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个笑话,说英国人到一个新地方要先建一个俱乐部,而俄国人到一个地方要先建一个教堂。虽说是一句戏言,却也有一定的道理。俄罗斯人建教堂是自身信仰的需要,因此也就难怪俄罗斯人走到哪里教堂就像影子一样跟随到哪里了。
1898年修中东铁路的俄国人来到哈尔滨不久,就在田家烧锅中东铁路工程局附近建了第一所教堂——尼古拉教堂。以后几年中,又陆陆续续在各个聚居点建了多所教堂。加上其他国家侨民所建的教堂,哈尔滨的教堂一度达五六十所,成为我国外国教堂最多的城市。
哈尔滨历史上还有两条街先后被称为教堂街,一条是现在的教化街,一条是现今的革新街。在有几十所教堂的城市,因为一所教堂而把一条街称为教堂街,可见这所教堂的影响力。其中位于士课街和教堂街(今革新街)交角处的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尤为出名。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的前身是日俄战争期间俄军在吉林公主岭建的一所同名随军教堂。这支沙俄军队调至哈尔滨懒汉屯驻防后,教堂也随着迁建在了那里。后来,又迁到俄国人命名的“阿列克谢耶夫卡村”(今香坊区内)。1912年再迁建到马家沟,也就是现址,不过刚开始时建的是一所木结构教堂。直到1930年10月12日,教堂采用斯米尔诺夫的设计方案开始筹建砖混结构的新教堂,1931年5月开工,1935年10月6日竣工。
这座教堂和俄罗斯的古典风格教堂有所不同。俄罗斯的古典风格教堂建筑是拜占庭式的,其造型和风格几乎都是以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为范本的。直到16世纪,俄罗斯人推翻外来民族统治,成为中央集权国家后,才开始把教堂建成具有俄罗斯风格的建筑。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俄罗斯建筑家们,根据地域气候特点将拜占庭教堂的拱顶改为帐篷尖顶,使积雪无法存留,免得压坏教堂。又从阿拉伯教堂钟形圆顶获得启发,将一些教堂的屋顶设计成圆球形状,便出现了有的教堂屋顶上兼容了这两种造型,形成了尖圆高低错落有致的俄罗斯东正教堂建筑风格。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就是典型的俄罗斯东正教堂风格的建筑。教堂内共有祭坛3个,圆屋顶由4根柱子支撑,圆柱上方有4幅给门徒讲述教义的圣像,其中2根柱子为中央和两侧的分界线,中央为圣所。教堂的外观高大独特,形体复杂,墙面线角丰富,红白相间,钟楼为帐篷顶式,而主入口上边穹顶则采用俄罗斯传统的洋葱头式,整个外观富有变化,不同风格交融又十分和谐,构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组合。这所教堂初建时占地面积5773平方米,建筑面积502.51平方米,能容纳上千人活动。教堂内有圣像画家萨得罗基尼所绘的圣画,圣母像尤为精致。
砖混结构的新教堂建成后,木结构的旧教堂并未马上拆除,并于1938年开办了神品学校,名义上是培养神职人员,实际上成为了培养反苏分子的基地。
和其他教堂一样,在“文革”期间,这所教堂也不可避免地被关闭,并被占用。“文革”后,有关部门对教堂进行了全面的修葺,并划归为哈尔滨天主教会使用。1980年圣诞节期间,教堂正式对外开放。
走近这所教堂我们会看到,绿色的屋顶,红白相间的墙面砖在阳光的映射下十分典雅。3个天主教十字架分别竖立在教堂3个大小不同的圆顶上。步入堂内可以看到圣母升天、耶稣、若瑟3幅画像,正中摆放着祭台,两侧悬挂着14幅苦路像。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如今成为了哈尔滨的重要观光景点。
暂无评论