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大学以后,这大概是我第三次来到一曼街,若不是为漫步哈尔滨准备一篇文章,我想还会像前两次一样“路过”吧。这是一条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街道,这是一条南岗、道里、道外三区分界的街道,这是一条浸染过烈士鲜血的街道;这也是我非常熟悉、别具意义的街道。
赵一曼,四川宜宾人,原名李坤泰,字淑宁,又名李一超。她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誉为我党“早期杰出的女军事人才之一”;她率领抗日健儿转战于绥滨铁路以北地区,艰苦卓绝,奋勇杀敌,威镇敌胆,乃至于视她为“挎双枪,骑白马的密林女王”。
1935年11月15日,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赵一曼陷入包围,身负重伤,最终被俘。为从她口中获取抗联情报,警察厅将其 转押到(哈尔滨)滨江省公署警务厅看押。在那里,她走完了人生中最后的一段路。这段路充满了痛苦和折磨,不清楚其间有多少是我难以想象,又有多少是我根本就不敢想的。关于这段历史,网上有许多记载,这里不再赘述。与其说不想赘述,还不如说我不忍、不敢回顾那段历史,档案中的文字,分明使用鲜血书写上去的。
她是一位坚强的女性,一位慈祥的母亲。她的一生中无时无刻不在坚守者自己的信念,无时无刻不挂念着她所热爱的祖国。正式因为如此,她在炼狱之中实现了永生。
如今,赵一曼以塑像的形式屹立在哈尔滨的市中心。在她的周围,苍松翠柏环绕,四季鲜花不绝。她并不孤独,赵一曼公元的四周有继红小学、69中分校(我再次去的时候,没有见到牌匾)、哈三中、广播电视大学,如果要算入距离不远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系的话,则有万余青春学子萦绕她的身旁。我也曾经是其中的一员,小学的入队、中学的入团,我都是在“一曼阿姨”的面前宣誓——而那也是我目前人生中仅有的两段誓言。高中的三年,我每天清晨都从一曼公园经过,她永远好似一位长者,关注着后辈的成长,而我们则以幸福生活告慰她的在天之灵。
我一直相信,一曼阿姨临终前写下的遗书并不只是留给她自己的儿子的,同样留给了千千万万中国的孩子们。我们中的许多人能背诵遗书的全文,起码是大意。没有人会忘记,公园内从未间断过的学生活动可以见证,台阶前不知谁送上的鲜花可以见证!
清晰版照片(Via)
一曼街的一侧,就是滨州铁路线,这就是百年前的“中东铁路”。所谓“道里区”、“道外区”,指的也正是这条铁路的“内、外之分”。
小学时,我经常在课余时间到一曼街玩。那时周边还是绿地多、高楼少的环境,靠近南岗的那一部分,街道的一旁全是自然长成的灌木、榆树。作为一名80后,理应只在书本中度过“榆钱饭”,但我和朋友们在春天却的确曾到这里品尝榆钱的味道。当然,从那以后很多年我都没有再吃过榆钱,不过特有的香味依旧能令我回想起当年无忧无虑的生活。从一曼街可以通过一个下坡,直接来到滨州铁路线上。小时候不懂事,把周边茂密的植被和略显蜿蜒的土路误以为是“郊区盘山路”,搞得老师批我作文的时候还以为我经常郊游。秋天我经常到滨州铁路线枕木下捉蛐蛐,几乎从未失手。
如今,那些儿时记忆中的自然风景早已被商业建筑所取代,那时的记忆终究成了永远的回忆。
这是哈尔滨青少年图书馆旁边的一座洋楼,里面设施齐备,有不少教室。大概初中时,我在里面上过课。
【注】本文中多数图片为长河用手机拍摄,图像质量不高,请见谅。
【附】
《滨江述怀》,赵一曼
誓志为人不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赵一曼写给儿子的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1962年4月9日,郭沫若为赵一曼题写了一首诗篇:
蜀中巾帼富英雄,石柱犹存良玉踪。(指明末著名女将军秦良玉)
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
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
东北西南齐仰手,珠河亿载漾东风。
朱德题字: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Via)
只知道 赵一曼烈士 但对于她不是很详细的了解
看来我要好好巩固我的储备了
东北抗联赵尚志、杨靖宇等等都是大英雄啊,盼望多一点回顾和介绍。说起赵一曼烈士,想起我们这边一县城老街上还有一个“赵一曼旅社”,不知道近两年旧城改造是否还存。
@黔山毛豆, 关于历史人物的介绍,很容易与现有资料发生重复,这方面我得好好整理一下资料,多谢豆哥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