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华巴洛克华丽的背影

原文发表于《新晚报》2010年3月14日08版,原文地址,原作者系新晚报记者,张育新

道外区是哈尔滨民族工商业的根,上世纪初,当时的民族工商业者,在那里留下了大面积中西合璧式的中华巴洛克建筑,成为这个城市的亮点。一个世纪的光阴,那些瑰丽的老建筑风华不再。日前,中华巴洛克二期工程纳入市政府整修计划,记者再次来到中华巴洛克街区,寻访每一个窗口后面尘封的老故事———

中华巴洛克 冰城馨子拍摄

中华巴洛克 冰城馨子拍摄

风华不再的中华巴洛克建筑

作为一个热爱哈尔滨老建筑的记者,我曾不止一次到过道外区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那里精雕细刻的回廊,雕梁画栋的传统色彩,以及随处可见的异域风情,都曾让我着迷和感叹,那些风华不再的老建筑的颓败与破落,也曾让我焦急与无奈。

中华巴洛克二期工程改造,我再一次走进这些传统的院落,这一次的感受与以往不同。有告别往昔的留恋,也有面向未来的憧憬。这里是哈尔滨传统文化的根,有传统的根深植这里,这里未来或许会成为传统文化的平台。

南三道街43号大院,是一个典型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大院。大院呈回字形,三层高,二层三层有漂亮的回廊。我们在院门口邂逅了49岁的赵义民先生,赵先生告诉记者,他就是在这这里出生的。赵先生对大院有很深的感情。据赵先生介绍,这个大院原来只有正对大门的一侧有三层楼,其他三面都是后接出来的。赵先生还记得,在他小的时候大院里只有几户人家,院子里是石头铺就的地面,十分洁净。正对面的一楼,是烧开水的地方,供应整个大院居民的生活用热水。大院原来是有棚顶的,带着天窗,被称为“天棚大院”。所以无论刮风下雨,天井里都格外安静。赵先生的父亲是做买卖的行商,专门从日本贩进妇女喜欢的花布。赵先生让记者细看回廊,回廊的立木多数是简易板条,只有正立面的三楼回廊,有几根立木是木工旋出来的,像是工艺品。赵先生说,在他小的时候回廊都是这种漂亮的旋木,后来逐渐被破坏掉了。大院里的小伙伴在回廊里捉迷藏,经常弄得一身灰土。关于大院的始建筑者,赵先生听故去的父亲讲过,好像与东北王张作霖有关,据说大院住过张作霖的干爹,这些传言已经无从考证了。

我们环顾大院,与赵先生的讲述大相径庭。破乱的院内,地面盖着连片的鸡舍和煤棚,已经找不到最初的风华。

南三道街63号院,规模比43号院略小,也是一栋典型的中华巴洛克建筑。邻居们告诉记者,这里以前住过一个姓李的资本家,据说是商号的经理,如今李姓还有后人住在这里。那个商号经理与张作霖是“铁哥们儿”,盖这个院子时还得到过张作霖的帮助。院子里到处是私建的棚厦,传统的建筑风格变得面目全非。我们正在院内盘桓,二楼上出现一个少妇的脸,询问我们是否在调查房子。邻居告诉我们,这个少妇就是资本家的孙子媳妇。

我们应邀到少妇家做客,走上楼梯,闫凤兰告诉记者,这个大院与其他大杂院最显著的差别,是我们脚下这个当年唯一的水磨石楼梯。再有这条街上其他中华巴洛克建筑都是青砖墙,只有这个大院的院墙是红砖,也因此被称为“红砖大院”。这是这栋老建筑里比较宽敞的住宅,自家烧土暖气,门口放着火炉。为了集中取暖,拆掉了一间屋子的暖气,几口人集中在一个屋子里。少妇姓封,正在为动迁的事发愁。她家与隔壁是一爷同孙,共用一本房照,房照上还是去世奶奶的名字。同行的社区主任闫凤兰告诉记者,他们家落实政策收回的房子,算是最宽敞的住宅了。闫主任说,有一个接近七十岁的老社区主任,结婚快五十年了,一直住在一个筒形屋子里,老两口一直头顶头睡觉。说到这次搬迁,那个老主任感慨,终于可以和老头子并排睡觉了。这个笑话中充满苦涩。

在南三道街81号大院,记者找到了83岁的胡秀媛老人。老人识字,一笔一笔在手心给我们写出,她名字是哪几个字。老人1955年搬到大院,已经住了五十多年。81号大院是面积最大的大院,也因此更加破烂不堪。老人告诉记者,左手这半边大院的楼房,是一个叫李博玉的商人建的,右手这半边大院的楼房的房主姓闫,也是商人,后人找不到了。胡秀媛老人到大院时,这里还有很多人做小买卖,卖头卡子、风镜,迎大街的房子还做过学校。几十年了,院子里的人家多了几倍,也多出了许多小棚厦。老人感慨,大院没有早先的模样了。

沧桑建筑后面温暖的老故事

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是民族工商业者集中的地方,也集中了一些官僚和政客,所以那些老旧的窗子后面,发生了许多老故事,也让这些老建筑多了些历史,多了些沧桑。

43号大院70岁的老先生胡伟民告诉记者,这个院子是1928年建成的。胡老先生的记忆中,有很多对往事的记忆。胡先生说,当年大院里住过一位国高的女学生,溥仪在长春选妃,这个姓诸的女学生被相中,但最后因为和溥仪的年号康德犯冲,被取消了身份而落选。溥仪认为,这个女子姓“猪”,会吃掉他的“糠”。也正因为溥仪的这个忌讳,让诸女士有了一份平淡而充实的生活。这位诸女士一直在大院生活,在于湘浦开的湘浦医院里做药剂师,后来调到一家公立医院工作,曾经做过哈尔滨市的政协委员。胡先生说,于湘浦也是名人,是著名的老中医,曾经做过省领导的保健医。

我们在63号院李家做客,小封当着我们的面给爱人打电话,询问自家祖上的情况。小封的爱人在电话里言之凿凿地表示,他的爷爷叫李炳勤,是张作霖主政东北时东三省官银号的总经理。原来这里住的是张作霖的“财神爷”,看起来邻居们的“铁哥们儿说”所言非虚。当年,李炳勤从沈阳调到哈尔滨,银号设在南四道街,他在离银号不远的南三道街,盖起了这座品质和品位都很不错的房子。临街的一侧对外出租,院内用于家人居住。院内一楼直对着的门洞是车库,其他房间则为厨房和仆人房间。二楼是李家老小的住所,院里还有专门为孩子们搭设的秋千。上世纪30年代,日军侵占了哈尔滨,将东三省银号改为日本中央银行。日本人想让李炳勤当银号的副经理,但李炳勤不愿当亡国奴,愤然辞职回家,靠“红砖大院”的房租安享天年。小封说,不知什么原因,最原始的房照上是她奶奶的名字。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她家的房子被没收。落实政策后,返回两套房子,就是她家现住的房子和隔壁大爷家的住宅。小封说,几年前她的公公去世,公公去世前曾有记者采访过,写过红砖大院里的往事秘辛,如今报纸在大连的姐姐家里。

在南四道街84号大院,我们遇到了一位精神矍铄的大娘。说到房子动迁,老人表现出激动与不舍。老人指给我们看大院里的一栋房子,说这栋宅子住过吴大舌头的二姨太,对面的宅子住过他的大太太。吴大舌头大号吴俊升,当过黑龙江督军,是张作霖手下的重要军阀。大娘的说法有多少可信度,我们无法做进一步的调查核实。有一点是肯定的,作为民族工商业者与政客们最集中的居住区,风华远去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隐藏着太多的故事,这些鲜为人知的老故事,让这些残破的建筑不再冰冷。

百年前中华巴洛克图纸现身

新发现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图纸

新发现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图纸

我们在道外区采访时,得到了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道外区一个收藏爱好者手中,收藏者一份中华巴洛克的建筑图纸。中华巴洛克二期整治工程即将开始,这份图纸对其是否能有帮助。带着这样一种心理,记者走访了收藏者孙先生。

在孙先生手中我们看到,图纸之外还有一个呈报材料,落款日期为康德三年。换算成通行的公历,是1936年。记者在呈报文书上看到,具呈人名叫徐少卿,家住道外区长春五道街三号。徐少卿先生在呈报内容上写道:为呈请事在道外区长春五道街147号地基内,绘补旧房一所,附呈正图一纸副图一纸,理合呈请。钧局鉴核发给许可证以便建筑,谨呈哈尔滨特别市公署。附呈图样二纸,康德三年五月。

当时特别市的都市建设局,在康德三年六月十一日给予批复:该原有建筑物绘图样经审查核准,但须遵照下列各项条件办理此批。批复上面有特别市公署的公章及都市建设局长、建筑科长、总务科长的名章。

批复上还有详细说明,砖壁铁盖平房一所,297.56平方米;砖壁铁盖平房一所,149.25平方米;厕所6.21平方米;建筑物占用453.02平方米;地段总面积占用1516.67平方米;地段空地占用1063.65平方米。让我们百思不解的是,呈请与批复上,是中文与俄文对照的。

图纸所用纸张与呈请完全不同,是一种带布纹的油纸,所以保存良好。根据相关呈请内容推断,图纸的年代应该早于呈请时间。徐少卿呈请的内容是“绘补旧房”,而所附图纸当为旧房建筑之初的原始图纸。

孙先生告诉记者,图纸原有两页,另一张在一个朋友处,是典型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立面图纸。而我们手上的图纸,是一张尺寸清楚的建筑用图纸。我们推测,既然呈请的是“绘补”,可见当初的房子是雕梁画栋的,应该存在很多传统建筑因素。现在长春街上楼房林立,已经看不到当初“呈请绘补”后的样子。

记者告诉孙先生,妥善保管好这张图纸,这是哈尔滨城市的历史印记,或许在未来的中华巴洛克街区修旧如旧的工程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们在南三道街上采访,这一侧搬迁登记的居民摩肩接踵,而另一侧已经完工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一期工程,依旧门可罗雀。去年,这里曾经举办过传统民俗街,喧嚣一阵之后复归于沉寂。老街区老建筑的保护毋庸置疑,但是保护后的中华巴洛克老街区的出路在哪里,是人们必须去面对的问题。如何在创造经济收入与保护城市历史文明中,寻找一个共赢的办法,保留传统民居中鲜活的历史体温,将是考验人们的一个课题。

授权发布

本文为经原作者授权发布的文章或文化活动信息。其中文章的版权与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媒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相关推荐

2 条评论

  1. 于冰

    无意中发现这个网站,被您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温情所感染。我是名地地道道的哈尔滨人,但却对哈尔滨那么的陌生。从的文章中,我在一点一滴的了解哈尔滨,了解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人好像也沉了下了,有种找到家的感觉。谢谢您~~

    • @于冰, 谢谢你的支持,我们都热爱我们的家园,这就是这个网站存在的全部意义。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