间不辞而别,还欠下旅馆的400余元食宿费。萧红走投无路便写信向当时哈尔滨《国际协报》的副刊编辑裴馨园求助,裴委派下属萧军看望萧红,萧红便结识了这位青年作家。从此,萧红便在萧军的带领下走上了颇为艰辛的文学创作之路。
1932年松花江决堤,哈尔滨道外一片汪洋,萧红所在的东兴旅馆被淹,二人逃出旅馆,随后,萧红在哈尔滨市立医院产下一婴孩。出院后,萧红与萧军便搬到了欧罗巴旅馆。
由于萧红与萧军二人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所以他们在哈尔滨的生活十分艰苦,常常要靠打零工来维持温饱。有时一连几天也吃不上一顿饱饭。
萧红常常处在一种饥饿的状态下,每天都站在欧罗巴旅馆的过道里等着萧军给她带回吃的。有时是馒头,有时是少量的列巴圈、牛奶。偶尔也会下下馆子吃点猪头肉、肉丸子之类的荤腥菜。但大多数时间时吃不饱的。有时饥饿难耐,看到旅馆别的房间门上挂着刚送来的列巴圈,她还动过偷的念头。
为了生计,萧军去当家庭教师,教小孩武术,报酬就是免费提供住处。于是,萧红与萧军便搬到了道里商市街25号的地下室,总算有了一个临时的家。
然而,此时二人的生活依然是贫困的。连烧火的木柈都买不起,结果,“烧晚饭时,只剩下一块木柈”,只得向他的学生家借,然而,“等他借了钱买了一大块厚饼回来,木柈只剩了一块……”
虽然生活特别艰难,萧红仍能保持着对文学的痴迷。在萧军的带领下,萧红认识了一群进步青年,并参加了由罗峰、金剑啸等中共党员领导的“牵牛坊”左翼文学社,成为“星星剧团”的主要成员之一。为了积极响应金剑啸发起的旨在救济1932年水灾难民的“维纳斯画展”,萧红展出了她的两幅画,一幅是两个萝卜和一个硬面火烧,另一幅是一双鞋。
此时,萧红在萧军、罗峰、金剑啸、舒群和白朗等中共党员与抗日反满爱国青年的影响下,以自己的不幸生活遭遇为背景,写下了小说《弃儿》,以笔名悄吟发表在当时影响最大的长春《大同报》副刊“大同俱乐部”上。接着,她又创作了一篇反映地主欺压残害农民的小说《王阿嫂的死》。
萧红在哈尔滨的8年时间里,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小说《看风筝》《腿上的绷带》《太太与西瓜》《两个青蛙》《哑老人》《夜风》《叶子》《清晨的马路》《渺茫中》《烦恼的一日》,散文《小黑狗》《广告副手》《中秋节》等。文章中她以一个女性独特的视角,深刻地反映出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封建阶级思想的腐朽和黑暗势力对广大贫苦老百姓的残酷压榨。
后来,《大同报》“夜哨”文艺副刊创刊,萧红成为该刊的主要撰稿人之一。1933年9月末,由于日伪的阻挠和破坏,“星星剧团”被迫解散。而此时,萧红便把精力集中在文学写作上。
1933年10月,萧红以笔名悄吟,萧军以笔名三郎在哈尔滨自费出版的《跋涉》,轰动了沦陷初期的东北文坛,萧红成为东北沦陷区第一位著名的女作家。
1934年,日伪加紧推行法西斯文化专制,白色恐怖日趋严重,萧红与萧军随时都有被逮捕的危险。在朋友们的劝说下,二人决定离开哈尔滨,去上海投奔鲁迅。在《最后的一个星期》中,萧红用满怀深情的文字表达了她对哈尔滨这块热土深深地眷恋与不舍。她写道,“我突然站住,受惊一般,哈尔滨就要与我别离了!还有10天,10天以后的日子我们就要过在车上、海上,看不见松花江了。只要‘满洲国’存在一天,我们是不能来到这块土地……我没有回转一次头走出大门……别了,商市街”,从此,萧红便踏上了更为艰难的人生旅途。
萧红是哈尔滨的骄傲,她像是一道彩虹,横跨在呼兰河畔上,横跨在哈尔滨的上空,横跨在中华民族的书脊上。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