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历史文化建筑中,只有三个寨堡式建筑,特别是和平村内的木制旋转楼梯,所以显得珍贵,备受青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哦。
哈尔滨,是一座因铁路而兴的城市。
从1898年起,中东铁路的钢轨由俄国西伯利亚铁路开始铺入中国境内。哈尔滨作为这条铁路交汇点上的铁路中枢,迅速从一个晒网场变为国际化大都市。
铁路的兴建与发展,不仅造就了这座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城市,也记录了城市的百年铁路情缘。铁路的建设带动了哈尔滨的发展,城市中的许多建筑都与铁路有关,哈尔滨至今到处都渗透着铁路穿越的痕迹……
这种风格的建筑在哈尔滨只有三处,所以显得尤其别致和珍贵。
中东铁路中央电话局旧址位于南岗区银行街31号,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建成,1926年以后两次扩建。原为中东铁路中央电话局,现为哈医大第四医院院部。砖混结构,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在哈尔滨现存三处这种浪漫主义的中世纪寨堡风格建筑,这栋银行街31号,马忠骏公馆(和平邨宾馆内)和市教育局房产处(现红霞街99号)。
仿中世纪古堡式的旋转式楼梯为建筑的最突出部分。外墙采用清水红砖砌筑,外部檐口采用新艺术运动悬挑装饰,檐墙上竖有高高的哥特式小尖塔,使整个建筑挺拔有力。
拱形窗形式多样,粗毛石基座和墙体的装饰图案给人以神秘感,体现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属于仿哥特式建筑风格。
颐园街和银行街交口,矗立着一座绛红色宛若童话城堡样的小洋楼,如今它是哈医大四院办公楼。
哥特式建筑,建于1898年,1903年投用,1926年以后,又经过了两次扩建。它原是中东铁路局南岗区中央电话局办公楼,也是哈尔滨最早的电话局。外部檐口采用新艺术运动悬挑装饰,檐墙上竖有高高的哥特式尖顶。总体表现浓郁的浪漫主义思潮倾向。
解放后,这里做过医院、行政办公楼和铁路医院的门诊部,如今是哈医大四院办公楼。
双尖塔之间的铁艺又有着新艺术运动的影子。女儿墙上镶嵌的浮雕,带着翅膀的飞轮和霁虹桥栏杆上的图案一样,这是中东铁路的路徽。
深红色的墙体上镶嵌着一些精美的几何纹样陶瓷花砖,让人联想到伊维尔教堂的孤儿院、邮政街349号(现为商住楼)。原为中东铁路局哈尔滨城市段事务所。和上游街69号的中东铁路的竞技会馆旧址。
仿中世纪古堡式的旋转式楼梯,为建筑的最突出部分。外墙采用清水红砖砌筑,外部檐口采用新艺术运动悬挑装饰,檐墙上竖有高高的哥特式小尖塔,使整个建筑挺拔有力。
中东铁路公司董事长马忠骏公馆,旧址位于今南岗区中山路171号。建于1910年,砖木结构。这是一座意大利中世纪寨堡式小楼。它建筑造型极富有童话特色,神秘而又浪漫。
1931年马忠骏因支援马占山抗日,老百姓尊称他为“马道台”,其公馆亦得名为“马道台府”。
解放后曾为中国长春铁路公司理事会办公处。1956年,改为接待领导人的高级宾馆,称为“107”招待所。现为和平邨宾馆。这是一座意大利中世纪寨堡式小楼。它建筑造型极富有童话特色,神秘而又浪漫。
独特魅力的木旋转楼梯
第三座,坐落在道里区红霞街99号,建于1902年,当年,小楼是一位美国人的私人宅邸。1925年,卖给资本家常琨彝。1941年,卖给伪满时期的市长作为公馆。一直到了哈尔滨解放,东北红十字协会接管了这座楼房,1955年4月1日,哈尔滨市教育局接管幼儿园并更名为哈尔滨市商市幼儿园。1956年3月末,苏联教师全部撤离了幼儿园。
1962年9月,幼儿园更名为哈尔滨市红霞幼儿园。现为市教育局房产处等部门办公。
【网络上的老照片】1902年这栋法国古堡式的美丽的建筑,有着一种典雅、神秘、梦幻的气质。
无论是正入口处的古希腊柱式门廊、露台、曲线窗棂、还是那个穹顶伸向蓝天的堡垒式塔楼,都散发着唯美浪漫的气息。曲线造型的天际线,有节奏,有变化,有趣味,有风格,交织出不同凡响的魅力。
该建筑,位于道里区红霞街99号(原商市街16号),高谊街(哥萨克街)与红霞街(商市街)的交角处。
这栋法国古堡式的建筑,有着一种典雅、神秘、梦幻的气质。
这座漂亮房子,出自聪明的犹太建筑设计师之手。
这种独特风格的建筑在哈尔滨只有极少数的几个,所以显得珍贵,备受青睐。
1949年,为了让家庭困难和无人照顾的子女受教育,这里开办了幼儿园,定园名为“东北红十字协会幼儿园”。工作人员多为苏联人,俄语教学,唱苏联歌,演苏联剧。
“这家红十字幼儿园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国籍与民族,犹太的、苏联的、朝鲜的、波兰的等等,的确有点国际主义大家庭的样子。”著名作家阿成先生在他的文章里曾深情地回忆过他童年时在“红十字幼儿园”生活的情景。
这个浪漫古堡一样的历史建筑做幼儿园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孩子们的笑声给这个曾经神秘的小楼增添了无尽的明丽与欢愉。
在这座“城堡”里飞出了多少欢乐的“小鸟”。很多见过它的人都向往,能在这样一个童话世界般的城堡里度过童年该是多么美好……
先锋路有一个新建筑,也是………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