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汉学家潘鸣啸著有《失落的一代》一书,书中谈及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时将这些年轻人喻为失落的一代。而在一些当年上山下乡亲历者的口中,他们却认为自己的青春是无悔的。带着这个疑问,我走进了知青博物馆。
国家方志馆知青分馆虽位于东北边陲小城黑河市爱辉镇,但无论是在名气还是在规模方面在全国范围之内都是首屈一指。坦白讲当今年轻一代对知青以及知青那个时代的记忆是模糊的。而于我个人来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那个时代只是父亲粗略的、星星点点的一些口述回忆。他说很庆幸在自己高中这三年的关键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戛然而止。他说自己通过努力,去城市念了大学,而不是以知识青年的身份去农村从事劳动。但是世间万物、万事皆有其两面性,如果只从黑与白,对或错来评判一件事情,甚至去定义一个时代必然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参观国家方志馆知青分馆得以让我更加全面的去重温那段时代的记忆。
由于王毅本人下乡所在的生产建设兵团驻扎在黑河,因此他的形象在入馆大厅里显得格外醒目。王毅本人中学毕业后在黑龙江下乡整整八年,他说黑龙江是自己的第二故乡。并以此为起点,经过不断历练,王毅最终成长为了共和国的外交部长。看着一张张泛黄的历史照片,聆听着解说员的专业解说。仿佛自己也回到了1968年,在那一年,大规模全国性的上山下乡运动在祖国大江南北如火如荼的展开。参与其中的这群年轻人就包括了现在党和国家重要的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王岐山、栗战书、赵乐际。此时脑海中闪现着收音机中广播、报纸上刊登的毛主席所发出的“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场景。男人,特别是能够成就大事业的男人必然是经历过困苦生活历练过的。通过参观馆内模拟当年实景的知青食堂我们可以了解到。知识青年们在农村每天都在做着高强度的劳动,但吃与穿并不够优渥甚至于很艰苦。生活上的艰苦,成就了他们强大的内心。在精神层面,知青们心中所思所想真的是崇高的。那是一种纯净的、强有力的精神力量。从馆内保留的一些知青写给家人的信件中,我们读到的是如此质朴的语言,但字里行间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是那种为了国家与内心信仰献出一切的优秀品质。
这种精神力量其实可以从每个知青的身上感受的到,更在知青馆创始人刘树新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虽然与刘馆长接触时间短暂,但是了解一个人身上可贵的品质,往往只需很短的接触便可感受的到。刘馆长操着一口带有北京口音的东北话。言谈中可以深刻感受到他身上的几种特质:健谈、固执、甚至于口无遮拦的直爽。他是一个不愿意轻易服输,放弃自我理想的人。为了能够做成这个知青馆,他跑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求过很多人,也遭遇过很多次挫折。但是他都坚持了下来,想必这种性格上的坚韧与不屈一定是知青生涯所造就的。
到底什么是知青,什么又是知青精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场运动给我们后来人以什么样的启发。这不仅是通过冰冷的陈年旧物中得来,也不仅仅是从解说与文字中得来,而是从像刘馆长这样鲜活的老知青的交流中真正体悟。他们那一代人实实在在的为农村做了事情,从中他们得到了历练,并且在未来的人生中依靠这些宝贵的品质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究竟是失落的一代还是无悔的青春,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回答。就如芥川龙之介在《竹林中》一文中所描述的那般,竹林中每个人都有关于同一事件的一段自我表述,竹林中永远没有统一的真相。每个人的站位、角度、思考不尽相同,问题的答案也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真正认识清楚,加以评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