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滨江”二字,生活在哈尔滨的人们并不会感觉陌生。在哈尔滨道外区曾经有过一座车站等级为“一等站”的滨江火车站。道外区的一部分旧名滨江县,直至伪满洲国建立后方才撤销。但是提起哈尔滨在新中国解放之后单独所设置的滨江区这一行政区,大部分人是不甚了解的。现结合已知史料对解放后所设置的滨江区加以考据。
关于解放后哈尔滨“滨江区”的历史考证涉及《哈尔滨市志》(首轮)、《道外区志》及《道里区志》。
关于滨江区这一表述有如下记载,《哈尔滨市志》(首轮)第一卷,总述第一篇自然人文概况中的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行政区划中记载:1958年10月22日,经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哈尔滨市将朝阳、王岗、松浦3个郊区合并为滨江区。在当年大办人民公社运动中,12月,又将滨江区撤销,其辖境分别划入6个城市区。
1963年3月8日,经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恢复哈尔滨市滨江区建制,成立滨江区人民委员会,管辖原由市区各人民公社所辖的农村人民公社。
1970年2月8日,根据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的指示,将滨江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哈尔滨市郊区革命委员会,是市革命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1973年4月10日,哈尔滨市革命委员会决定撤销哈尔滨市郊区革命委员会建制。
《道外区志》第一编建置区划第三节中的解放后的建置区划提到,1972年8月。随着滨江区的撤销,其管辖的松浦、万宝、前进3个农村人民公社划归道外区管辖。
《道里区志》第一编建置第二节中的解放后的行政区划提到,1958年12月,原滨江区撤销,其所辖之新发公社和新兴公社划归道里区。
1963年5月,哈尔滨市成立滨江区。道里区所辖之5个农村分社划归滨江区。
1972年8月,哈尔滨市郊区(即原滨江区)建制撤销,其所辖之新发、新农、榆树和群力等4个农村公社划归道里区。
综合上述史料记载,解放后所设置的哈尔滨滨江区短暂的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存在过,主要行政区划范围在今哈尔滨近郊王岗、松浦、群力等地。其下辖属地现今已分别划入今道里区、南岗区、松北区等地。作为一个曾经存在过的行政区,由于起止时间较短,滨江区已然湮没在历史大潮中渐渐被世人所遗忘。
冰冷而略显枯燥的史料中却隐含着为后世子孙记录真实史实的强烈愿望。希望此文可以将沉睡多年的滨江区建置区划故事重现天日,并为后来人研究此段历史提供些许帮助。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