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四十年的时光变化万千,人生四十不惑,而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成就辉煌、举世瞩目!作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这一代,亲历与见证着这四十年的巨大变化,则有着更多一些的体会与感悟,也留下了一些难以忘怀的回忆。
白面馒头不再是衡量生活贫富的标志
我生于1961年,是在母亲温暖的襁褓里躲过了“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日子,没尝过挨饿的滋味,然而在小时候却被冠以“吃细粮的”的雅号,这个绰号是父亲单位电影院里的一位伯伯给我起的。
那时父亲在人民电影院(现顾乡电影院)负责业务工作,家属看电影有免费的优越条件,我家住在影院附近,奶奶家更近,出门便是电影院,于是我便成了电影院里的小常客,五、六岁的时候,经常是在奶奶家拿着半个馒头,边走边吃奔向影院剧场的大门。时间久了,把门检票的仲伯伯一见到我总是这样笑盈盈地跟我打招呼:“吃细粮的来了!”
那时哈市城镇成人每月供应粮的标准是二斤大米、八斤白面,余下的三分之二均是粗粮,物以稀为贵,细粮也就成为稀罕物。由于那时物质条件非常差,大多数居民家里孩子多人口多,所以家家常常是上顿粗粮、下顿粗粮。谁都知道细粮香甜可口,但若说能天天顿顿吃细粮,那简直是一种奢望,也是无法做到的事情。
奶奶非常疼爱我,总是把好东西留给我吃。而那年月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享有这种优厚的待遇。邻居小胖的姥姥来自于河南偏僻的农村,住在他们家。按年龄推算,这位姥姥经历过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加之老家贫穷,想来是饿怕了的缘故,她对小胖显得很“吝啬”,将家里的干粮看管得很严,生怕孩子们吃多。有几次小胖带着我回家要吃的,他姥姥转身爬上炕,直跪起身伸手将放在靠墙箱子之上的被褥垛上的干粮筐拿下来,掀开纱布帘,拿出一小块长条发糕,再掰下一半而递给小胖说:“去吧去吧,再没有了,啊!”
那时候周围的邻里之间、同事之间的生活水平大致相当,都过着温饱、清贫的日子。
1975年周恩来在四届人大
1975年初,电影院里放映全国四届人大召开的彩色纪录片,周恩来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说:“再用二十多年的时间,一定能够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即将小学毕业的我记住了这句话并在引用作文中,但无法想象二十多年后的国家与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大的变化,心中当然是怀着向往与期待。
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轰轰烈烈的农村体制改革开始的,随之便是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这些改革逐渐地影响与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国家的发展变化之巨大。粮食、副食等各类票证相继退出了市场,大米、白面也不再是那么高贵了,成了普通人家的家常便饭。
1990年的春节,一位老邻居阿姨来家里拜年,母亲同她坐在床上唠家常。母亲感慨生活的巨大变化:“现在的日子可真是好了,变化太大了,过去的地主家里也不能顿顿吃白面啊!”这是母亲的心里话,是她的切身感受。
母亲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出身于山东黄县(现龙口市)一个殷实的家庭,经历过民国、日伪、国民党统治和新中国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风云变幻,在她传统的观念中,白面馒头食用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家庭贫富的标志。她不止一次地讲述老家流传下来的故事:一个有钱人家的老人临终前将继承其家业的儿子叫来告诫道:“当你能时常拿出馒头来给孩子们吃,说明家里还富裕;当孩子们仅能吃上玉米饼子的时候,就说明这个家已衰落了!”
谁也未曾想到,这个过去多少代人都巴望着的能顿顿吃上白面馒头的梦想,竟在今天寻常百姓的家中得以实现,且是改革开放仅十年多的时间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外出旅游是母亲晚年的一大喜好
母亲虽生长在富裕的家庭,但立世早,心灵手巧,曾闻名于乡里。由于聪明、勤快加之生活的砺炼,母亲粗细活兼具,剪纸、扎花、绘画、刺绣、做布鞋、做服装,样样拿得起来,甚至砌墙盘炕她也能说出道道来而参与其中。尤其是她过年做的彩色纸花,朵大饱满色彩艳丽,比外面市场上卖的还好看;而她在过年时所做的一条口含硬币的“圣虫”,盘卧在三层荷花与一层糖芯圆底的大“团圆饼”,则一直是我记忆中所看到外形最好看的节日面食,堪称艺术品。
也正是母亲的勤快、手巧,在过去漫长的清贫的日子里,她一直似乎有做不完的活,里里外外辛劳忙碌。而在这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日趋改善,子女们也都长大成人,母亲手里的活也渐渐少了。年逾古稀、耐不住寂寞的她相对地平添了另一项喜好——旅游。
母亲是非常喜欢外出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往常乘坐火车时,她喜欢坐慢车,好有更多一点的时间浏览外面的风光,如今也时髦地坐飞机乘高铁,这是她过去做梦也根本想不到过的事情。
外面世界的美丽风光与风格各异的风土人情,给母亲带来许多不同的感受。她每次旅行回来都会高兴地向我们述说自己的所见所闻:北京、上海的飞跃发展,苏杭奇美的风光,广州的特色小吃,深圳缩微景区“世界之窗”,海南三亚温暖的春节,港澳特区的繁华热闹。
母亲说:“我这一辈子赶上这么个好时代过得很值,去过那么多的地方,乘火车坐卧铺,坐飞机乘高铁,都享受到了。”
电影地位的转变反映着时代的进步
电影一直是文化领域当中的“贵族”,尤其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期,电影与观众之间的供需关系是历史上最为火热的时期,期间也阶段性地反映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变迁。
电影《春苗》剧照
在文艺作品萧条、文化娱乐活动少而电影又受到格外重视的文革时期,电影市场非常活跃,“八个样板戏”、“老三战”以及后来的故事片《火红的年代》、《创业》、《春苗》、《青松岭》、《艳阳天》、《难忘的战斗》、《闪闪的红星》等等出尽了风头。样板戏、国产故事片以树立工、农、兵革命英雄主义形象为基调的“高、大、全”式的典型人物,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一些外国电影如朝鲜、越南、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进口影片成为银幕的补充与点缀。
这一时期“三突出”的电影成为脸谱化、程式化、概念化的教科书与范本。人们看了电影都要从其寓教于乐中学点什么、受到哪些教育。看样板戏,无论大人还是孩子,人人都会哼唱上几句;看战争片《难忘的战斗》,懂得社会上还有暗藏的敌人,阶级斗争依然存在;看反映农村赤脚医生的《春苗》,工厂领导指示厂办医院也要对照检查,是否存在对待患者态度不好的原则性、立场性问题,等等。
由于当时文化娱乐活动的极为匮乏,电影院也就成为格外引人关注的地方。每每上映新片都非常火爆,人们为一睹为快而使一票难求。尤其是在孩子的眼里,电影更是其心中的最爱,胜过于其喜爱的小人书。虽然票价便宜,学生票才一角钱,但对于一般的孩子来说还是很昂贵的。一位资深记者朋友曾对我说,他小时候为了看一部新电影,曾忍痛将一本新买的小人书折价卖掉,以换取电影票。当时他最羡慕的人是电影院把门检票的——权大、看电影不花钱,想着日长大了若能干上这份美差,就是给个“总理”也不换!
1978年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肇始,这一年也是我国文艺舞台从“文革”结束后进入拨乱反正、走向解冻与复苏的开始。同时,这一年中国与日本两国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使两国自1972年实现邦交正常化的友好关系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了蜜月期。受此影响,电影市场的表现极为繁荣,一方面是大批文革期间被禁映打入冷宫的优秀国产故事片开始重新上映,如《洪湖赤卫队》、《上甘岭》、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另一方面,作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总要组成部分,一批优秀的日本电影译制片开始上映,如《追捕》、《生死恋》、《望乡》、《人证》等等。
人们在欣赏观看这些重映的国产影片与进口的日本影片的心理感受与反映是有明显的差别的。
大型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剧照
对于重映的国产影片,人们表现出的是欣悦、反思与欣慰。这么多、这么好的优秀国产影片怎么会被禁呢?欣慰的是,文革极“左”的路线已经结束,我国的电影生产发展又步入了正轨。
而对于日本电影,人们表现出的是新鲜、惊叹与羡慕。当时的日本电影成为普通公众了解国外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观众在欣赏这些日本影片时,一方面是看故事的内容情节,另一方面是通过影片了解当代日本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这些对于中国观众来说都是陌生而新鲜的,特别是日本经济建设的高度发达,让观众大为惊奇。印象较深的是《生死恋》中有一14秒的画外音背景,是夜幕下东京的立交桥上下,长长的小汽车车流的灯光形成了一眼望不到头、宛若数条闪光游动的长龙,川流不息。
日本电影《生死恋》
“哎呀——!”座无虚席寂静的剧场内顿时不约而同地响起一片惊讶的唏嘘之声!观众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运行中的车辆所形成的“壮观”景色。尽管当时的人们私下对日本的小汽车数量超多有所耳闻,但见此实景还是吃惊不小。它具体而直观地让人感受到了所谓“高度发达”带来的视觉冲击力!
这在现在看来是笑谈,但在当时我们的确是相对的比较闭塞与落后,以至于看到日本的什么产品都觉得新鲜,包括录音机、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也包括对影片中男女主角发型、服饰等都非常感兴趣,成为那个时代青年男女心目中追求的时尚。当然,在在羡慕日本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同时,人们更希望中国也早日快速发展起来。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社会文化娱乐活动的繁荣丰富与发展,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中国电影业受此影响开始走了下坡路,走向了竞争的市场化。与此同时,电影本身也从以往文化领域中的“贵族”地位开始逐渐下落,理性地逐渐回归其以娱乐为主的原位上。人们不再是主要为了受教育而看场电影,电影也告别了昔日高贵紧俏、一票难求的状态;人们也不会再从外国电影里寻找什么“时尚”,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已使生活富裕起来的国人变得从容与自信,也让世界刮目相看。以娱乐为主、想看就看,电影社会地位的这种回归,无疑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明显标志。
而随着2004年哈尔滨第一家私营资本万达影城的进入,到2018年短短的十四年间,哈尔滨电影市场的发展已颠覆了传统观念、发生了质的飞跃。现代化一院多厅的影城达四十家,电影放映技术已从原来的胶片过度实现为数字化与激光化,过去那种放映单位之间相互串片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观众购票的方式也已不再是到影院售票口排队耗时等候,而是直接在网上或手机上即可随时随地地选择场次、坐席号进行购票。一院多厅,也使观众观看电影节目有了多种的选择。走进几家影城,你似乎是感觉他们彼此是在比着提升对观众服务的满意度,尽可能地争取观众到他们这里来,比如某座影城里面大大小小多达17个放映厅,宽敞明亮的休息大厅还设有储物柜、免费的游戏机。来到这样环境的影城里购票观片,的确是会让你感受到现代化与观众是上帝的感觉。
(原文载于《哈尔滨史志》2018增刊,配图来源于互联网)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