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一部30年前的纪录片,一次波兰人的寻根之旅
7月8日,在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活动中,徐世铭首次展示了他近期的新成果——中文版的纪录片《中国北方之星哈尔滨——波兰人的情思》,并做了题为“原居哈尔滨波兰人的情思”的讲座。片中所展示的哈尔滨百年变迁,1989年度的哈尔滨街景市情,尤其是波兰人与哈尔滨一百年扯不断的缘分,令与会人员惊叹和感慨。
这部纪录片是波兰电视台1989年来哈尔滨拍摄的,中波文化研究学者、卜弥格研究专家卡伊丹斯基去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曾提到自己参与过这部纪录片的拍摄。事实上,将这部纪录片交给徐世铭的,正是“波兰哈尔滨人”卡伊丹斯基。
他乡遇故知
1993年,时任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的徐世铭随政府代表团访问波兰,在第四届边境地方经济贸易洽谈会的新闻发布会会场,一个金发碧眼的波兰人找到了他。“我很惊讶,因为他说他是哈尔滨人,名叫卡伊丹斯基。他会说中文,但是语速有点慢。”
卡伊丹斯基告诉徐世铭,自己在哈尔滨出生、长大,26岁才回到波兰。“临走的时候,我把展示哈尔滨风情的盒带送给他,他记下了我们下榻的宾馆。第二天不到10点,他就到了,专门找我叙旧的。老乡见老乡,也确实有很多话题。恰好我当时住的房子——邮政街47号就是原来波兰侨民留下来的。我还告诉他,小时候我很喜欢去中央大街看波兰民会的橱窗,那里总会发布一些波兰本土的新闻。还经常去十二道街波兰人那里买邮票。”
卡伊丹斯基
那天,两位“老哈尔滨”聊得很投机。“卡伊丹斯基说,昨天见面后就想着送我什么礼物。他们那玻璃制品、瓷器都很有名,可是考虑到接下来我们还有旅程,就决定送我一盘录像带,是1989年他协助波兰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已经在当地电视台播放过。”
回到哈尔滨后,徐世铭把这盘录像带放进了单位的录像机,可是由于东欧的录像带制式跟中国的制式不一样,只能放出黑白的效果,再加上没有中文字幕,无法了解纪录片的具体内容,这盘录像带就被搁置了,并且一放就是近30年。
2017年4月,“波兰人在哈尔滨”图片展在哈尔滨举行。观展后徐世铭想起了那盘录像带,他决心将纪录片翻译成中文。2个月后,他在原居哈尔滨人大会上认识了波兰代表团的随团翻译,中文名叫司徒静,一个中文说得很好的年轻波兰女孩。当司徒静把翻译初稿交到徐世铭手中之后,这位75岁的老人边看边感动。“感动于波兰历史文化与哈尔滨市民生活的融合,感动于波兰哈尔滨人对故乡的感情,感动于远离波兰的侨民对祖国的眷恋。”
省图书馆高文华馆长非常关注译制过程,在他的技术支持下,这盘录像带的内容第一次以彩色的形式得以播放,并以电脑数据形式被保存。
三代“波兰哈尔滨人”
纪录片用大量详实的资料,配以多名波兰哈尔滨侨民的回忆讲述,生动展示了一百年前波兰侨民在哈尔滨生活的画卷。哈尔滨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述笑评价说:“这部纪录片贵在有很多细节的描述,让没有亲历的人也能身临其境。”
关于波兰侨民早年来哈尔滨的起因,片中有真实的讲述。中东铁路的建设带来第一批波兰移民。当时中东铁路技术和操作人员超过1/3是波兰人,其中包括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这批人多被任命为铁路局和铁路建设不同阶段的负责人。波兰工程师斯坦尼斯拉夫·克尔别茨曾是中东铁路协会副主席。因为哈尔滨的工资高,食物价格低,许多铁路职工都直接从波兰来哈尔滨工作,其中很多享有很高的地位,身居要职。费利克斯·雅辛斯基为中东铁路的主要医生,哈尔滨的老火车站楼由波兰工程师伊格纳·季基特维奇设计。
十月革命的爆发,引发了第二波移民潮。一位波兰侨民回忆说:“我来自被驱逐者的家庭,我爷爷、太爷爷从波兰北部的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被驱逐到俄罗斯,分配了一块地,从事农业,那里属于黑龙江北岸。我爷爷讲,一开始情况并不差,种小麦,养很多牛。可是十月革命开始后,情况发生了逆转,政府总在变,一会儿来红军,一会儿来白军,不管谁来都合伙欺负虐待波兰人……最终,实在受不了就跨越黑龙江逃跑到哈尔滨来了。”
另一位侨民说:“哈尔滨为什么吸引人呢?因为这里给部分波兰人提供了从苏俄逃亡的落脚地,对另一批人是良好的就业机会,挣钱发大财机会。不过只有很勤劳的人才能发财,比方说养牛的人。同样有进取心的工匠经营大规模的车间,如切尔文斯基先生,在斜角街26号的金属产品与行李箱工厂。有些商品只有在中国大街(今中央大街)141号的寄卖商店才能买到,可以分期付款。还有葛瓦里斯基先生、斯基德尔斯基先生,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发了大财。当然,有的后来破产了。哈尔滨建了很多漂亮的房子,如葛瓦里斯基、雅布洛诺夫的别墅。发财机会很多,但是知识分子赚不到大钱,生活光依靠工资。”
超越种族,我们都是“哈尔滨人”
对于二十世纪初饱受亡国之苦的波兰人来说,哈尔滨是一块自由包容的乐土,即使离开很多年后,谈起热情友好的中国人,这些已经白发苍苍的老人依然感到无限美好,一一回忆起在哈尔滨的日子:“我在学校乐队担任小号手,这让我也有机会去中国婚礼上演奏。婚礼一般都在哈尔滨傅家甸举行,我们4个人组成的小乐队,会在饭店集合然后上车,跟新郎去接亲,接到新娘后再去饭店,来回路上一路吹奏。主人给的红包总是鼓鼓的,作为14岁的孩子,我总有零花钱。”
还有人回忆说:“我很看重这份工作。我刚来工作时大家都热情帮助我,虽然给我的工资并不高,但可以生活。我得到很多福利,分东西别人1斤,我能分3斤。”
“日军占领东北后,我没有衣服穿,最大的问题是鞋——能找到什么就穿什么。吃饭也是个大的问题,我们简直是吃不上饭。有时候从中国邻居那得到一种饼。他们自己基本什么都没有,可是他们非常好心地跟我们分享。我妈把饼用油炒,卷起来,名字叫韭菜盒子。就这样熬过了那13年。”
“回国前,我在哈尔滨生活30年了,在中国工厂工作10年,很多朋友帮我学中文,后来我说得不错。我就是无法安排好自己的私人生活,因为当时的环境下,中国女孩不会选择嫁给欧洲人。我最好的中国朋友在我上火车离开哈尔滨时哭了。”
“1952年我离开哈尔滨时才3岁,中国邻居送给我一套衣服,包括小鞋、儿童夹克、中式帽子,祝我们回国一路平安。我鞋子上的刺绣是代表中国福神的汉字。”
中华文化就这样在这些洋面孔心中扎了根,在卡伊丹斯基的家中,至今收藏着中国朋友送给他的书法作品:知足常乐。尤其令人惊讶的是,波兰人骨子里的家庭观念、孝道观念和中国人如出一辙。一位侨民说:“1978年我爸爸回波兰时,中波两国情况差不多,可是以后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我的两个姐姐去了澳大利亚,我爸爸已决定回波兰,我觉得不能抛弃年老的父母。对年轻人来说,还是去澳大利亚会好些。”
“哈尔滨还剩下一个叔叔,全中国就剩下他一个波兰人。我们经常写信让他回来,希望他能在我们身边,死后埋在波兰的土地上。”一位女侨民回忆说。而她所提到的叔叔,就是哈尔滨的最后一位波兰侨民爱德华·斯托卡尔斯基。1993年,77岁的他回到波兰。1989年该片录制时,卡伊丹斯基去他的宅舍拜访了他,并将此称为“此次旅行最重要的一站”。
两位波兰同胞在哈尔滨说母语、吃西餐、开启一面坡葡萄酒开怀畅饮,并调侃说:“要喝就干,这才是我们哈尔滨人的风格!”席间卡伊丹斯基也带来了波兰人的关切:你到底什么时候回国?斯托卡尔斯基答:“早就考虑回国,可是总有事情耽搁。现在离这个计划越来越近。在中国呆了一辈子,一开始不容易,特别是哥哥刚去世时,很不好过,慢慢的根越来越深,就这样落下来,如今却要连根拔起。”
寻根之旅
在那次回哈的旅程中,卡伊丹斯基去了颐园街1号、阿什河糖厂、老巴夺烟厂、皇山墓地、显克微支中学旧址等所有波兰侨民留下印记的地方,他甚至找到了妻子当年的故居,他们在那里开始了少男少女的美好初恋。1989年的时候,那里开了一家“冰花餐厅”。
对于这些波兰哈尔滨人来说,他们一生都在找“根”。前半生,他们的根在波兰。“波兰之家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和快乐。我记得11月11日是独立节,美好的节日还有5月3日,到那时,满屋子都是我的朋友。我认识的老人、年轻人、旗手一起唱国歌时,令我们差点哭起来。我们在哈尔滨也能感觉到作为波兰人的身份,也能享受到平时难得的欢乐。”
二战结束后,波兰政府派代表来到哈尔滨,此后800名波兰侨民回到波兰。“我记得很清楚,离开那天晚上,我坐在最后一节车厢,望着窗外哈尔滨的明亮灯光,感到自己人生的一个阶段即将结束。”“到达波兰边境时,我们组织了一个比赛,看谁下车跑得最快,最先接触到波兰的领土。大家都非常兴奋激动,趴下亲吻祖国的土地。”
可是回到陌生的祖国,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复杂的感受。“他们给我们分配了比较满意的职业,可是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用好我们的资源,比如我们懂中文,其实完全有更好的发挥空间。或许,是因为政府对我们不太信任,我们毕竟是从国外回来的,政治背景和倾向不确定。”斯托斯尔斯基的侄女则表示,由于在中国参加的高考无法得到波兰教育部门的承认,她刚回国时只能做清洁工。面对镜头他们直言不讳:“说实话,如果可以选择,我不想回波兰。”
回到祖国之后,所有的波兰哈尔滨人都经历了茫然和重生,他们也由此开始了全新的寻根之旅。这一次,他们的根在哈尔滨。片中最年轻的出镜者是当时年近不惑的叶日·恰耶夫斯基,如今他是波兰什切青哈尔滨人俱乐部的副主席,当年返回波兰时他只有3岁。“现在波兰这边没人提起哈尔滨的这批移民,还有些人将俄罗斯和波兰的移民混为一谈。我总要纠正,渐渐地我对自己的纠正产生了兴趣。我的祖先和其他波兰人,到底怎么到那个地方去的?我开始搜集资料,我妈妈带来不少东西,我开始有深度地研究这个话题。访问当局,与老哈尔滨人聊天。10年时间,我的藏品和资料慢慢多了起来。”
最近几年,叶日·恰耶夫斯基频繁往返于哈尔滨和波兰之间,与哈尔滨的城史专家互通有无,为挖掘哈尔滨与波兰之间这段难得的缘分不遗余力。哈尔滨代表团去什切青考察,也受到了他亲人般热情的接待。
在徐世铭的家中,摆着一个蓝眼睛的波兰洋娃娃。徐世铭说,这是当年在哈洽会上,一位波兰客商送给他的。“展会期间她生病了,我给她买了药,临走的时候,她用这个娃娃表示感激。”波兰和哈尔滨的缘分,一直在继续。
就是这个洋娃娃
徐世铭与波兰友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